赫敏再次站上临时讲台,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朴素的徽章:“还有最后一件事!这些徽章施了魔法,会通过发热来提醒大家集会时间……”她尴尬地笑了笑,“不过我没想到会来这么多斯莱特林的同学,所以……得再做一批了。”
茜茜走上前,轻轻摇了摇头,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金属方块:“我建议用这个,赫敏。”
“这是……手机?”赫敏惊讶地接过,“你想用这个?可是霍格沃茨没有电,也没有网络信号啊。”
这时,布雷斯·扎比尼优雅地走上前,手中拿着一个施加了缩小咒的龙皮手提箱。他轻轻打开箱盖,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散发着微弱魔法光泽的银色小装置——它们造型流畅,表面刻着细密的符文,中央嵌着一颗缓缓旋转的蓝色水晶。
“梅林啊!”赫敏倒吸一口凉气,“这是……wiFi信号接收器?”
茜茜点头:“是的。内部有一个小型的魔法能量转换阵,可以将周围的魔法波动转化为稳定的信号。我们可以在宿舍楼、教室周围安装,”她指了指窗外,“魁地奇球场和黑湖边上我也打算放置几个。如果大家有其他常去的地点,请尽管提出来,我们的目标是——让wiFi信号覆盖整个霍格沃茨。”
赫敏拿着其中一个接收器,不可思议地喃喃:“这太疯狂了……明明我才是麻瓜出身,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过这个办法?”
她愣愣地看着手中的手机:“那这个呢?里面也有转换阵?”
“是的,”茜茜解释道,“不过手机内部结构太过精密,我还没研究出如何让它自动运转。所以目前需要每天注入一次魔力,大概能维持一整天的使用。”
赫敏尝试着注入魔力,屏幕瞬间亮起,熟悉的界面让她忍不住惊呼:“这已经很完美了!梅林啊,这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周围的学生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弗雷德·韦斯莱喃喃自语:“梅林的臭袜子……这要是能量产,绝对会卖疯的!”
茜茜赞赏地看了双胞胎一眼——韦斯莱家确实有商业头脑。“我确实打算批量生产,在塞尔温家族的店铺出售。现在这批是测试版,还请大家多反馈使用体验。”
她拍了拍手,西奥多沉默地提着两个大箱子放在地上。打开后,一箱是崭新的白色手机,另一箱则是各式精美的手机壳。
“斯莱特林的同学已经领过了,”茜茜对其他人说,“请大家排队领取手机,再选一个喜欢的手机壳。这些手机壳上都施加了反窥探咒,就算你在乌姆里奇面前拿出来,她也察觉不到异常。你们还可以在上面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学生们自发排起长队,领取后兴奋地互相展示。赫敏注意到连最挑剔的斯莱特林们都爱惜地抚摸着手机壳,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往上面粘贴额外的宝石和珍珠装饰。
“茜茜,”赫敏忍不住小声问,“你是怎么说服这些……眼高于顶的纯血贵族,接受这些麻瓜产品的?”
茜茜愣了一下,理所当然地回答:“没有说服啊,就是正常发放,大家都很喜欢。”
一旁的佩内洛·克里瓦特闻言轻笑,推了推眼镜:“赫敏,这个问题很可笑。她可是茜茜·塞尔温,要知道,就因为她二年级时总戴那支银蛇发簪,整个暑假对角巷的饰品店都在疯狂生产仿制品。”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正在给手机壳镶嵌珍珠的潘西,“茜茜本人就是时尚的风向标。”
茜茜转向赫敏,提出了一个务实的建议:“看来我们第一节课的内容需要调整一下。不如就先教大家如何使用这个‘魔法手机’吧。需要请熟悉手机操作的麻瓜出身或混血巫师,来指导其他同学。目前只需要教会解锁、发送和接收短信就好,其他功能可以回去慢慢探索。”
赫敏立刻点头,迅速清点人手:“格兰芬多这边有我和迪安,拉文克劳有两位同学,赫奇帕奇有四位。你们学院……”她顿了顿,有些犹豫地看向茜茜,“……应该也有混血巫师吧?”
茜茜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有的,但数量不多,而且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在麻瓜世界长期生活过,对这类电子产品的接触也很有限。”
赫敏了然地点点头。考虑到斯莱特林需要普及基础常识的人数众多,她果断地从其他学院抽调了一位拉文克劳和三位赫奇帕奇的同学,说道:“我们其他学院人少,每个学院留一个人指导就足够了。我们五个,去负责教导斯莱特林的同学们吧。”
茜茜回以一个温暖而真诚的笑容:“太好了,谢谢大家。”
然而,当这五位“小老师”真正走向那片银绿色的海洋时,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一方是整齐列队、大多面无表情、带着天生疏离感的斯莱特林学生;另一方是努力咽着口水、强作镇定的五位志愿者。赫敏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底气和气势,但那微微紧绷的肩膀还是泄露了她的紧张。一时之间,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壁炉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茜茜明智地假装没有看见这尴尬的对峙。她神色自若,有条不紊地将庞大的斯莱特林队伍分成了五个小组,为每一组都分配了一位“老师”。
教学开始了。起初,斯莱特林们显得十分拘谨和不自在,摆弄那金属方块的动作也带着明显的生疏。但随着“小老师”们耐心的讲解(赫敏甚至在一块简易的黑板上画出了操作示意图),他们逐渐变得认真起来,仔细聆听着每一个步骤。
当第一条短信成功发送到邻组朋友的手机上,并收到回复时,惊讶和好奇取代了最初的隔阂。他们开始笨拙却又兴致勃勃地摆弄起这个新奇的小玩意儿。有人被里面预装的简单小游戏(比如贪吃蛇)迷住了,玩得不亦乐乎;有人开始研究如何更换背景图案;还有人凑在一起,比较着谁打字更快。
原本僵硬的气氛,如同春阳下的冰雪,渐渐消融。拘谨的沉默被低声的讨论和偶尔的提问取代,紧接着,不知是哪个小组率先爆发出了一阵成功的欢呼,随后,轻松愉快的交谈声甚至“哈哈哈”的爽朗笑声开始在有求必应屋里回荡。
茜茜站在一旁,看着这跨越学院壁垒的、由生疏到融洽的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满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关于手机的教学,更是打破偏见、建立理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