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朱见深皱了皱眉,走出去查看。只见一群太监宫女正抬着一口棺材,停在了他们住处的门口。
朱见深疑惑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一个太监阴阳怪气地说道:“这是皇上的旨意,说你们这里冲撞了太子殿下,要把这棺材放在这里,好好冲冲晦气。”
朱见深气得握紧了拳头,说道:“这分明是故意刁难!我要去面见皇上!”
还没等朱见深行动,巧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她看着朱见深,得意地说道:“朱见深,你以为你还能怎么样?如今你已不是太子,还是乖乖认命吧。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有你好受的!”
朱见深怒视着巧儿,说道:“巧儿,你做这些坏事,一定会有报应的!”
巧儿冷笑一声,说道:“报应?我看是你才有报应吧。你就等着吧,这宫里以后没有你们的好日子过!”
说完,巧儿带着人扬长而去。朱见深看着那口棺材,心中既愤怒又无奈。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巧儿的阴谋,可他却一时没有办法应对。
回到房间,朱见深看着万贞儿,说道:“姐姐,怎么办?他们太欺负人了……”
万贞儿咬了咬牙,说道:“小皇子,别灰心。我们不能就这样被他们打倒。总会有办法的……”
然而,巧儿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她又在宫中四处散播谣言,说朱见深和万贞儿心怀不满,意图谋反。这谣言越传越烈,很快便传到了朱祁钰的耳中。
朱祁钰听后,心中大怒,下令将朱见深和万贞儿软禁起来,不许他们踏出住处半步。
朱见深和万贞儿被困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变得遥不可及。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这场磨难何时才能结束。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等待着转机的到来……
在这黑暗的日子里,朱见深和万贞儿相互扶持,彼此安慰。朱见深每天都会守在万贞儿身边,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希望她能早日康复。而万贞儿看着朱见深逐渐变得坚强,心中既欣慰又心疼。
“小皇子,你长大了……”万贞儿看着朱见深,眼中满是疼爱。
朱见深握住万贞儿的手,说道:“姐姐,我会保护你的。等我们出去了,我一定会让那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他们的处境却愈发艰难。软禁期间,送来的食物不仅粗糙难咽,而且数量极少。朱见深和万贞儿常常饿着肚子,但他们从未抱怨过。
一天,朱见深在院子里偶然发现墙角有一个小洞,透过小洞,他看到外面有一个小太监路过。朱见深心中一动,他知道,这可能是他们传递消息的唯一机会。
朱见深轻声呼唤那个小太监,小太监听到声音,好奇地走了过来。朱见深将自己和万贞儿的遭遇告诉了小太监,并请求他帮忙找徐有贞。
“小公公,求求你,帮我们找一下徐有贞大人吧。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朱见深眼中满是期盼。
小太监看着朱见深可怜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便答应了他。
“好吧,我试试。但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们的,不然我就惨了。”小太监小声说道。
朱见深感激地说道:“小公公,你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你一定要尽快啊!”
小太监点了点头,匆匆离开了。朱见深回到房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万贞儿。
“姐姐,我们有希望了,小公公答应帮我们找徐大人。”朱见深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万贞儿微微点头,说道:“希望徐大人能尽快来救我们……”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太监在去找徐有贞的路上,被巧儿的人发现了。巧儿得知朱见深想要找徐有贞帮忙,心中大怒。
“哼,想找人救你们?没那么容易!”巧儿恶狠狠地说道。
巧儿立刻派人将小太监抓住,并对他严刑拷打,逼问他朱见深还跟他说了什么。小太监不堪折磨,最终将朱见深和万贞儿的计划全盘托出。
巧儿得知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准备对朱见深和万贞儿下毒手……
她招来几个心狠手辣的太监,在他们耳边低语几句,几人便心领神会,趁着夜色,如鬼魅般潜入朱见深和万贞儿被软禁的院子。
月光洒在庭院,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那几个太监手持利刃,小心翼翼地靠近朱见深和万贞儿的房间。朱见深和万贞儿此时正在熟睡,浑然不知危险即将降临。
其中一个太监轻轻推开房门,“嘎吱”一声,在寂静夜里格外刺耳。朱见深被这声音惊醒,警觉地坐起身,大喊:“谁?”
