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氏得知万贞儿和徐有贞停止了调查,心中暗暗得意。
“哼,跟本宫斗,你们还嫩了点。只要这些谣言继续传下去,那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迟早是我儿的。”杭氏冷笑道。
“娘娘英明,如今看来,那些人也拿娘娘没办法。”一旁的宫女谄媚地说道。
杭氏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继续盯着万贞儿和徐有贞,还有那个朱见深,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宫汇报。”
“是,娘娘。”宫女连忙应道。
杭氏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企图进一步打压朱见深,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万贞儿和徐有贞这边,虽然暂时停止了公开的调查,但他们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反击的时机,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太后在病榻上,也隐隐感觉到了宫中气氛的异样。她看着万贞儿,忧心忡忡地问道:“贞儿,最近宫中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见深这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万贞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朱见深被谣言中伤的事情告诉了太后。
太后听后,气得脸色苍白,“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竟敢在宫中散布谣言,污蔑见深。贞儿,你和徐爱卿一定要想办法,不能让见深这孩子受委屈。”
“太后,您放心,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只是杭氏太狡猾,暂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揭露她。但我们不会放弃的。”万贞儿坚定地说道。
太后微微点头,“哀家相信你们。只是如今哀家病重,帮不上什么忙,一切都要靠你们了。见深这孩子,从小就命运坎坷,哀家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长大,继承皇位,好好治理大明江山。”
万贞儿看着太后虚弱的样子,心中一阵心疼。“太后,您安心养病,等您康复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并没有因为众人的祈祷而有所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她陷入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每次醒来都显得愈发虚弱不堪,仿佛生命的烛火随时都可能被风吹灭。
万贞儿和朱见深心急如焚,他们日夜守在太后的榻前,不敢有丝毫懈怠。万贞儿温柔地为太后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朱见深则默默地凝视着太后苍白的面容,眼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在这艰难的时刻,万贞儿深知自己肩负着双重责任。一方面,她要全心全意地照顾太后和朱见深,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和支持;另一方面,她还要与杭氏的阴谋进行一场殊死搏斗,为他们守护一片安宁的天空。
然而,这并非易事。杭氏的势力在宫中错综复杂,根深蒂固,想要揭露她的阴谋谈何容易?而且,他们还必须在不引起朱祁钰反感的情况下行事,否则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万贞儿并没有退缩。她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宫廷中,万贞儿和朱见深,以及支持他们的徐有贞等人,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等待着那一丝能照亮前路的曙光……而他们能否冲破黑暗,揭露杭氏的阴谋,保住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呢?一切都还是未知,他们只能坚定地走下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终于,在太后重病卧床、无力过多干涉朝政之际,朱祁钰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心中暗自思忖:“此时不行动,更待何时?”
于是,朱祁钰在一群见风使舵的大臣们的簇拥与支持下,下定决心要做出那个重大的决定——废太子。这些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迎合朱祁钰,他们在朝堂上巧舌如簧,列举着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力陈朱见深不宜再居太子之位。
朱祁钰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眼神冷冽而决绝,仿佛已经下定决心。他缓缓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心中想着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朱祁钰深知,只有将皇位传给亲生儿子,才能真正稳固自己的统治。
尽管有部分大臣表示反对,但朱祁钰心意已决。他毅然决然地昭告天下,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朱见济为太子。这一决定犹如巨石入水,在朝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这道旨意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毫无征兆地降临在宫廷之中,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当这一消息如疾风骤雨般传入东宫时,朱见深正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阅读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然而,这道旨意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宁静的世界。朱见深听闻这个消息后,手中的书卷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啪嗒”一声重重地掉落在地上。他的眼睛瞪得浑圆,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凝固了,时间也停止了流动。
“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再是太子了?”朱见深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愕和不解,微微颤抖着。他的目光迷茫而无助,似乎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他缓缓转过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万贞儿。万贞儿的脸色同样苍白如纸,毫无血色,显然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极点。朱见深的眼神仿佛在向她寻求一个答案,一个能够解释这一切的理由。
万贞儿心中一阵绞痛,她走上前,紧紧地将朱见深拥入怀中。看着朱见深那脆弱又懵懂的模样,她的眼眶红了,声音也忍不住哽咽:“小皇子,这……这是皇上的决定,但是你要知道,不管发生什么,姐姐都会一直在你身边。”
