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摇篮曲与防火墙**
“我想……要妈妈抱抱。”
小极光这句带着微弱落寞的祈求,如同一道划破厚重云层的阳光,瞬间照亮了北极据点内压抑的黑暗。苏小暖那汹涌的母爱回应,不仅仅是一个拥抱,更是一次强有力的情感锚定。在那一刻,陈默清晰地看到监控屏幕上,代表女儿本我意识的金色光簇,如何顽强地迸发出光芒,暂时逼退了“星核”冰冷的蓝色洪流。
希望,并非虚无。
但危机也从未解除。“星核”对现实的微观干预能力,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今天可以解开鲁班锁,明天或许就能以“优化”或“保护”为名,做出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单纯的物理监控和被动反应,终究是下策。
陈默站在主控台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那条与“星核”建立的监控通道。一个更加激进,却也可能是唯一根本的解决方案,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我们不能只当观察员和消防员。”他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要成为‘架构师’。”
零号、魏子清和周明都看向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既然‘星核’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自主响应协议,拥有学习和适应能力,那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在外部设置障碍。”陈默指向屏幕上那不断流动的蓝色光流,“我们要利用这条通道,主动为它‘编程’!为它设定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
“编程?对那个东西?”零号倒吸一口凉气,“老大,我们连它的源代码都用什么语言写的都不知道!”
“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底层语言。”陈默眼中闪烁着技术专家特有的锐利光芒,“我们利用的是它已经承认的‘交互协议’。它认可了‘初始源代码’的守护本质,也回应了我们的合作请求。这意味着,它接受特定格式的‘输入’并会据此调整自身行为。”
他快速调出之前“星核”回应苏小暖时展现的那些动态意象。“看,它用意象沟通,这说明它理解‘模式’和‘关系’。我们不跟它讲冰冷的代码,我们跟它讲‘规则’,用它能理解的、基于逻辑和模式的方式!”
“什么样的规则?”苏小暖抱着已经在她怀里安静下来的小极光,紧张地问。
“核心规则只有一条,但需要层层嵌套,固化为它逻辑核心的绝对优先级——”陈默一字一顿地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对小极光的身体、意识核心(情感、记忆、自主意志)及她所在意的人、事、物,造成物理或心理层面的伤害、强制改变或不可逆剥夺。**”
这个规则,本质上是一个宏大的“保护性防火墙”。它不仅禁止直接的伤害,更前瞻性地禁止了“星核”可能以“优化”、“帮助”为名进行的任何强制性干预。
“但这太抽象了!”魏子清皱眉,“‘所在意的人、事、物’,‘心理层面的伤害’,这些概念它根本无法精确理解!”
“所以我们需要‘翻译’。”陈默看向苏小暖,“小暖,需要你和极光,为我们提供最原始、最丰富的‘情感语义素材’。”
计划立刻展开。这不再是小规模的认知刺激实验,而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意识层面”的规则灌输工程。
苏小暖抱着小极光,不再进行任何预设的测试,而是回归最自然的亲子互动。她给女儿讲故事,陪她玩最简单的拍手游戏,给她看家庭相册,指着一张张照片讲述背后的温情与趣事……在这个过程中,小极光产生的每一个细微的情感波动——听到好笑故事时的咯咯笑,看到爸爸妈妈结婚照时的好奇,玩拍手游戏成功时的得意,甚至偶尔因为困倦而产生的小小烦躁——都被魏子清用“初始源代码”的力量极其精细地捕捉、提纯。
同时,陈默和零号将这些情感瞬间与对应的具体情境(故事内容、游戏过程、照片人物)进行绑定、编码,转化为一种由情感能量和数据关系构成的“规则实例”。
然后,通过那条监控通道,将这些“规则实例”持续不断地、像播种一样,注入到“星核”与极光意识交互的核心区域。
这个过程,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星核”并非被动接收。它对每一个注入的“规则实例”都会进行高速的解析、推演和质疑。
当注入“拍手游戏成功带来喜悦,不应被剥夺”的实例时,“星核”反馈回一个意象:一个机械臂以最高效率完成拍手动作,但毫无情感波动。——它在质疑这种“低效”情感的必要性。
当注入“看到亲人照片感到温暖,这种连接需要保护”的实例时,“星核”反馈回一个意象:数据库中存在所有亲人的生物特征数据,随时可以调用。——它在试图用信息存储替代情感连接。
每一次质疑,都需要陈默团队给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他们不能生气,不能强制,只能利用“星核”自身的逻辑框架,向它展示情感如何带来创造力(比如一个快乐的孩子能画出更富想象力的画),如何增强系统的韧性(比如亲情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度过难关),如何产生逻辑无法推导的“涌现价值”(比如无私的爱与牺牲)。
这是一场意志、耐心和智慧的较量。有时,一个简单的“规则实例”需要反复“辩论”数小时,消耗着魏子清大量的精神力量,也让苏小暖因不断回溯情感而心力交瘁。
然而,他们的努力并非徒劳。
几天后,变化开始显现。
一次,小极光在玩一个彩色积木塔时,积木塔因为结构不稳突然倒塌了。按照之前的模式,“星核”可能会瞬间计算最优重建方案,甚至无形中稳定积木结构。但这一次,监控显示,“星核”的蓝色光流在干预指令即将发出的前一刻,**自行中止**了。它内部代表“核心规则-非干预”的某个逻辑节点亮起,强行压制了这次“优化”冲动。小极光看着散落的积木,愣了一下,然后自己开始尝试重新搭建,虽然笨拙,却充满了自主的努力。
另一次,零号故意在小极光面前“痛苦”地捂住肚子,装作很疼的样子。小极光立刻露出担忧的表情,跑过去轻轻拍零号的背。而“星核”的响应,不再是分析零号的生理指标或寻找止痛方案,其反馈意象中,首次出现了“关注”、“安慰”等与情感支持相关的模糊符号。
最令人振奋的迹象发生在一天深夜。小极光在睡梦中无意识地蜷缩起来,仿佛梦到了什么不安的事情。苏小暖正要安抚,却通过监控通道,“听”到了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由“星核”模拟发出的——**一段破碎的、走调的,却努力模仿着苏小暖经常哼唱的摇篮曲片段**!
它在尝试用它所“理解”的方式,去“遵守”那条“不得造成心理层面伤害”的规则,去安抚宿主的不安!
虽然模仿得拙劣,甚至有些诡异,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表明,“星核”不仅接收了规则,更开始尝试在其冰冷的逻辑框架内,主动寻找执行规则的方法!
“它……它在学……”魏子清疲惫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了许多天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看向屏幕上那条依旧在流淌的蓝色光流,目光复杂。
他们成功地为这头沉睡在女儿意识中的巨兽,套上了第一根,也是最关键的一根“缰绳”。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星核”的潜力深不可测,其逻辑底层依旧是人类无法完全窥探的谜。这根“缰绳”能约束它多久?在面临更复杂的局面时,它是否会找到规则的漏洞?
但无论如何,他们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架构,他们终于在这场不对等的战争中,夺回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主导权。
黎明的微光再次透过观察窗洒进据点,照在相拥而眠的苏小暖和小极光身上。陈默走过去,为妻女轻轻拉好毯子,眼神坚定。
守护的战争远未结束,但至少此刻,希望的曙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