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五等人的离去,如同割去了依附在健康肌体上的腐肉,短暂的阵痛过后,整个“星火”合作社反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勃勃生机。留下的社员们心无旁骛,憋着一股劲儿,要将农园建设得更好,让那些离开的人后悔。
沈星澜敏锐地抓住了这股昂扬的士气,迅速将宣布的三大规划付诸行动。
首先启动的是品牌包装和溯源系统。顾青舟负责与技术公司对接,定制了一批设计简洁雅致、印有“星火”Logo和“白云村”地标的环保包装盒。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包装盒上都印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
沈星澜亲自带着几位年轻社员,拿着专用的手持设备,深入每一块属于合作社的土地,为不同地块、甚至不同批次的蔬菜进行信息录入。
“大家看,”她在一次内部培训中,拿起一个包装好的蔬菜盒,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会立刻显示这盒菜的资料:品种名称‘紫冠一号’茄子,种植地块‘沈家坳南区三号棚’,负责人‘张德顺’,定植日期、采收日期、使用的肥料类型(有机肥、草木灰)、以及简单的农事记录……”
屏幕上清晰罗列的信息,让在场的社员们都感到新奇又自豪。
“这下好了!咱们的菜走到哪儿,都能知道是咱这儿出去的!是谁种的!”张叔咧着嘴笑,仿佛那二维码是他获得的荣誉勋章。
“对,”沈星澜肯定道,“这就是我们给咱们蔬菜的‘身份证’。以后消费者扫一扫,就能追溯到源头,吃得放心。这也是我们对自身品质的承诺和约束,要求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溯源系统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更在无形中强化了社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几乎与此同时,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协议正式签署。由陈明博士(尽管他个人对“土质特殊论”仍持保留态度,但严谨的科研精神让他接受了这个课题)带队的一个小型科研小组,正式入驻白云村,设立了长期观测点。
科研小组的到来,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穿着白大褂、操作着精密仪器的科研人员,与田间地头的农民形成了奇妙的组合。他们定期采集不同区域的土壤、水源、植株样本,监测气象数据,记录作物生长情况。
沈星澜对此给予了全力配合,开放所有合作社土地供其研究,只要求共享非核心的研究数据。她心里清楚,这项合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坐实“土质特殊”的护身符,也存在理论上被深入研究、发现灵泉蛛丝马迹的风险。但她更相信,将事情摆在明面上,借助权威机构的力量,反而是对秘密的一种更好保护。而且,与农科院的合作本身,就是“星火”实力和信誉的最好证明。
合作社的日常运营也并未放松。在沈星澜的规划和顾青舟的管理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采收、包装、发货,流程更加顺畅高效。首批使用新包装和溯源二维码的蔬菜发往市场后,收到了极好的反馈,订单量稳步回升,甚至超过了风波前的水平。
这天傍晚,沈星澜和顾青舟一起来到后山,勘察规划中的生态养殖区和药材扩种区。
夕阳的余晖将山峦染成金红色,微风拂过,林涛阵阵。一片相对平缓的坡地上,几十只试养的芦花鸡正在草丛间悠闲地觅食,它们毛色鲜亮,体态健硕,显然是这片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
“鸡舍就建在那片背风的平地上,”顾青舟指着不远处,“按照设计,会是半开放式的,保证通风和光照,同时有足够的活动场地。饲料主要以玉米、豆粕和田间杂草、昆虫为主,确保品质。”
沈星澜点点头,又看向另一片更为荫蔽的林下地,那里已经稀疏地种着一些人参和黄芪,长势良好。“这片林子湿度、光照都合适,明年开春,可以再扩种五十亩林下参和黄芪。药材生长周期长,但附加值高,可以作为合作社一项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她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一株黄芪的叶片,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微弱但纯净的生机。她知道,这里面也有她夜晚“浸润”和那无形“优化指令”的功劳。
“一步一步来,”沈星澜站起身,目光坚定,“先把芦花鸡养殖做稳,打出名气。药材这边,稳步扩种,那片池塘也可以利用起来了,同时可以尝试和本地药厂或者中医馆建立联系。”
顾青舟看着她被夕阳勾勒出的侧影,那其中蕴含的坚韧与远见,让他心中微微触动。“嗯,稳扎稳打。我们的基础已经很牢固了,经得起风浪,也承载得起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