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如同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指挥部内的被动阴霾,但林晓的思绪并未停留于此。他的目光越过地图上即将爆发血战的野人谷,越过那些即将出击袭扰日军后勤的突击队,如同鹰隼般投向了更深远、也更危险的后方——那里是日军在缅北经营的核心区域,是支撑其前线作战的心脏地带。
就在众人以为作战方案已定,准备分头执行时,林晓却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我们还可以……再大胆一点。”
他伸出手指,越过代表野人谷的标记,径直点向了地图上一个被重重蓝色符号环绕、标注着“密支那”的区域,更精确地说,是密支那西北方向,一个标记着小型机场和重要物资中转站的节点。
“这里,”林晓的指尖仿佛带着灼热的力量,“是鬼子第56师团乃至整个缅北日军的重要后勤枢纽之一,囤积着他们从仰光运来的大量军火、油料和药品。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个野战机场,停放着为他们前线提供侦察和有限空中支援的飞机。”
他环视着面露惊愕的众人,缓缓说道:“鬼子认定我们此刻必然全力固守野人谷,或者最多派出小股部队袭扰其近后方。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重兵,都被吸引在这里。那么,他们这个相对核心的后方基地,守卫必然比平时松懈。”
“你的意思是……”李四禄瞪大了眼睛,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在他脑中形成。
“我的意思是,”林晓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不救自己,反而直扑他的心脏!组织一支最精锐、最快速的小分队,绕过所有交战区域,像一把飞刀,直插密支那西北这个基地!”
这个计划太过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在自身根据地面临重兵围攻的生死关头,不集中所有力量防御,反而要分兵远袭上百公里外的敌军核心基地?
“旅座!这太冒险了!”一位参谋忍不住出声,“小分队孤军深入,一旦暴露,就是全军覆没!而且,我们哪里还能抽出精锐兵力?”
“正因为冒险,鬼子才想不到!”林晓目光锐利,“这就叫‘攻其必救,围魏救赵’!我们在这里打死打生,就算能守住,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如果我们能端掉他这个重要枢纽,焚毁他的物资,炸掉他的飞机,你们说,正在进攻野人谷的坂本联队,还能不能安心打下去?他们的师团长,会不会急得跳脚,逼着他们回援?”
他看向张三:“这条路,能走通吗?”
张三凝视着地图上那蜿蜒曲折、需要穿越多重山脉和日军零星警戒线的路径,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能。但要快,要静。”
他又看向查理:“通讯和情报支援,能做到吗?”
查理推了推眼镜,深吸一口气:“我们可以使用那台功率最小的、最新缴获的日制便携电台,保持静默接收,只在关键时刻发送最短信号。日军后方通讯密度较低,我们被发现的概率……可以控制。”
“兵力,就从我的警卫排和侦察分队里挑!”林晓决然道,“人不在多,在于精。我亲自带队!”
“什么?!”李四禄猛地站起来,“旅座!你不能去!这太危险了!家里不能没有你坐镇!”
“正因为危险,我才必须去。”林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决断和应变,在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整个战略意图。家里有老李你,有查理,有预设的防御方案,我放心。”
他拍了拍李四禄的肩膀:“守好家,顶住鬼子的正面进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援。我们把鬼子后方搅得越乱,你们正面的压力就越小。”
指挥部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所有人都被林晓这石破天惊的计划和亲自涉险的决心所震撼。这已不仅仅是一场战术反击,而是一场将自身生死与战役全局捆绑在一起的战略豪赌!
“计划代号,‘飞刀’。”林晓沉声道,“张三,立刻挑选人手,轻装,只带自动武器、爆破器材和五天口粮。查理,准备电台和地图。一小时后出发!”
“是!”张三和查理同时领命,眼神中充满了凝重与决然。
李四禄看着林晓,张了张嘴,最终把所有劝阻的话都咽了回去,重重一抱拳:“旅座……保重!家里,交给我!只要我李四禄还有一口气在,鬼子就别想踏进野人谷半步!”
夜色更深,“飞刀”计划在极度保密中启动。林晓、张三,以及精心挑选出的三十余名最精锐的战士,如同暗夜中流淌的水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即将成为炼狱的野人谷,向着日军重兵环绕的后方心脏,义无反顾地潜行而去。
家里,李四禄红着眼睛,嘶吼着督促部下加固最后一道工事;远方,林晓带领着小分队,踏上了千里奔袭的死亡征途。一把锋利的“飞刀”,已然出鞘,目标直指敌人的咽喉。然而,这条危机四伏的路上有多少陷阱?那座看似松懈的基地又隐藏着怎样的杀机?这场以攻代守、险中求胜的豪赌,最终能否扭转战局?所有的答案,都系于这把悄然射出的“飞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