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的春天,热烈而绵长。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海面上,将蔚蓝的海水镀上一层碎金。
沈屿和刘强大帝在海湾边租下了一栋渔家自建的三层小楼,楼顶有个宽敞的露台,可以俯瞰整个海湾和远处的礁石群。这里成了他们临时的“海钓司令部”。
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没有了网络世界的喧嚣,没有了狗仔的追逐,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时好时坏,沈屿感到一种久违的、深入骨髓的松弛。
他的“躺平”哲学,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全然沉浸在当下的生活中,心无旁骛。
他们的作息随着潮汐而改变。清晨,天光未亮,两人便扛着装备,踩着露水,到退潮后裸露出的礁石滩上“赶海”式钓鱼。
目标是藏在石缝里的石九公、黑鲷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型礁石鱼。刘强大帝经验丰富,总能找到鱼窝;沈屿则凭着耐心和逐渐积累的手感,也时有收获。
钓上来的鱼不大,但极其鲜美,直接拿到岸上渔民开的小摊代加工,清蒸或煮汤,就着热粥,便是一顿元气满满的早餐。
上午,如果风平浪静,他们会租用房东家那条斑驳的小渔船,由经验丰富的老渔民驾船,出海船钓。
目标是更深处活动的鲈鱼、红友甚至偶尔运气好能碰上的牛港鰺。海钓与淡水钓截然不同,需要应对风浪、洋流,鱼的力量也更加狂野。
沈屿第一次钓上一条十几斤的海鲈时,差点被拽下船,好在刘强大帝和老渔民手疾眼快拉住他。
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后,看着在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银亮战利品,沈屿累得瘫坐在甲板上,浑身湿透,却畅快得大笑起来。
这种与大自然直接角力后获得的成就感,是任何虚拟世界的胜利都无法比拟的。
下午,通常是休憩时间。海边的日头毒辣,他们要么在阴凉的露台上补觉,要么跟着房东学修补渔网、整理钓具,要么就只是瘫在吊床上,听着海浪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刘强大帝是个话痨,天南海北,钓鱼奇闻,圈内八卦,无所不谈。沈屿大多时候是安静的听众,偶尔插几句,气氛倒是融洽。
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是最佳的岸钓路亚时间。他们会在防波堤或者合适的沙滩区域,甩着假饵,目标是活跃的近海掠食性鱼类。
沈屿对路亚钓法很感兴趣,虽然准头依旧感人,但乐此不疲。刘强大帝则一边指导,一边吹嘘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
夜晚,则是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刻。将一天的渔获交给房东阿婆,她会用最地道的渔家手法烹饪——清蒸、椒盐、香煎、打边炉……配上冰镇的本地啤酒,吹着海风,大快朵颐。
饭后,有时会跟村里的其他钓友凑在一起喝茶吹牛,有时则各自回房,沈屿看看书,或者用信号时好时坏的手机玩会儿单机游戏,然后早早睡下。
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与海潮共呼吸的生活,让沈屿晒黑了不少,身体也更加结实,眼神里的那点疏离和倦怠,被海风和汗水洗涤,多了几分豁达和光亮。
他几乎快要忘记自己还是个“名人”,忘记那些诗啊、歌啊、绯闻啊之类的麻烦事。这里只有海,有鱼,有一个咋咋呼呼但讲义气的钓友,和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沈屿刻意隔绝了外界信息,但那首由他“提供”灵感、肖诗雅倾力打造的《少年华夏说》歌曲,在经过紧锣密鼓的制作后,终于在这个春天,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发布了。
肖诗雅及其团队对这首歌寄予厚望,宣传攻势极其猛烈。歌曲首发当日,便同时登陆各大音乐平台榜首,并搭配制作精良、气势恢宏的mV。
mV中,肖诗雅一改往日空灵风格,以充满力量的唱腔和坚毅的眼神,完美诠释了歌曲中昂扬向上的精神。
编曲上,充分采纳了沈屿“简洁明快”、“突出青春热血”的建议,旋律朗朗上口,副歌部分极具爆发力和传唱度,同时又保留了宏大的史诗感。
结果可想而知!
歌曲一经发布,瞬间引爆了整个华语乐坛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燃爆了!听得我热血沸腾!”
“这才是青少年应该听的歌!正能量满满!”
