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之中,杭氏得知太子朱见济落水的消息,顿时花容失色,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她心急如焚,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便跌跌撞撞地朝着朱见济的寝宫奔去。
“我的儿啊,这可如何是好!”杭氏一路哭喊着,声音中满是惊恐与担忧。东宫上下瞬间乱成一团,宫女太监们见主子如此慌乱,也都吓得不知所措,四处奔走,整个东宫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鸡犬升天。
杭氏冲进寝宫,只见朱见济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发紫,浑身湿漉漉的衣物还未完全换下,正瑟瑟发抖。她心疼得泪水夺眶而出,扑到床边,紧紧握住朱见济的手,泣不成声:“济儿,我的宝贝,你这是怎么了?谁这么大胆,竟敢让你落水!”
朱见济虚弱地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道:“母妃……是朱见深……他故意害我……”话未说完,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杭氏一听,顿时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朱见深,竟敢如此大胆!我定不会放过他!”她转头看向一旁战战兢兢的太监宫女们,怒吼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太医!再把热水、干净的衣物都拿来!要是太子有个三长两短,你们统统都得陪葬!”
太监宫女们吓得脸色惨白,纷纷四散而去,有的跑去太医院请太医,有的赶忙去准备热水和衣物。不多时,一群太医匆匆赶来,为首的正是太医院院判。他们赶忙围到床边,为朱见济诊治。
杭氏焦急地在一旁踱步,眼睛紧紧盯着太医们的一举一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济儿,你一定要没事啊……”
院判把完脉,眉头紧皱,说道:“娘娘,太子殿下受了严重的风寒,需立刻用药调养,若能熬过今晚,病情或许会有所好转。”
杭氏一听,心急如焚,说道:“那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煎药!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材,不惜一切代价治好太子!”
太医们赶忙领命而去,不一会儿,药便煎好送了过来。杭氏亲自端着药碗,坐在床边,轻声哄着朱见济:“济儿,来,把药喝了,喝了药就会好起来的。”
朱见济皱着眉头,艰难地喝下了药。杭氏看着儿子虚弱的模样,心中对朱见深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朱见深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杭氏的精心照料下,朱见济好不容易熬过了一晚。然而,第二天,朱见济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他开始发起高烧,整个人昏迷不醒,嘴里还不时说着胡话。
杭氏守在床边,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她看着昏迷的儿子,心如刀绞,再次将怒火发泄到了太监宫女们身上:“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太子的病情还不见好转?是不是有人故意在药里做了手脚?”
太监宫女们吓得纷纷跪地,磕头如捣蒜,哭着说道:“娘娘饶命啊!我们不敢啊!”
杭氏正欲发作,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娘娘,不好了,宫外传来消息,说太子生病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猜测太子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杭氏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她深知,太子乃国之储君,他的病情若处理不好,定会引起朝堂动荡,民心不稳。而这一切,她都归咎于朱见深。
“朱见深,本宫与你势不两立!”杭氏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她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利用这个机会,彻底扳倒朱见深,为儿子出气,同时也稳固儿子的太子之位…… 而另一边,朱见深和万贞儿得知朱见济病情加重的消息后,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深,他们深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林太医听闻万贞儿和朱见深落水的消息,心急如焚,手中的药箱都险些掉落。他顾不上整理衣冠,拔腿就朝着他们的别院住所奔去。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两人可能遭遇的危险情景,脚步愈发急促。
赶到别院时,林太医已是气喘吁吁。他径直走进屋内,看到朱见深和万贞儿正坐在桌前,虽已换了干爽的衣物,但脸色仍带着几分苍白。林太医赶忙上前,说道:“殿下,万姑娘,你们怎么样了?我一听说你们落水,就立刻赶过来了。”
朱见深感激地看着林太医,说道:“林太医,劳你费心了。我们并无大碍,只是受了些惊吓。”
林太医却不放心,他从药箱中取出脉枕,说道:“殿下莫要大意,还是让我仔细看看。”说着,他先为朱见深把脉,神色专注,片刻后,又为万贞儿把脉。
把完脉,林太医微微皱眉,说道:“殿下和万姑娘虽暂无性命之忧,但落水后受了寒,需得好好调养。”说罢,他迅速从药箱中取出纸笔,开了几副驱寒调养的药方。
林太医一边写药方,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殿下,万姑娘,此次落水怕是有人蓄意为之。如今他们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加害于你们,往后可怎么办呢?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朱见深和万贞儿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忧虑。朱见深叹了口气,说道:“林太医,我们也深知危险重重,但在这宫中,身不由己。只能步步小心,见招拆招了。”
万贞儿微微点头,说道:“是啊,林太医,多谢你的关心。只是宫中局势复杂,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朱见深和万贞儿按照林太医开的药方服药调养,身体渐渐恢复。然而,就在他们担忧未来该如何应对之时,宫中突然传来了朱见济生病的消息。
这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宫中掀起波澜。朱见深和万贞儿得知后,心中既惊讶又疑惑。朱见深皱着眉头,说道:“姐姐,这朱见济突然生病,会不会又是他们设下的什么圈套?”
