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d市,深秋的寒意已经悄然降临。张建国像往常一样,周一早上七点半准时走进集团办公楼。但今天,他明显感觉到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
张总早!门卫老李的声音比往常更热情,甚至小跑着替他拉开玻璃门。
电梯里,遇到几位平时只是点头之交的中层干部,今天都主动搭话:张总,听说公子在清北又拿了个大奖?
最让张建国意外的是,在走廊遇到集团总经理时,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的领导居然停下脚步,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建国啊,周末有个企业家座谈会,你代表集团去参加吧。
这种微妙的变化,在韩娟的工作中也同样出现。市国企里,原本和她竞争副总位置的几位同事,最近都变得格外客气。董事长甚至主动找她谈话:韩主任,明年那个项目管理,就由你牵头吧。
就连张老爷子去老年活动中心时,也发现老伙计们对他的态度更加尊重。
但真正让张家人感受到无形屏障的,是发生在周末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张建国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张总您好,我是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王队长。有个情况想向您汇报一下。
原来,集团下属一个分公司经理涉嫌经济问题,调查时发现该经理曾试图通过关系找张家。但现在,所有相关线索都被主动切断了。
您放心,王队长语气恭敬,这些不法分子绝对不敢打扰您家的清净。
更让张建国惊讶的是,当晚集团纪委书记亲自登门拜访:老张啊,有些事组织上已经处理好了。你安心工作,不要有顾虑。
这种无形屏障甚至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小区物业经理主动来家里检查暖气管道,社区医院院长亲自安排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连晨练时遇到的陌生老人都会主动点头致意。
最有趣的变化发生在韩娟身上。她发现设计院里几个平时爱传闲话的同事,现在见到她都绕道走。后来才听说,是有人过她们不要乱说话。
这种感觉很奇怪。周末家庭聚餐时,韩娟忍不住说,好像突然有了一层保护罩。
张老爷子放下筷子,若有所思:这就是。当年我在钻井院工作时,见过一些老领导退休后,虽然不再有实权,但依然受人尊重。就是因为积累了足够的。
但张建国始终保持清醒。在次周的集团党委会上,当有领导提议请张副总公子来做个报告时,他立即婉拒:孩子还在学习阶段,不宜过分宣传。
这种克制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省委组织部一位老领导私下评价:张建国同志很稳重,懂得分寸。
十月中旬,发生了一件让张家人更加深刻体会到无形屏障的事。
张老爷子的老同事刘伯伯的儿子涉嫌经济纠纷,对方来头不小。刘伯伯辗转找到张家求助。张建国本不想过问,但老爷子念及旧情,让他适当关心一下。
令人意外的是,张建国只是给一位在司法系统工作的老同学打了通电话,简单询问了相关法律程序。三天后,刘伯伯兴奋地打来电话:解决了!对方突然同意调解了!
后来才知道,是有人无意中透露了张家的背景。对方立即态度大变,不仅同意调解,还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
这太夸张了。韩娟得知后很是担忧,我们根本没做什么啊。
张建国沉思良久,给儿子打了电话:晨风,家里最近遇到些事......
听完父亲的叙述,张晨风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爸,这是师父的风格。他从不直接插手,但会营造一个让你安心做事的环境。
可这样会不会太招摇?
只要咱们自己保持平常心就好。张晨风语气平静,师父常说,真正的保护是让被保护者感觉不到被保护。
十一月初,张建国参加全省工业工作会议时,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无形屏障。会议间隙,好几位地市领导都主动过来交谈,但话题都巧妙地避开了他的家庭情况。就连合影时的站位,他都明显被安排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最让他感慨的是,集团今年申报的一个重大项目,原本在审批环节遇到阻力。但最近突然顺利通过,审批部门的领导还特意打电话解释:之前是有些误会。
这一切变化,都没有任何明面上的指令或关照,但效果却比直接干预更明显。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悄无声息地扫清了所有障碍。
全家聚餐时,张老爷子举杯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层屏障,用好了是保护伞,用不好就是囚笼。咱们要懂得珍惜,更要懂得自律。
窗外树叶开始微微泛黄,屋内暖意融融。张家人明白,这份无形屏障既是师父对张晨风的认可,也是对他们全家品格的信任。维护这份信任,比享受特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