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兮的指尖落在“核心设定”一栏,缓缓念出内容,声音清晰地回荡在休息室里:“副本场景为一座只在雨中出现的民国风格书店,名为‘静心书店’;核心机制是七日时间循环,每天午夜十二点,时间会自动重置,书店的布局、书籍内容、甚至物理法则都会发生随机改变;最终通关任务:在第七天午夜零点前,从书店数十万册藏书中,找出唯一一本能够带所有人离开的‘真实之书’,并带着书籍成功脱离书店范围。”
“时间循环加规则怪谈,双重致命陷阱。”墨的眉头紧紧蹙起,眼底闪过一丝凝重,“时间循环意味着容错率极低,一旦触发致命规则,不仅可能导致自身死亡,还可能陷入无限重复的死局,消耗精力与意志;数十万册藏书里找一本,无异于大海捞针,若找不到规律,哪怕循环一百次,也未必能通关。”
金摩挲着下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之前的副本,要么拼战力,要么拼逻辑,这次直接来个‘时间迷宫+书籍谜题’,难度直接拉满了。”
秦老点头,语气沉重:“更棘手的是,每天书店的环境都会重置,前一天找到的线索、记住的布局,第二天可能就完全失效,这对挑战者的记忆力、观察力和逻辑梳理能力都是极致的考验。”
“规则体系是关键,先梳理清楚基础规则和隐藏规则。”闻兮的声音打断了几人的感慨,她的指尖划过资料页,指向“规则体系”部分,“基础规则三条,条条都是生死线,必须严格遵守;隐藏规则三条,则是通关的核心密钥,需要在闯关过程中不断验证、灵活运用。”
几人立刻集中注意力,逐字逐句地研读规则,指尖在资料页上轻轻标注,低声交流着各自的见解:
“基础规则一:爱护书籍,毁书者将变成书中插画。”沐康率先开口,语气凝重,“‘毁书’的定义很宽泛,撕毁、焚烧、浸泡、涂鸦都可能被判定为毁书,一旦触发,直接变成插画,相当于永久抹杀,没有复活的可能,这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
金补充道:“而且‘变成插画’这个惩罚,大概率是不可逆的,甚至可能被永远困在书中,成为副本的一部分,比单纯的死亡更可怕。”
“基础规则二:保持安静,惊动‘守夜人’的后果是即死。”棕糖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她下意识地放低了音量,“‘守夜人’的身份未知,可能是Npc,也可能是诡异化身;‘惊动’的判定标准也不明确,是声音超过一定分贝,还是做出了特定动作?这一点必须在进入副本后尽快验证,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团灭。”
墨点头,眼神锐利:“‘即死’意味着没有缓冲时间,没有反抗机会,一旦触发,必死无疑。后续进入书店,所有人必须保持绝对安静,尽量用手势或精神力沟通,避免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基础规则三:每日闭店前,必须将阅读的书籍放回‘原处’。”闻兮的指尖重重落在“原处”二字上,语气严肃,“这是三条基础规则中最隐蔽的陷阱。‘原处’的定义模糊不清——是指最初拿起书籍的精确位置?还是指书籍所属的类别区域?每天书店布局重置,‘原处’是否也会随之改变?一旦放错,后果未知,但绝对不会轻松,很可能触发循环加速、诡异袭击等惩罚。”
秦老在一旁附和道:“之前有挑战者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条,随意将书籍放在相邻的书架上,结果当天闭店时,被突然出现的黑影拖入书架缝隙,再也没有出现过。”
梳理完基础规则,几人的目光转向隐藏规则,这是破解副本的关键,每一条都可能成为通关的突破口:
“隐藏规则一:被水浸湿的书页会浮现真实信息。”金的眼睛一亮,“副本场景设定在雨中,书店必然存在漏水的地方,这就为获取真实信息提供了可能。但需要注意,刻意用水浸泡书籍,可能会被判定为‘毁书’,触发基础规则一的惩罚,所以必须利用自然漏水,或者找到书店内原本就被浸湿的书籍。”
“而且‘真实信息’的内容未知,可能是书籍分类的规律,可能是真实之书的线索,也可能是其他隐藏规则的补充,需要我们仔细甄别。”沐康补充道。
“隐藏规则二:读者的倒影偶尔会做出与本体相反的正确选择。”棕糖皱着小眉头,语气带着几分困惑,“‘偶尔’这个词很关键,意味着不能完全依赖倒影,需要判断什么时候倒影的反向选择是正确的。而且‘倒影’的出现场景也不明确,是只有镜子里的倒影,还是水面、光滑的书页等所有能成像的地方都算?”