万贞儿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一脸凝重地对小皇子说道:“小皇子,这件事情确实有些奇怪。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是否是一个圈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去应对。”
站在一旁的林太医也附和道:“是啊,殿下和万姑娘所言极是。这其中很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阴谋。我们绝对不能大意,一定要密切关注宫中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就要立刻采取行动。”
三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先暗中打听朱见济病情的详细情况,再做打算。朱见深安排了几个信得过的太监宫女,让他们在宫中四处打探消息。而林太医则利用自己在太医院的人脉,试图从太医们口中了解朱见济的病情。一场围绕着朱见济病情的暗中调查,悄然展开…… 朱见济究竟是真病还是假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这一切如同迷雾,笼罩着朱见深、万贞儿和林太医,等待他们去揭开谜底。
朱见深安排的太监宫女们领命后,立刻如四散的蚂蚁般,悄无声息地融入宫中的各个角落。他们或佯装打扫庭院,或混入人群闲聊,不动声色地打听着关于朱见济病情的蛛丝马迹。
林太医这边,回到太医院后,径直走向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几位太医。此时太医院内气氛略显凝重,众人都在小声议论着太子的病情。林太医凑到一位年长的太医身旁,低声问道:“李太医,您可知道太子究竟得的什么病?为何突然如此严重?”
李太医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左右看了看,似乎有些顾虑,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林太医,不瞒你说,太子这病确实有些奇怪。按常理来说,落水受寒引发的病症,我们开的药应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才对。但现在太子不仅高热不退,人还一直昏迷不醒,这实在让人费解。太医院上下都为此忧心忡忡,院判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林太医听了李太医的话,心中不禁一动。他略作思考后,追问道:“那您觉得,这病会不会有其他缘由呢?比如……”他没有把话说完,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怀疑。
李太医眉头微皱,轻轻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这可不好说啊。这病情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实在是有些蹊跷。然而,这深宫内院之中,向来充满了各种诡异之事,我们这些做太医的,也只能竭尽全力去医治,至于其他的事情,实在是不好胡乱猜测啊。”
林太医听了李太医的话,心中虽然也觉得此事颇为棘手,但还是对李太医表示了感谢。待李太医离开后,林太医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开来,他暗自思忖着:这朱见济的病情怎么会如此奇怪呢?难道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疾病吗?
林太医越想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亲自去查看一下朱见济的药方,说不定能从那里面发现一些端倪,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与此同时,朱见深安排的太监们也陆续带回了一些消息。一位小太监匆匆回到别院,向朱见深禀报道:“殿下,据打听,太子落水后便一直高热不退,杭氏娘娘为此大发雷霆,把东宫的太监宫女们都责罚了个遍。太医院的太医们日夜守着,却始终不见太子病情好转。”
朱见深听后,陷入沉思,“高热不退?难道真的只是单纯的风寒?可为何太医们都束手无策?”
万贞儿在一旁说道:“小皇子,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这背后说不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朱见深点头,说道:“姐姐说得对。我们继续打探消息,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又过了几日,林太医终于找到了机会,看到了朱见济的药方。他仔细研究着每一味药,眉头越皱越紧。突然,他发现其中一味药的用量有些奇怪,这味药本应是用来调和其他药性的,可剂量却远超常规。林太医心中一惊,难道这就是导致朱见济病情加重的原因?还是说,这只是巧合?
林太医不敢轻易下结论,他决定再去询问开药方的太医。当他找到那位太医时,太医却一脸无奈地说道:“林太医,这药方是院判亲自开的,我只是照做而已。至于为何这味药用量如此,我也不清楚。”
林太医越发觉得此事背后迷雾重重。他回到别院,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朱见深和万贞儿。朱见深听后,脸色凝重地说道:“看来这朱见济的病情绝非偶然,背后必定有人在操纵。只是,这人究竟是谁?是杭氏,还是另有其人?”
万贞儿思索片刻后,说道:“小皇子,不管是谁,我们都要小心应对。如今之计,我们一方面继续打探消息,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好自己,以防他们狗急跳墙,再次对我们下手。”
林太医微微颔首,表示对殿下和万姑娘观点的认同,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之色,说道:“殿下和万姑娘所言甚是,这的确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之事。我定会在太医院多加留意,任何风吹草动都不会逃过我的眼睛。一旦有相关消息,我定会第一时间告知二位,绝不拖延。”
三人深知,这场围绕着朱见济病情展开的争斗,只是宫廷阴谋的冰山一角。而他们,正一步步深入这充满危险的漩涡中心,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未知的挑战。他们能否揭开朱见济病情背后的真相?又能否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中,保护好自己,化险为夷?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