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金辉,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却已能预见午后的温暖。王刚驾驶着那辆满载欢声笑语和装备的小面包车,平稳地行驶在通往水库的乡间小路上。车窗摇下,混合着青草和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灌入车内,让人心旷神怡。小鲸鱼兴奋地趴在车窗边,小手指着外面掠过的牛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小颖坐在副驾驶,嘴角含笑,看着丈夫专注开车的侧脸,感觉他今天似乎格外不同,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沉稳与周到,让她心里踏实又温暖。
水库果然不远,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一片开阔的水面便映入眼帘,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岸边已经停了两辆车,王刚一眼就认出了堂弟王晶那辆同样有些年头的代步车,以及发小李鹏那辆擦得锃亮、略显骚包的SUV。
他们的车刚停稳,一个穿着利落浅灰色防晒衣、深色运动长裤的身影就快步迎了上来,是堂弟媳妇冬梅。她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一边指着旁边一块平坦的草地示意停车位置,一边热情地挥手喊道:“刚哥,颖姐,你们到啦!小鲸鱼,快看叔叔阿姨给你准备了什么好玩的!”她动作麻利,眼神明亮,一看就是持家能干、善于交际的好手。
王刚笑着回应,停好车,拉开车门。他先是把跃跃欲试的儿子抱下来,然后对着正在水边忙碌的两个身影喊道:“鹏子!王晶!别愣着了,过来帮忙搬东西!”
话音刚落,一个高大雄壮的身影就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李鹏穿着件鲜艳的橙色速干t恤,下身是条宽大的沙滩裤,脚蹬凉鞋,露出毛茸茸的小腿,整个人充满了活力与……嗯,略显浮夸的气息。他上来就给了王刚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大嗓门震得人耳膜发痒:“刚哥!想死老弟我了!怎么样,昨晚嫂子没让你跪搓衣板吧?” 说完,也不等王刚回答,目光就被可爱的小鲸鱼吸引了。他蹲下身,一把将小家伙举过头顶,来了个刺激的“举高高”,嘴里还模仿着飞机的声音:“呜——小鲸鱼号起飞咯!” 小鲸鱼被他逗得咯咯直笑,小手紧紧抓着他的头发。
与李鹏的咋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默默走过来的王晶。他穿着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装裤,上身是一件朴素的深绿色格子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略显黝黑但结实的手臂。他的发型是简单的平头,脸上带着憨厚而略显拘谨的笑容,话不多,只是喊了一声“刚哥,颖姐”,便主动走到面包车后门,开始默默地往下搬东西。他的动作沉稳而有力,透着一种常年与机械打交道的熟练和踏实。
冬梅见状,也赶紧上前,一边提起一袋相对较轻的食材,一边利落地指挥着:“晶子,帐篷和那个大保温箱先放那边树荫下。对,就那块平地。烧烤架先放旁边,等会儿再支起来。” 她思路清晰,安排得井井有条,显然对这种家庭聚会的准备工作驾轻就熟。
王刚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前世,他或许会一头扎进自己的钓鱼世界,把这些杂事理所当然地留给家人和朋友。但此刻,他更享受这种大家一起忙碌、共同准备的过程。他没有急着去摆弄自己的渔具,而是和李鹏、王晶一起,一趟趟地将帐篷、防潮垫、折叠桌椅、食材箱、烧烤架、木炭等物品从车上搬下来。
李鹏虽然性格毛躁,但动手能力极强,尤其是对这些户外装备。他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搭建天幕帐篷的任务,嘴里叼着几根地钉,手里拉着防风绳,动作麻利得像只筑巢的工蜂,嘴里还不忘吹嘘:“看好了啊,专业团队操作,五分钟搞定!”
王晶则一如既往地沉默实干。他铺开巨大的野餐垫,用石头压好边角,然后熟练地开始生火。他没有用助燃剂,而是细心地捡来干燥的细枝和枯叶,用打火机点燃,小心翼翼地添加上小木块,待火苗稳定后,才慢慢加入木炭,手法老道,一看就是经常户外活动的老手。
王刚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食材的整理上。他打开几个保温箱,将需要冷藏的肉类、饮料仔细分类放好,盖上冰块。又将各种各样的素菜——土豆、玉米、茄子、青椒、韭菜等等,分门别类地放进一个大竹筐里,方便待会儿取用。最后,他把油、盐、孜然、辣椒面等调味料,以及刷子、夹子等工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烧烤架旁边的小折叠桌上。他的动作不疾不徐,考虑周全,仿佛不是在准备一次野餐,而是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作品。
小颖看着丈夫忙碌而专注的背影,看着他一丝不苟地整理着那些琐碎的物品,心中充满了惊讶与感动。以前的王刚,眼里只有他的鱼竿,何时变得如此细心、如此顾家了?她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轻声说:“老公,这里差不多了,你快去准备钓鱼吧。你看王晶都上了几条小白条了,李鹏那边窝子都打好了,可别被他们比下去了。” 她的语气里带着鼓励,也有一丝小小的争强好胜。
小鲸鱼也跑过来,抱着王刚的腿,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加油:“爸爸加油!钓大鱼!钓最大的鱼!”
王刚看着妻子和儿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接过水,喝了一口,揉了揉儿子的脑袋,笑道:“好,爸爸去钓大鱼给你们吃!” 此刻,钓鱼的胜负在他心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家人脸上的笑容和这其乐融融的氛围。
他这才走向自己的钓位,开始准备装备。不远处,王晶已经用灵敏的短竿钓了好一条活跃的小白条,正不声不响地往鱼护里放。李鹏则在他旁边不远处,用的是长竿粗线大钩,正一勺一勺,颇有耐心地用玉米粒打着窝子,显然目标是水底可能潜伏着的大体型草鱼或鲤鱼,这是他惯常的“守大鱼”策略,充满了期待与豪迈。
王刚不慌不忙地支好钓椅,组装鱼竿,调试线组和浮漂。他的动作流畅而沉稳,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阳光照在他身上,也照在身后忙碌的家人和朋友身上。帐篷已经支棱起来,投下一片阴凉;炭火已经燃起,飘着淡淡的青烟;食材摆放整齐,色彩缤纷;小鲸鱼正在垫子上玩着带来的小汽车,冬梅和小颖一边说笑一边串着肉串,李鹏偶尔回头插科打诨一句,引得众人发笑,王晶则始终专注地看着他的浮漂,偶尔因为一个顿口而迅速起竿……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温馨、充满烟火气的画卷。
王刚挂上饵料,轻盈地将鱼钩抛入水中,浮漂在水面立稳。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与鱼儿的博弈中,而是微微后靠,目光更多地流连在身后这幅“画卷”上。听着儿子的笑声,妻子的软语,朋友的调侃,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平静。
鱼获多少,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终于学会了停下脚步,真正去感受和享受这与家人朋友共度的、平凡却珍贵的时光。这粼粼的水光,这和煦的暖风,这喧闹的欢笑,才是他此程归来,最想紧紧握在手中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