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冲破最后的薄雾,江陵城那熟悉而残破的轮廓再次映入眼帘。
只是短短数日,城墙上的疮痍似乎又添了几分,如同一个疲惫的巨人,身上布满了新旧交叠的伤疤。
但城头那面“刘”字大旗,依旧在晨风中顽强飘扬,宣告着不屈。
船未靠岸,你便看到码头上已有数人等候。
刘备、文聘、简雍等人皆在,他们显然早已接到你们归来的消息,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与期盼。
踏上坚实的土地,脚底传来的触感让你心中稍安。未等你开口,刘备已快步上前,目光在你和赵云身上迅速扫过,看到你脸色苍白、赵云臂甲上的新鲜划痕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但更多的还是对消息的迫切。
“先生!子龙!一路辛苦了!”他声音带着沙哑,伸手虚扶住正要行礼的你,“江东……情形如何?”
你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核心,言简意赅:“回皇叔,吴侯已应允出兵策应。其策有三:吕范水军将继续袭扰曹军粮道韩当将军率五千精骑已自陆路迂回,游击曹军侧后江东主力已陈兵夏口,以为威慑。”你略去了厅内那惊心动魄的对峙与归途的刺杀,只陈述结果。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听到江东真的愿意出手,刘备、文聘等人眼中还是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与放松 。这无异于在漆黑的绝境中,看到了一线刺破乌云的光!
“好!好!太好了!”刘备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紧紧握住你的手,“先生大才!此乃雪中送炭,救我江陵万千军民于水火!”
文聘也重重抱拳,向来刚毅的脸上也露出了振奋之色:“有江东在外牵制,曹仁必不能像此前那般肆无忌惮!我军压力可大大减轻!”
“然,”你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地泼下一盆必要的冷水,“吴侯之策,名为策应,实为利用。其意在借我江陵消耗曹军,待两败俱伤之际,再谋其利。且其所派兵力,并非主力,能否真正扭转战局,尚未可知。我等绝不能将希望全然寄托于外援。”
喜悦的气氛稍稍冷却,众人脸色重新变得严肃。他们明白,你所说的是残酷的现实。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深吸一口气,目光恢复沉毅,“外援虽至,守城仍靠自身!如今我军获此喘息之机,正当加紧整备,修复城防,鼓舞士气!”
接下来的几日,江陵城内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江东出兵的消息被刻意宣扬开来,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
与此同时,在刘备和文聘的全力支持下,你之前肃清内奸的余威尚存,各项指令得以迅速执行。
你忍着肩伤,与文聘、赵云等人一同巡视城防,指挥民夫和士卒利用战斗间隙,拼命加固被霹雳车损坏的城墙段落,挖掘更深更宽的壕沟,设置更多的障碍。
你的“鹤影”也再次活跃起来。墨影向你汇报,之前派往荆南求援的死士,有一人历经千辛万苦,竟真的带回了零陵太守刘度的一封回信!信中言辞含糊,未承诺出兵,但表示愿“酌情提供些许粮草支援”,并已悄悄派出了一支运粮队,正设法绕道前来!
这无疑是另一个好消息!虽然力量微薄,但代表着荆南并非铁板一块,人心可用!
然而,战争的残酷从未远离。
江东策应的效果开始初步显现。吕范的水军加强了对曹军后勤线的袭扰,几支运粮队被焚毁,迫使曹仁不得不分兵保护粮道。
韩当的骑兵神出鬼没,虽然未能造成大规模杀伤,却也让曹军后方风声鹤唳,不敢肆意抽调兵力。
正面攻城的压力确实减轻了。曹军的进攻不再像之前那般日夜不休、悍不畏死,攻势变得更有节奏,似乎在重新评估局势,调整策略。
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每一次进攻,依旧惨烈。箭矢、石块、火油……生命的消逝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城内的药材、箭矢储备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粮食配给也愈发严格。
你站在城头,看着城外曹军营地依旧连绵不绝的灯火,看着身边士卒们疲惫却坚定的面孔,看着刘备与军民一同搬运石块、亲自为伤兵包扎的身影。
你知道,江东的介入,只是将这盘死棋,暂时下成了僵局。
江陵,依旧是一艘在狂风巨浪中漂泊的孤舟。
但至少,船舱里的人们,看到了一丝抵达彼岸的微光。
而这微光,需要他们用更多的鲜血、智慧和坚韧去守护。
薪火虽微,终可燎原。
而这守护的过程,本身就是在锻造一个未来政权的脊梁。
你看着在废墟中忙碌的刘备,心中那份选择所带来的信念,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