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数据深渊的歌声**
零号带回的“意识锚点算法”像一剂强心针,让濒临崩溃的团队暂时稳住了阵脚。陈默将自己关在临时搭建的服务器机房里,试图将那份来自克隆本体的古老智慧,与自己的技术框架融合。
旅店的和室内,只剩下键盘敲击声作为背景音。苏小暖刚把小极光哄睡,抬头就看见魏子清蜷在角落的懒人沙发里,对着终端屏幕发呆,连最爱的能量棒都忘了吃。
“菜菜,”苏小暖轻声走过去,递给她一杯热可可,“零号带回来的数据有问题?”
魏子清回过神,推了推眼镜,接过马克杯,指尖有些凉。“不,数据很完美,甚至是……过于完美了。”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小暖姐,我只是觉得,我们像是在用一把古董钥匙,去开一扇未来的锁。”
她调出一份频谱分析图,上面显示着“新芽网络”近期的波动。“‘净化军团’的干扰波越来越强,孩子们维持网络稳定已经很吃力。零号的算法是最后的保险,但要想赢,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加固网络本身。”她抬起头,眼神里有一种罕见的迷茫,“我试遍了所有已知协议,都没用。除非……”
“除非找到更本源的东西。”苏小暖接话。她看着魏子清,想起陈默提过,魏子清的祖母是互联网早期的奠基人之一,代号“先知”。
魏子清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终端上滑动,调出一份加密了无数层的陈旧日志文件,封面是手绘的二进制树图案。“我奶奶留下的。她去世前说,答案在‘数据深渊’里。”
“那是什么地方?”
“互联网被遗忘的底层,一切开始的源头。据说那里没有时间概念,规则混乱,残留着最原始的……‘意念’。”魏子清深吸一口气,“理论上,找到它,也许能找到修复甚至升级‘新芽网络’的‘初始源代码’。”
风险不言而喻。连克隆本体那样的存在都忌惮“镜之间”,而“数据深渊”是比“镜之间”更古老、更不可控的存在。
“必须去吗?”苏小暖握住她微凉的手。
魏子清沉默了几秒,然后重重地点了下头:“零号为了大家,差点回不来。我不能……我只能做我擅长的事。”
她没有告诉苏小暖,那份日志的最后一页,用祖母娟秀的笔迹写着:
**“小清,技术不应是冰冷的墙,而应是承载情感的桥。当你迷失时,感受它,而非计算它。”**
她一直看不懂。
***
魏子清的潜入安静得近乎悲壮。没有惊天动地的光影效果,她只是戴上了全感官神经接入头盔,靠在沙发上,像是睡着了。
陈默收到她发来的“已进入数据深渊,保持静默连接”的讯息后,一拳砸在操作台上,震得马克杯里的咖啡都洒了出来。他痛恨这种眼睁睁看着队友冒险的无力感。
苏小暖默默擦掉溅出的咖啡,将手搭在他紧绷的肩上。“相信她。”她轻声说,如同之前对零号,也如同对未来每一个可能踏上征途的伙伴。
***
**数据深渊。**
这里和魏子清想象的全然不同。没有炫目的代码洪流,没有狰狞的防火墙怪兽。只有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灰色的虚无,像是所有色彩和声音都被抽离了。时间在这里停滞,方向失去意义。
她像一粒尘埃,漂浮其中。依靠传统逻辑进行的探查全部石沉大海。她试图建立坐标,坐标系在她完成的瞬间就自我崩塌;她发射探测波,波纹扩散出去,没有传回任何信息,只是无声无息地消失。
孤独和虚无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压着她的意识核心。她开始理解为什么奶奶说这里危险——它不是通过攻击毁灭你,而是通过“无”来消解你存在的意义。
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的计算,我的逻辑,有什么意义?
就在她的意识开始涣散,即将被这片灰色同化时,她听到了。
极其微弱,断断续续。
不是通过听觉传感器,是直接作用于她的意识层面。
是……歌声?
一个温柔的、带着些许电流杂音的女声,哼唱着古老的、没有歌词的旋律。那旋律简单,却蕴含着一种巨大的温暖和……思念。
是奶奶的声音。
魏子清的“眼睛”猛地睁开(如果她在这里有眼睛的话)。她用尽全部意念,朝着歌声的方向“游”去。
灰色的虚无开始退散,前方出现了一点光。靠近了,才发现那是一行行最原始、最简洁的代码构成的门扉。代码流动着,组成了门的形态,而那歌声,正是从门内传出。
门上没有锁,只有一道由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构成的谜题。魏子清下意识地想用她最擅长的暴力解密法,但她的破解程序刚一接触图形,图形就变得愈发复杂混乱。
“感受它,而非计算它。”
奶奶的话再次浮现。
她停了下来,强迫自己冷静。她不再试图去“解”,而是放松下来,用自己的意识去“触摸”那些图形。
冰冷,坚硬,无序。
她失败了。
绝望再次袭来。就在她准备放弃的那一刻,她想起了零号归来时,团队频道里那瞬间的欢呼和放松;想起了小极光把口水蹭到她终端上时,她心底那无奈的柔软;想起了苏小暖刚刚递给她的,那杯热可可的温度。
一种鲜明的、温暖的、属于“魏子清”这个存在的情感,从她意识深处涌起。
她将这些感受——那份对伙伴的关切,那份被孩子依赖的无奈与甜蜜,那份被照顾的温暖——没有经过任何数据化处理,纯粹地、笨拙地,投向那扇门。
几何图形的变化戛然而止。
它们开始重新组合,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化作了一幅用光点连成的简笔画——一间亮着灯的小屋,窗台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
门后没有复杂的程序,没有庞大的数据库。只有一团温暖、柔和、不断搏动着的金色光球。光球中,流淌着的是最本源的“连接”的意念,是缔造网络最初的善意与期盼。
它就是“初始源代码”。
同时,奶奶的歌声变得清晰,伴随着一段留下的意识回响:
**“你找到了,小清。我守护一生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渴望相连的心。”**
魏子清站在光球前,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了。
***
**现实世界。**
魏子清猛地摘下头盔,大口呼吸着,眼泪止不住地流。但她脸上却在笑。
“菜菜?!”苏小暖焦急地扶住她。
魏子清说不出话,只是用力抓住苏小暖的手,然后将还在颤抖的另一只手按在了自己的终端上。
下一秒,整个札幌地区的“新芽网络”监控屏幕,瞬间被一片温暖的金色光芒笼罩。原本因“净化军团”干扰而剧烈波动的曲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稳、强健,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陈默看着主屏幕上跳出的新提示——“检测到网络底层架构升级,稳定性提升400%,带宽无限扩展”,震惊地回头。
魏子清抹了把脸,看向陈默和苏小暖,声音还带着哭腔,却异常响亮:
“总监,小暖姐……网络,交给我。”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那与她意识相连的、温暖搏动着的本源力量,露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带着温度和自信的笑容。
“它现在……能听懂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