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两个月零七天。
对于宇宙尺度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但对于翘首以盼的人类而言,这是一段混合着焦虑、期待与无限遐想的漫长等待。
“咸鱼兄妹”的直播间在这四年里,已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科技前沿的灯塔。林逸依旧维持着他那“半死不活”的直播风格,只是内容早已从游戏攻略,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星际时代基础物理悖论浅析”、“异星生态适应性猜想(附:可能好吃的本地物种推测图)”以及“如何在缺乏标准工具的情况下维修曲速引擎核心(简化家庭版)”。
林小萌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会被外星信号呛到的小姑娘。她成功拿到了天体物理学和异星社会学的双料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匿名,但大家都心照不宣),成为了“方舟”计划人文科学组的核心顾问,气质沉稳干练,只有在和哥哥斗嘴时,才会流露出几分当年的活泼。
这天,直播内容和往常一样“硬核”。林逸正在讲解一种利用恒星引力弹弓效应进行超长距离航迹优化的新算法,板书写得龙飞凤舞,堪比某种上古符箓。
“……所以,这里引入一个虚数维度的时间参量,可以有效规避常规空间褶皱带来的熵增失控风险。”林逸放下电子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他坚持用实体黑板,说是有“仪式感”)。
弹幕里,【龙组A组-轨道计算中心】正在疯狂记录,而普通观众大多是一片【我是谁?我在哪?】的茫然。
就在这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却仿佛直接在灵魂深处响起的嗡鸣,毫无征兆地出现。
不是通过空气传播,也不是通过电子设备,更像是一种空间本身的、细微的共振。
林逸讲解的声音戛然而止。
几乎在同一时刻,全球所有与深空探测、能量监测相关的机构,警报声在同一秒内响起!数据流像发了疯一样飙升,指向同一个源头——半人马座a星方向!
林逸放在桌上的那部黑色手机,屏幕自主亮起,不再是文字或代码,而是一幅动态的全息星图,缓缓旋转。星图中央,一颗散发着柔和蓝光的行星被重点标注,旁边浮现出由纯粹意念构成的、比上一次更加清晰、更具结构性的信息流。
信息不再是简单的问候,而是一封……格式严谨,甚至带着一丝急迫的“邀请函”。
“致蓝星守护者与‘希望’的执火人:
吾等,塔里克星守护议会,已收到并破译你们的勇气与智慧。
我们所在的星系,正面临一场源自宇宙暗面的危机——‘虚空之噬’。它并非实体,而是一种吞噬恒星能量、扭曲物理规则的异常现象。我们的恒星正加速衰老,星系平衡濒临崩溃。
我们观测到你们所展现的、超越常规科技树理解的‘秩序调和’能力(重点标注:林逸多次动用高维能量及解决‘天幕’危机的记录)。这或许是遏制‘虚空之噬’的关键。
故,我们以整个塔里克文明的名义,向你们发出诚挚且急切的邀请:
请求‘希望号’莅临本星系,共同探寻解决之道。
附上星门临时通行密钥及‘虚空之噬’部分观测数据。
—— 坐标已锁定,静候佳音。”
信息流中还包含了一段短暂的影像:原本应该炽热明亮的恒星,表面覆盖着一片不祥的、不断蠕动扩张的暗斑,如同活着的阴影,所过之处,连光线都变得黯淡扭曲。一种无声的绝望感透过影像传递出来。
直播间里,一片死寂。
连最跳脱的弹幕都消失了。
所有人都被这正式、急迫且信息量巨大的“邀请函”震慑住了。这不是好奇的试探,而是文明存亡关头的求救!
林小萌快步走到林逸身边,看着全息星图上那颗被阴影啃噬的恒星,眉头紧锁:“哥,这就是他们说的‘小忙’?这简直是……要我们去给恒星做心脏起搏啊!”
林逸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手指,在那段关于“虚空之噬”的观测数据上快速划动着,眼神专注,之前的慵懒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了“复杂难题”时的锐利。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镜头,脸上露出一个介于“麻烦”和“有趣”之间的表情。
“啧,”他咂咂嘴,“还以为顶多是通个下水道,结果是要给恒星做手术?”
他晃了晃手中的黑色手机,那封来自4.2光年外的“邀请函”光芒流转。
“各位,”林逸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懒散,但说出的内容却石破天惊,“邻居家的‘屋顶’漏了,漏得还挺大,眼看房子要塌。”
“邀请函……咱们是收到了。”
“这上门维修的活儿……”
“看来是非接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