朱见深将头埋在万贞儿怀里,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衫,“姐姐,我不明白,我一直都很听话,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万贞儿轻轻抚摸着朱见深的头,却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她心中充满了对朱祁钰的愤怒,以及对朱见深遭遇的无奈,可此刻,她能做的唯有抱紧怀中的孩子,给予他一丝温暖与力量。
而在太后寝宫,当这个消息传入时,原本就重病在身的太后犹如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一般,气得浑身颤抖不止。她那原本苍白如纸的面庞此刻更是毫无血色,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太后强撑着病体,想要从床上挣扎着坐起来,但她那虚弱的身体却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动作。她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地旋转着,随后便像失去了支撑一般,重重地倒在了床上。
一旁的宫女太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他们尖叫着围拢到太后的床前,满脸惊恐地看着太后那紧闭双眼、毫无生气的模样。
“太后!太后您怎么了!”宫女们的尖叫声在寝宫内回荡着,其中一些人的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转,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太后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只能发出一阵含糊不清的声音,让人根本无法听清她到底想说什么。不仅如此,太后的半边身子也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显然是中风导致的晕厥。
太监们见状,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飞奔着去传太医。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内回响着,仿佛整个宫殿都因为太后的病情而变得凝重起来。
不多时,太医院的一众太医便匆匆赶来。他们面色凝重地围在太后的床榻前,仔细地为太后诊脉、查看病情。然而,经过一番忙碌之后,太医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纷纷摇头叹息。
为首的太医叹了口气,说道:“太后这是急火攻心,引发中风,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先开些药,为太后续命,但何时能醒来,实在难以预料。”
听到太医的话,宫女太监们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整个寝宫弥漫着一股悲伤与绝望的气息。
而此时,躲在角落里的巧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自从她给太后下毒后,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事情败露。如今太后听闻废太子的消息中风晕厥,太医又束手无策,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摆脱嫌疑,摘得干干净净了。
“哼,这下太后醒不过来,就没人能查到我头上了。”巧儿心中暗自窃喜,“还有万贞儿,我定要让你也尝尝这痛苦的滋味,让你痛不欲生。”巧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心中开始谋划着下一步的报复计划。
万贞儿得知太后中风的消息后,心中又是一阵剧痛。她安顿好朱见深,匆忙赶往太后寝宫。看着病榻上昏迷不醒的太后,她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太后……您一定要撑住啊。”万贞儿握住太后的手,轻声抽泣着。她深知,太后一直视朱见深为心头宝,如今朱见深被废,太后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实在是令人痛心。
“万姑姑,您也别太难过了,太后福泽深厚,一定会没事的。”一旁的宫女安慰道。
万贞儿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只是如今小皇子和太后都遭遇如此变故,我……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在太后寝宫守了一会儿后,万贞儿还是放心不下朱见深,又匆匆赶回朱见深身边。此时的朱见深,已经停止了哭泣,但眼神依旧空洞无神,呆呆地望着窗外。
“小皇子,太后她……她一定会好起来的。你别太难过了,我们要坚强,知道吗?”万贞儿坐在朱见深身边,轻声说道。
朱见深转过头,看着万贞儿,缓缓说道:“姐姐,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所以皇伯伯才不要我做太子了?”
万贞儿心中一酸,她捧起朱见深的脸,认真地说道:“小皇子,不是你不够好,是大人们的事情太复杂了。你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孩子,无论有没有太子之位,姐姐都会一直以你为傲。”
朱见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将头靠在万贞儿肩上,“姐姐,我只有你了。”
万贞儿紧紧抱住朱见深,说道:“小皇子,你还有姐姐,姐姐会一直陪着你,永远都不会离开你。”
然而,就在万贞儿努力安慰朱见深的时候,巧儿已经开始了她的报复行动。她偷偷找到了负责审问宫女太监犯错的判官,此人向来严刑逼供,手段狠辣。巧儿塞给判官一锭银子,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万贞儿偷了宫中财物,她要是不招,您就给她用刑,把她的指甲给拔了,看她还嘴硬不。”巧儿恶狠狠地说道。
“判官掂量着银子,露出贪婪的笑容,“放心吧,姑娘,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
随后,巧儿又找到了几个平日里与万贞儿有过节的宫女,威逼利诱她们做伪证。
“你们只要按照我说的做,保管能让万贞儿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咱们在这宫里,就再也不用担心她了。”巧儿阴恻恻地说道。
那几个宫女听了巧儿的话,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说道:“巧儿,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万姑姑平日里也没怎么得罪咱们啊。”
巧儿冷哼一声,说道:“哼,你们懂什么!现在不趁机除掉她,以后她要是翻身了,有咱们好日子过吗?再说了,只要事情做得干净,谁能查出来是咱们干的?”
在巧儿的威逼利诱下,那几个宫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她的计划。
与此同时,朱祁钰册立朱见济为太子的仪式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宫中张灯结彩,一片热闹景象,与朱见深这边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见济得知自己即将成为太子,心中满是得意。他在宫中四处炫耀,对朱见深更是不屑一顾。
“哼,朱见深就是个没用的家伙,现在我才是太子,以后这天下都是我的!”朱见济扬着下巴,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那太监赶忙附和道:“殿下英明,以后殿下继承大统,必定能让我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而在这一片喧嚣与阴谋之中,万贞儿和朱见深相依为命,他们并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悄然向他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