万贞儿也瞬间惊醒,看到几个黑影闯入,心中大惊。她迅速将朱见深护在身后,大声喝道:“你们想干什么!”
那几个太监并不答话,挥舞着利刃便冲了过来。朱见深和万贞儿惊恐地后退,慌乱中,朱见深的手碰到了床边的一个花瓶,他来不及多想,抄起花瓶砸向为首的太监。
花瓶击中太监的脑袋,“砰”的一声碎成几片,太监吃痛,捂着头咒骂:“小兔崽子,竟敢还手!”
趁此机会,万贞儿拉着朱见深往门口冲去。但其他太监迅速围堵过来,将他们逼到墙角。朱见深和万贞儿背靠着背,眼中满是决绝。
“小皇子,别怕,姐姐会保护你!”万贞儿大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却又无比坚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原来是徐有贞察觉到事情不对劲,担心朱见深和万贞儿的安危,提前赶来。他带着几个忠心的侍卫,及时冲进院子。
巧儿派来的太监们见势不妙,想要逃跑,但被徐有贞的侍卫团团围住。徐有贞走进房间,看到朱见深和万贞儿安然无恙,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殿下,万姑娘,你们没事就好。”徐有贞说道。
朱见深看到徐有贞,激动地说道:“徐大人,您终于来了,再晚一步,我们就……”
徐有贞脸色阴沉,看着被侍卫押着的几个太监,冷冷问道:“说,是谁派你们来的?”
几个太监一开始还嘴硬,不肯招供,但在徐有贞的严厉逼问下,最终还是说出了是巧儿指使。
徐有贞立刻带着朱见深和万贞儿,以及那几个太监作为人证,直奔朱祁钰的寝宫。
此时,朱祁钰还在熟睡,被侍卫唤醒后,得知徐有贞求见,且有要事相奏,心中不悦,但还是起身召见。
徐有贞见到朱祁钰,将巧儿一系列陷害朱见深和万贞儿的阴谋,包括买通宫女诬陷、散布谣言、派人暗杀等事,一一详细奏明。那几个太监也在一旁哆哆嗦嗦地认罪。
朱祁钰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心中清楚巧儿是杭氏的贴身宫女,若继续追查下去,恐怕会牵扯到杭氏。杭氏深得他的宠爱,他不愿看到杭氏因此受到牵连。
沉吟片刻后,朱祁钰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朕已知晓,不过是宫中一些琐碎争斗,不必大惊小怪。巧儿行事鲁莽,朕自会稍加惩戒。你们都退下吧。”
徐有贞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说道:“陛下,巧儿犯下如此恶行,意图谋害皇室宗亲,怎能如此轻易放过?”
朱祁钰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徐爱卿,朕意已决,你不必再多言。此事就此作罢,不得再提。”
朱见深和万贞儿听到朱祁钰的话,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朱见深忍不住说道:“皇伯伯,巧儿如此作恶,若不加以严惩,日后恐怕还会有人效仿,这宫中岂不是永无宁日?”
朱祁钰看了朱见深一眼,说道:“见深,你无需多言。朕自有分寸。你且回去,好好反省,莫要再惹事端。”
朱见深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万贞儿悄悄拉住。万贞儿向朱祁钰福了福身,说道:“陛下圣明,那我们便告退了。”
说罢,万贞儿拉着朱见深,和徐有贞一起退了出去。
回到住处,朱见深满心愤懑:“姐姐,皇伯伯为何要袒护巧儿?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任人欺负吗?”
