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叔和赵震山的“期末考”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四人从高三沉闷的题海战术中短暂地拉了出来,狠狠地锤炼了一番。
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久疏战阵的他们被赵震山揍得鼻青脸肿,体能和反应也下滑明显,挨了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但这场“考试”也像一剂强心针,让他们重新绷紧了那根因长期学习而有些松懈的弦。
他们更加珍惜挤出来的训练时间,站桩、练刀、呼吸法,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那柄冰冷的钢刀和教头的怒骂,成了他们高压学习之余最好的清醒剂和动力源。
苏墨给出的院校评估建议,则像一盏明灯,为他们模糊的未来勾勒出相对清晰的轮廓。
四人各自将那份建议书小心收好,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目标感和责任感。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无情地减少,百日誓师的激昂口号犹在耳边,高三下学期已然进入最后的、也是最残酷的白热化阶段。
“一模”、“二模”、“三模”……接连不断的全市联考、模拟考,试卷雪片般飞来,成绩排名起起落落,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疲惫和一种近乎麻木的拼搏气息。
每个人都在透支着自己的精力,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的极限抗争。
张晨风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他严格规划时间,白天高效听课、刷题,晚上雷打不动地完成至少一小时的自主复习和基础训练。
全国赛的历练和夜训打下的底子让他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专注力,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五,数理化优势明显,语文英语的短板也在疯狂补强。
宋峰依旧是那个最稳定的“技术流”,依靠严谨的逻辑和扎实的基础,稳居年级前二十,目标是苏墨建议的江浙大学。
苏晚晴独孤求败,目标是冲刺省状元,清北专业任选。
李壮和王磊在张晨风和宋峰的“残酷压迫”和“重点投喂”下,成绩奇迹般地稳定在了本科线以上,甚至偶尔能冲击一下重点线,让黄老师都大跌眼镜。他们开始认真考虑苏墨建议的体育特招或警校路线,训练更加拼命。
郭晓雯、钟栎瑶、赵文佳在文科班也各自努力拼搏着。
“机友社”的生意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被压缩到了极致。张晨风几乎完全放手,交由宋峰远程管理(通过他编写的自动化系统),李壮和王磊只在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处理积压的订单和发货。
“听风者”耳机的生产也主动缩减,以消化库存和维护老客户为主,不再接受新的大额订单。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却在这时找上门来。
一天晚上,张晨风正在题海中奋战,手机震动,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皱了皱眉,接通。
“您好,是‘风行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总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沉稳的中年男性。
张总?张晨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叫自己:“您好,我是张晨风。请问您是?”
“张总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星华数码’的采购经理,姓刘。”对方语气客气,“我们公司主要做校园数码产品的渠道分销。近期关注到贵公司的‘听风者’耳机在学生群体中口碑很好,想咨询一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我们希望能代理‘听风者’品牌,在本地高校进行推广销售。”
代理?渠道分销?张晨风心中一惊,迅速冷静下来:“刘经理您好。感谢您的认可。
不过我们目前还只是初创团队,产能和规模有限,主要精力也在备战高考,暂时可能没有精力拓展代理业务。”
“理解理解。”刘经理笑道,“高三确实关键。但我们非常看好‘听风者’的潜力。我们可以先签订一个意向协议,预付一部分定金,等贵公司高考结束后,再具体推进。价格和分成都可以谈。”
对方态度诚恳,条件优厚,看起来是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若是平时,张晨风肯定会心动。但此刻,他看着桌上堆成山的试卷和墙上刺眼的倒计时,深吸了一口气。
“刘经理,非常感谢您的厚爱。”张晨风语气平静而坚定,“但现阶段,对我们来说,高考是唯一的重心。我们无法分心处理商业合作事宜。一切,都等高考结束后再议。抱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明白。张总年纪轻轻,定力令人佩服。那我们先留个联系方式,预祝各位金榜题名!高考后,期待与您详谈。”
“谢谢。”
挂了电话,张晨风看着手机,心情有些复杂。这是一个将“听风者”推向更广阔市场的机会,或许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发展。但在人生最关键的路口,他必须做出取舍。
他立刻在“机友社”核心群里通报了这件事。
李壮第一个跳出来:“我靠!代理?!风哥!机会啊!干嘛不答应?”
王磊也急了:“是啊风哥!送上门的钱啊!”
宋峰则比较冷静:“从商业角度,机会确实存在。但风险并存:代理合作涉及生产、品控、渠道管理、品牌维护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远超我们当前能力。高考期间,无暇他顾。我赞同风哥的决定,暂缓。”
张晨风回复:「峰哥说得对。现在什么都比不上高考。一切等考完再说。壮爷,磊子,收收心,最后几十天了,拼了!」
李壮王磊虽然惋惜,但也知道轻重:「明白!拼了!」
放下手机,张晨风长舒一口气,将商业的诱惑彻底抛诸脑后,重新埋首于题海之中。他知道,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最后的几十天,是在一种近乎燃烧生命的节奏中度过的。
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时,试卷和复习资料塞满了每一个角落,咖啡和风油精成了标配。
每个人眼里都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他们四人依旧保持着每周未一次的秘密训练,在仓库里挥汗如雨,用拳脚和刀锋宣泄压力,保持着手感和血性。这是他们独有的减压和充电方式。
偶尔,在深夜复习的间隙,张晨风会和赵文佳、钟栎瑶、甚至郭晓雯在qq上简短地交流几句,互相鼓励,讨论难题。那种在巨大压力下相互扶持的温暖,显得格外珍贵。
高考前一周,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自主复习,调整状态。
离校前的那天晚上,张晨风四人最后一次来到荣叔的小院。
荣叔和赵志刚都在。
没有训练,没有考核。荣叔只是淡淡地说了几句:“平常心,当平时考试一样。该教的都教给你们了,该练的也都练了。剩下的,看你们自己。”
赵震山则依旧言简意赅:“别怂!别给老子丢脸!”
苏墨默默递给他们每人一个小瓷瓶:“清心丹,考前含服,凝神静气。”
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四人心中充满了力量和暖意。
“谢谢师父!谢谢教头!谢谢墨哥!”四人深深鞠躬。
离开小院,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月光如水。四人沉默着,心中百感交集。
“终于……要来了。”李壮喃喃道。
王磊深吸一口气:“妈的,有点紧张。”
宋峰推了推眼镜:“准备充分,正常发挥即可。”
张晨风看着夜空,握紧了拳头:“兄弟们,最后一搏了!加油!”
“加油!”
高考,这场准备了十二年,也期盼了十二年的终极战役,终于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