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运输队安全返回,带回的不仅仅是空荡的货车和疲惫的人员,更有一个沉甸甸的、关乎“星火”未来的消息——首批货物已被马尼拉商会顺利接收,货款已结清!
当阿勇将那个装满崭新比索钞票的、结实的皮质钱袋郑重交到李金唐手中时,整个议事堂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袋子上。这里面装着的,是“星火”势力通过自身努力,真正意义上赚取的第一桶金!
李金唐在吴阿公、林村长、陈村长以及所有核心成员的见证下,打开了钱袋。一沓沓印着复杂图案和西班牙文的绿色钞票显露出来,散发着油墨和纸张特有的气味。
“一共是一万两千比索!”阿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他递上一张商会开具的收货单和简易账目,“陈会长那边验收很顺利,说我们的货品质很好,完全达标,就按市场价结算了!”
一万两千比索!按照此时的汇率,大约相当于三百美元!这在1940年代末的菲律宾乡村,无疑是一笔惊人的巨款!足够一个普通家庭舒舒服服过上许多年。
围观的众人发出低低的惊呼,眼神火热。但李金唐保持着冷静,他拿起阿勇记录的简单账本,开始现场核算:
“收入一万两千比索,没错。”他顿了顿,开始扣除成本,“租用车辆和司机,燃油损耗,这部分支出是两千比索。支付给沿途两个检查站的‘常规通行费’,以及打点一些小关节,花了五百比索。护卫队沿途食宿杂费,大约三百比索。”
他一项项报出,清晰透明。这些都是必要的开销,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总支出两千八百比索。”李金唐总结道,“那么,毛利润就是九千二百比索。”
接下来是内部分配。他看向三位村长:“按照我们之前的协议,这笔收益,属于我们三方共同所有。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需要先提取一部分,作为我们‘星火’防卫队的日常运作和发展基金,以及未来的风险储备。我提议,先提取一千二百比索作为基金。剩余八千比索,按照我们之前约定的贡献比例,进行分配。”
三位村长对此并无异议,防卫队越强,大家越安全,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最终,经过计算,主村(星火村)分得约四千比索,林村和陈村各分得约两千比索。当李金唐将各自份额的钞票分别推到三位村长面前时,三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手都颤抖了。他们这辈子都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钱!
“这……这真是我们种橡胶、摘果子换来的?”陈村长声音发颤,难以置信。
“是真的!老陈,是真的!”林村长紧紧攥着钞票,眼圈发红。
吴阿公更是老泪纵横,对着李金唐深深一揖:“金唐!你是我们三个村子的大恩人啊!”
李金唐连忙扶住他:“阿公,各位叔伯,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了这第一笔收益,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收益分配完毕,村民们欢天喜地。各村都计划着用这笔钱修缮房屋,添置农具,或者给孩子们扯几尺新布。
而李金唐则开始规划他那部分“发展基金”的用途。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强化拳头力量——防卫队。
他再次派人前往镇上,这次财大气粗,直接订购了**二十把质地精良、工艺上乘的砍刀**,替换掉队员们手中那些破旧不堪的家伙。同时,他还设法通过特殊渠道,采购了**五套相对简易但实用的护具**——主要是用硬牛皮和金属片镶嵌制成的胸甲和护臂。虽然沉重且防护有限,但在冷兵器交锋和抵御流弹时,能极大提高生存率。
当崭新的砍刀和闪着乌光的护具分发到表现最突出的队员手中时,整个防卫队的士气为之一振!装备的升级,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势力在发展,他们的价值被重视。
处理完眼前的花销,李金唐手中还剩下约五千比索的净收益。他没有将其分散藏在各村,那样既不安全,也无法产生更大效益。
他做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乡下人看来颇为大胆的决定——**存入银行**。
在下一次前往马尼拉送货时,他亲自去了一趟位于市中心、由华侨资本创办的“中兴银行”。用“星火”商行的名义(他提前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将这笔五千比索的巨款,存入了定期账户。
看着银行职员递过来的、印着精美花纹的存折,李金唐心中踏实了许多。这笔钱放在银行,相对安全,还能获得些许利息,更重要的是,它为“星火”势力未来的大规模投资和发展,储备了宝贵的启动资金。也许将来建工厂、买轮船、甚至引进更先进的技术,都需要依靠这些积累。
【叮!宿主成功完成首月大宗贸易并实现盈利,完成首次资本积累与分配,势力经济运作步入良性循环。】
【叮!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兼顾即时战力提升(装备升级)与长远发展(资金储备),展现优秀财务管理能力。】
【叮!势力财政状况:健康(拥有稳定现金流与储备金)。】
【叮!奖励文明点:+30!】
【当前文明点:632!】
走出银行,马尼拉街头的喧嚣依旧,但李金唐的心境已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身无分文的逃亡者,也不再是仅仅拥有一个小渔村的守护者。他是一个拥有稳定产业、畅通商路、武装力量和初步资本积累的势力领袖。
“星火”已然度过了最艰难的求生阶段,真正在这片乱世中点燃了属于自己的、并且越烧越旺的火焰。下一步,该如何让这火焰照亮更远的地方?李金唐的心中,已经开始勾勒更宏伟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