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庭侧身让路:“伯父,伯母,里面请。”
顾振兴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连连点头:“哎,好,好。”
众人或搬着或提着聘礼,走进文家。
赵婉仪在院中等着,见一行人进门,忙迎上两步,笑意温婉:“顾同志、丁老师,一路辛苦了。”随即侧身让路,“快请屋里坐,外头风大。”
文书淮站在客厅中央,看着赵婉仪领着顾家父母来到客厅。他的目光先落在顾振兴脸上,微微颔首,再移向丁佳慧,客气礼貌道:“顾同志、丁老师,欢迎来到文家。”
顾振兴见到文书淮后,立刻把手中的聘礼交给身旁的长子,脚跟“啪”地一并,腰背挺得笔直,抬手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文老,好!顾振兴率家人前来为小儿子顾景淮下聘。”
礼毕,他双手垂落,目光炯炯地看向文书淮,等待对方发话。
文书淮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微微抬手,示意他放松:“顾同志客气了。今日是两家结亲的好日子,咱们只叙家事,不论军礼。”
众人把所有的聘礼放下,康乐上前,双手捧着用红缎包裹的“聘金”,递到赵婉仪手里,温声道:“文奶奶,这是男家一点心意,您老过过目,聘金一千二,三大件,清清有,折成现钱五百,一共一千七百元整。”
赵婉仪双手接过红缎,入手沉甸甸的,她却连眼皮都没多眨一下,只把缎角轻轻一掀,露出里面整整齐齐一扎扎大团结。她扫了一眼,便递给身旁的文清,声音不高,却足够屋里所有人听见:
“清清,这是顾家给你的聘礼,你自己拿好。”
文清双手接过,指尖在红缎上微微一顿,她没有想到,聘金顾家真的给了一千二,加上三大件折成的现钱,一共一千七,朝顾景淮看了一眼。
顾景淮站在父母侧后半步,军姿挺拔,看文清看他,悄悄冲她眨了一下左眼,像是在说:你值得拥有。
文清耳朵红了红,收回视线,不再看顾景淮。把红缎先交给身旁的容婶,看向康乐,声音不高不低:“康同志,辛苦您跑这一趟了。聘礼我收下了,谢谢顾伯父、顾伯母抬爱。”
丁佳慧笑着接话:“清清,以后就是一家人,再叫‘伯母’可生分了,直接喊‘妈’也行。”
一句话把屋里人都逗笑了,气氛顿时松快了许多。
文书淮抬手往沙发一比:“都坐吧。冯家孙媳妇,你也坐,今天你可是大媒人,理应上座。”
康乐道了声“谢文爷爷”,却没急着落座,而是从随身的包里又取出一只红封,双手呈给文书淮:“文爷爷,这是顾家的礼单,请您过目。若无不妥,咱们就按流程走。”
文书淮接过,扫了一眼,便说道“没有不妥,按流程走就行。”
说完,他看向文清:“清清,礼也收了,话也说了,你带景淮去外面走走,长辈们说会话。”
这是老规矩,下聘聘,让已经成为未婚夫妻的两人,单独见一见,相互了解一下。
文清轻轻点了一下头,看向顾景淮。顾景淮上前半步,朝几位长辈敬了个标准军礼:“那我们先失陪了。”
赵婉仪笑着点了点头:“去吧。”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客厅门槛,来到院子里。初冬的阳光斜斜落在青砖上,把影子拉得老长。
出了长辈视线,顾景淮才悄悄伸手,勾了勾文清指尖,低声笑:“聘礼收了,就不许反悔了,夫人。”
文清斜睨他:“谁反悔了?还有……不许现在叫我夫人,得等过了婚礼那天才行。”
顾景淮轻咳一声:“我们就定亲了,提前适应适应称呼,反正过不多久,你就会成为我的夫人。”
文清耳尖泛起了红,没有忍住,弯了弯嘴唇,说道:“油嘴滑舌。”
两人在院中待了半小时,直到看见容婶端着两盘大虾进入客厅,文清看向顾景淮:“看样子,容婶把菜都准备好了,快开饭了,你先进去等会,我去帮容婶端菜。”
顾景淮跟上:“我也一起吧,人多力量大。”
文清没有说拒绝的话,一块来到厨房,看着桌面上摆好的菜肴,文清端起两盘红烧肉炖土豆,顾景淮他端起一碗鲤鱼炖豆腐,来到客厅。
刚走进客厅,就听见,康乐说:“任务已完成,中午我还有点别的事,就先告辞了。”
说完,她就站起身,赵婉仪紧跟着站起身,来到康乐身边:“阿乐,你看饭准备好了,吃完饭后再走吧。”
康乐摇了摇头:“文奶奶,下次,下次我一定留下吃饭,今天我真没空,等会还要去开一个会。”
赵婉仪没有再次挽留,只是拿起在一旁的网兜,网兜里有两个橙子,两个苹果,几块糖,递给康乐。
“你不留下吃饭,那就把这点水果带上,路上垫垫肚子。”
康乐笑着接过:“谢谢文奶奶,那我就不客气,收下了。”
说完,她转身朝众人点头致意:“顾爷爷,丁老师,那我就先走了。”
丁老师也站起身,来到康老身边:“康乐,今天真是谢谢你了,麻烦你陪着我们跑一趟。”
康乐摇了摇头:“丁老师,别这样说,你是我大学老师,能为您和顾家跑这一趟,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又朝文清眨了下眼,“清清,顾同志,再见。”
文清把菜放下,送她到门口:“路上慢点,康姐。”
文清从原主的记忆里发现,在小时候住在外公家时,康乐是她为数不多的玩伴之一。
康乐看着文清,语重心长的说道:“虽然我没见过顾景淮几次,但我相信丁老师的为人,她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清清,愿你俩在往后的日子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文清点头:“康姐,我们会的。”
“好了,回去吧,家里还有客人。”
说完,康乐摆摆手,提着网兜,快步走出院子,朝着冯家的小洋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