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田家新盖的三层小楼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是“茵岳集团”步入正轨、家族日益兴旺后的第一个大团圆年,意义非凡。
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巨大的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凉菜和点心,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电视里播放着喜庆的迎春节目,更添了几分年味。
关茵茵和田铭岳作为主人,正忙里忙外地招呼着。
“明雪,你们一家路上还顺利吧?快进来,外面冷!”关茵茵笑着迎上前。
田明雪挽着一位文质彬彬的男子走了进来,那是她在省城认识的建筑师男友,两人正准备开春结婚。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咿呀学语的胖娃娃,是她和已故前夫的孩子,如今在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二嫂!可想死我了!”田明雪放下孩子,给了关茵茵一个大大的拥抱,“路上好着呢!宝宝也乖得很!”
“二嫂!铭岳哥!”门口又传来清脆的喊声。
是田明悦一家到了。她身边站着她在县城结识的中学教师丈夫,两人手里牵着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双胞胎儿子,两个小家伙虎头虎脑,进门就脆生生地喊人。
“哎哟!我的大孙子们来了!”田老汉笑得见牙不见眼,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
“爸,您别惯着他们。”田明悦的丈夫谦和地笑着。
“过年嘛,图个喜庆!”田老汉乐呵呵地说。
紧接着,田明喜也带着她的新伴侣来了。对方是镇上新来的农业技术员,踏实肯干,对田明喜很是体贴。两人因为“茵岳”的原材料种植基地而结缘。
“二嫂,铭岳哥,我们没来晚吧?”田明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不晚不晚,正好!”田铭岳笑着接过他们带来的年礼。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田铭启。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小心翼翼地牵着一个模样清秀、面带羞涩的姑娘。
“二嫂!二哥!爹!各位姐姐姐夫!这是我对象,小雅!”田铭启声音洪亮,带着藏不住的得意和紧张。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好。”叫小雅的姑娘红着脸,小声问好,手里还提着精美的礼品。
“好好好!快进来坐!”关茵茵连忙招呼,看着弟弟终于定下心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田明红和她沉稳的公务员丈夫则早就到了,正在厨房帮着准备热菜。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将偌大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孩子们在铺着厚厚地毯的客厅一角玩着新玩具,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喝着热茶,聊着这一年的收获与趣事。
“二嫂,咱们‘桂香基金’今年又资助了八个创业项目,有个姑娘做的特色酱菜,都快赶上咱们的销量了!”田明悦汇报着基金会的进展。
“那是好事!说明咱们这模式对了!”关茵茵欣慰地点头。
“姐,你是没看见,咱们新推出的那个‘竹韵’系列,在沪市的专柜,第一天就卖断货了!”田明雪兴奋地分享着设计上的成功。
“明年物流这边,我计划再增设两个区域分仓,保证北上广深次日达!”田铭启也雄心勃勃。
田铭岳看着眼前这热闹非凡、人才济济的一大家子,感慨地握住关茵茵的手:
“茵茵,还记得几年前,咱家过年冷冷清清的样子吗?”
关茵茵回握住他,看着满堂的欢声笑语,眼中闪着温暖的光:
“记得。所以现在,才更要珍惜。”
“开饭喽——”
随着田明红一声吆喝,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正式开场!
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金黄酥脆的炸年糕象征步步高升,肥而不腻的酱肘子代表富足美满,鲜美的鸡汤热气腾腾……一道道充满寓意的菜肴被端上桌,色香味俱全。
“来!大家都举起杯!”田老汉作为最年长的长辈,颤巍巍地站起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咱们老田家,能有今天,不容易!这第一杯,敬咱们的好日子!敬团团圆圆!”
“敬团圆!”
“敬好日子!”
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映在醇美的酒液中。
窗外,不知谁家率先点燃了烟花,绚烂的光彩在夜空中炸开,照亮了一张张满足而喜悦的脸庞。
屋内,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的歌声笑语,与田家自己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人间最动听、最温暖的乐章。
这就是家。
这就是历经风雨后,最抚慰人心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