墨沉思片刻,分析道:“这大概率是应对规则陷阱的重要参考。当我们面临两难选择、无法判断规则真假时,可以观察自身的倒影,若倒影做出与我们相反的动作,大概率是正确的选择。但必须谨慎,‘偶尔’意味着有误导的可能,不能盲目相信。”
“隐藏规则三:‘真实之书’的封面,是正在阅读它的玩家的脸。”闻兮的语气带着几分笃定,这是识别核心道具的关键线索,“这条规则直接给出了真实之书的唯一标识,避免我们找到错误的书籍。但需要注意,只有‘正在阅读’的玩家,才能看到封面上的自己,也就是说,必须亲手拿起书籍、翻开阅读,才能确认是否是目标道具,无法通过远距离观察判断。”
“而且数十万册藏书,不可能逐本翻阅,必须先通过其他线索锁定大致区域,再利用这条规则精准识别,否则七天时间根本不够用。”沐康补充道,语气严谨。
梳理完规则体系,几人又将目光投向通关策略部分,资料中记载了三种可能的通关方向,各有优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第一种,力量破解:在第一天就烧毁整个书店。”金看到这条策略,忍不住嗤笑一声,“这简直是自杀式策略,90%的几率触发守夜人即死追杀,剩下10%的几率就算没被追杀,烧毁书店也会触发基础规则一的‘毁书’惩罚,变成插画,完全不可取。”
秦老点头:“确实,前两批挑战者中,有一支队伍试图用火焰攻击破坏书架,寻找真实之书,结果刚点燃第一本书,就被突然出现的黑影瞬间抹杀,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大概率就是触发了守夜人的追杀。”
“第二种,智慧解密:通过分析书籍摆放规律、文字谜题,在第五天锁定‘哲学-存在主义’区域。”沐康的语气带着认可,“这是相对稳妥的策略,依靠逻辑分析缩小范围,避免盲目寻找。但需要极强的观察力和知识储备,还要能在每天布局重置的情况下,快速捕捉到书籍摆放的潜在规律,难度不小。”
“第三种,剧情探索:帮助书店里其他被困的‘Npc读者’,通过他们的故事碎片拼凑真实之书的准确坐标。”闻兮的眼神亮了亮,“这个策略不仅能获取线索,还能同时解救被困的Npc,契合我们优先保障人员安全的原则。而且Npc的故事往往与副本核心秘密相关,可能还能解锁更多隐藏信息,甚至获得Npc的帮助,值得作为主要策略。”
“可以将后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墨提出建议,“前期以剧情探索为主,通过与Npc读者互动,收集故事碎片和线索,同时观察书籍的摆放规律,积累信息;中期结合线索和规律,锁定大致的书籍区域;后期利用隐藏规则精准定位真实之书,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风险。”
“我同意。”棕糖点点头,软乎乎的脸上满是认真,“而且帮助Npc读者,说不定还能获得他们提供的关于守夜人、书店布局变化的信息,进一步规避风险。”
秦老看着几人快速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们的分析很全面,思路也很清晰。这三天,你们可以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一方面研读过往三批挑战者留下的残缺线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模拟训练室,根据现有信息模拟书店场景,进行战术演练和规则辨析训练。同时,直播团队会配合你们熟悉设备操作,确定直播时的分工和话术,确保能清晰、准确地向外界传递关卡信息。”
说着,秦老将另一叠厚厚的资料递给闻兮:“这是过往三批挑战者留下的所有有效信息,包括几句模糊的留言、一张残缺的书店照片,还有一些碎片化的关卡记录,你们可以好好研究,或许能从中找到关键突破口。”
闻兮接过资料,几人立刻围坐在一起,仔细翻阅起来。资料大多是手写的笔记,字迹潦草,甚至有些扭曲,显然是挑战者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记录的,很多内容都不完整,只能勉强辨认出零星的词语。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三句模糊的留言:
第一句:“雨不停,书不静——午夜的滴答声,是时间的警告。”
第二句:“倒影是镜子的谎言,也是真相的碎片——别信眼睛,信影子。”
第三句:“存在即合理,真实即自我——哲学区的灯光,只在雨夜亮。”
还有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照片的背景是书店的一个角落,光线昏暗,能看到一排摆满书籍的书架,书架顶端有一处明显的漏水口,雨水正顺着书架边缘滴落,打湿了最外侧的一本书,书页上隐约能看到几行模糊的字迹,却无法辨认具体内容。
“这三句留言很关键,应该是挑战者用生命换来的线索。”闻兮的指尖划过留言,逐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