万贞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小皇子,皇上此举必有他的考量。看来,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皇上身上,只能靠自己了。”
徐有贞也一脸无奈,说道:“殿下,万姑娘,如今局势复杂,我们需从长计议。皇上既然不想深究,我们暂时也无可奈何。但你们放心,我定会暗中留意,寻找机会还你们公道。”
朱见深咬了咬牙,说道:“徐大人,多谢您。我不会就这样算了的,我一定会让巧儿和那些欺负我们的人付出代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见深表面上收敛锋芒,不再与朱见济等人发生冲突,以免再遭陷害。但他暗中更加勤奋地学习,不仅研习经史子集,还向徐有贞请教治国理政之道,努力提升自己。万贞儿则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鼓励他不要气馁。
而巧儿得知朱祁钰并未严惩自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她仗着背后有杭氏撑腰,时不时地还会在宫中散布一些不利于朱见深和万贞儿的谣言,试图进一步打压他们。
一日,朱见深在宫中偶然听到几个宫女在议论他和万贞儿的坏话,心中十分愤怒。但他想起万贞儿的叮嘱,强忍着怒火,没有当场发作。
回到住处,朱见深将此事告诉了万贞儿。万贞儿说道:“小皇子,巧儿就是想激怒你,让你犯错。我们不能上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朱见深点了点头,说道:“姐姐,我知道了。但这样一直被她欺负,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万贞儿看着朱见深,眼中满是心疼和坚定:“小皇子,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反击。总有一天,我们会让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就在朱见深和万贞儿默默等待时机的时候,宫中突然传来一个消息:朱见济生病了,而且病情日益严重。这个消息让整个宫廷都陷入了一阵慌乱之中,也让朱见深和万贞儿的命运再次迎来了新的变数……
朱见济生病起初,只是偶感风寒,咳嗽几声,众人皆未太过在意。然而,不过数日,他的病情却如失控的野火般蔓延开来。
朱见济开始高热不退,整日昏睡不醒,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太医院的太医们被紧急召集到东宫,个个神色凝重,进进出出,却始终眉头紧锁。他们开出的药方,一副副地煎好喂给朱见济,可病情丝毫不见好转。
杭氏心急如焚,日夜守在儿子床边,以泪洗面。朱祁钰得知儿子病情加重,也匆匆赶来,看着昏迷中的朱见济,龙颜大怒,斥责太医们无能,限他们尽快找出病因,治好太子。
随着时间推移,朱见济的身体愈发虚弱,原本红润的脸庞变得苍白如纸,气息也愈发微弱。太医院尝试了各种方法,名贵的药材如流水般送进东宫,可病情依旧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宫中谣言四起,有人说这是上天对朱祁钰废太子的惩罚,也有人说这是朱见深和万贞儿暗中诅咒所致。巧儿听闻这些谣言,心中暗喜,趁机在宫中煽风点火,企图再次将矛头指向朱见深和万贞儿。
朱见深和万贞儿得知朱见济病重的消息,心中五味杂陈。虽然他们曾饱受朱见济的欺凌,但毕竟是皇室宗亲,心中也不禁有些担忧。而此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那些谣言让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但因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朱见济的病情上,暂时无暇顾及他们,这让朱见深和万贞儿仿佛在狂风暴雨中寻得了一处小小的避风港,可以稍稍喘口气。
就在众人都以为朱见济凶多吉少时,转机却悄然出现。一位游历四方、颇有名望的民间郎中听闻宫中太子病重,巧儿得知后便主动求见。并将他引进宫里,介绍给杭氏,他仔细为朱见济诊断后,开出了一剂与众不同的药方。起初,众人对这位民间郎中的药方半信半疑,但在杭氏和朱祁钰的坚持下,还是决定一试。
没想到,奇迹发生了。朱见济服下这剂药后,高热逐渐退去,原本紧闭的双眼也缓缓睁开。他的病情开始逐渐好转,能吃下一些清淡的食物,精神也慢慢恢复。
杭氏和朱祁钰大喜过望,对这位民间郎中重重有赏。随着朱见济身体的日益康复,宫中的紧张气氛也逐渐缓和,那些谣言也渐渐平息。朱见深和万贞儿也因此暂时摆脱了被谣言攻击的困境,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喘息时间,能在这复杂的宫廷中稍微安稳地生活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