“肖诗雅转型太成功了!这歌有灵魂!”
“歌词太牛了!《少年华夏说》YYdS!”
“这编曲,这立意,绝对是年度金曲预订!”
“听完想去跑步!想去奋斗!”
乐评人一致给予高度评价,盛赞其是“流行音乐与主流价值观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时代精神的励志经典”。
歌曲迅速被各大官媒转发,成为学校、企业、各种活动的背景音乐,甚至在运动会上被循环播放。肖诗雅的事业借此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而随着歌曲的爆火,作为词作者(虽然沈屿是“化用”,但外界公认他是原作者)的沈屿,再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人们惊叹于他不仅能写出《石灰吟》的铮铮铁骨、《江雪》的极致孤寂,还能写出如此激荡人心、鼓舞士气的雄文!
“沈屿”这个名字,被冠以“文学鬼才”、“时代歌手”等称号,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种采访邀约、节目通告、出版协议,如同雪片般飞向沈屿那个早已停用的工作邮箱和沉寂的社交账号。
无数人想知道,这位神秘的才子此刻身在何方,又有何等惊世之作在酝酿。
这些喧嚣,暂时还未传到琼海那个偏僻的渔村。沈屿和刘强大帝依旧过着他们的神仙日子。
直到一天下午,两人刚结束一次收获颇丰的船钓回来,正坐在露台上吹着海风,惬意地喝着冰啤酒,沈屿那部主要用于联系刘强大帝和家人的、信号时断时续的老人机,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京城。
沈屿皱了皱眉,他的这个号码几乎没人知道。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焦急、但努力保持礼貌的男声:“请问是沈屿先生吗?”
“我是。您哪位?”
“沈先生您好!冒昧打扰!我是国家电视台《时代之声》节目组的导演,姓张。”对方的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和急切,“我们节目组全体同仁都非常欣赏您的作品,尤其是最近肖诗雅老师演唱的《少年华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积极反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特约嘉宾,参加我们下一期节目的录制,与广大观众分享您的创作心得和时代感悟!不知道您近期是否有档期?”
沈屿愣住了。国家电视台?《时代之声》?这可是最具影响力的主流电视节目之一。他下意识地想拒绝,这种曝光度太高,太麻烦。
他还没开口,旁边的刘强大帝凑过来,竖着耳朵听了个大概,眼睛瞪得溜圆,用口型无声地呐喊:“我靠!牛逼啊兄弟!”
沈屿对刘强大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对着电话平静地说:“张导您好,谢谢您的邀请。不过,我最近在休假,不太方便参加活动。而且,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恐怕会辜负您的期望。”
“沈先生您太谦虚了!”张导连忙说,“我们不需要您长篇大论,就是简单的交流,分享真实想法就好!节目的宗旨就是展现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风貌,您和您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体现!档期我们可以完全配合您!地点也可以商量!请您务必考虑一下!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
沈屿听着对方热情洋溢的劝说,目光却投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那里,几只海鸥正在自由地盘旋。他轻轻打断对方:“张导,谢谢您的好意。但我目前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抱歉。”
说完,他不等对方再劝,便挂断了电话。
“兄弟!你咋给拒了?!国家电视台啊!多好的机会!”刘强大帝捶胸顿足,比沈屿还着急。
沈屿喝了口啤酒,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神情淡然:“上去说什么?教大家怎么钓鱼更容易爆护吗?”
刘强大帝被噎了一下,随即又嘿嘿笑起来:“也是,那帮人估计也听不懂。还是钓鱼实在!”他顿了顿,又好奇地问:“不过兄弟,你现在可是火得没边了!就真一点不动心?名啊利啊,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
沈屿看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一艘渔船正缓缓驶向夕阳。他笑了笑,没有回答。
动心?或许曾经有过一丝涟漪,但比起眼前这浩瀚无垠的大海,比起钓竿上传来的沉甸甸的喜悦,比起这自由自在、无人打扰的时光,那些浮名虚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的躺平,不是逃离,而是选择。选择这片海,选择这根竿,选择这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手机安静了下去,仿佛刚才那个来自喧嚣中心的电话从未响起。海潮声依旧,一阵阵,拍打着礁石,也拍打着沈屿那颗愈发沉静的心。
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这里的日子,才是他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