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租住的小屋,窗外已是晨曦微露。码头的血腥与惊险仿佛被隔在了另一个世界,只有桌上那个沉甸甸的皮箱,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真实。
陈小刀数着自己那份两千四百块钱,手还在微微发抖,一半是后怕,一半是兴奋。“龙兄弟,我陈小刀混了这么多年,头一回……头一回拿着这么多钱,心里头还直发毛。”他灌了一大口凉水,试图平复心情,“那些过江龙……不会找后账吧?”
“短期内应该不会。”龙西念清点着自己那份三千六百块,语气冷静,“林老板会处理干净。但这条道,不能再走了。”
陈小刀一愣:“不走了?这可是快钱啊!”
“快钱死得也快。”龙西念看向他,目光深邃,“刀哥,你想一辈子这样,提心吊胆,不知道哪天就横尸街头?还是想真正赚点安稳钱,堂堂正正做人?”
陈小刀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昨夜的枪声和龙西念狠辣果决的身影,还在他脑海里回荡。那种刀尖舔血的刺激过后,是更深的空虚和恐惧。他摸了摸口袋里厚厚一沓钞票,第一次觉得这钱有些烫手。
“那……那我们接下来干嘛?”陈小刀的语气带上了依赖。
龙西念没有立刻回答。他将钱仔细收好,走到窗边,看着这座在晨曦中苏醒的城市。高楼吊塔林立,街道上开始出现自行车和行人的洪流,充满了原始的、蓬勃的生机。这与废土那种挣扎求存的死寂截然不同,这里的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或者说,对财富最直接的渴望。
“我们需要一个据点,一份正经的营生。”龙西念缓缓道,“这钱,就是我们的启动资金。”
他转过身,对陈小刀说:“这两天,你留意一下,有没有临街的、位置不用太好但足够宽敞的铺面要转让,或者租金便宜的仓库也行。另外,去打听打听,现在鹏城最紧俏的‘水货’是什么,不只是电器,服装、日化、小商品,都要了解。”
陈小刀虽然混迹市井,但脑子活络,打听消息是他的强项。见龙西念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他心里的不安也消散了不少,重新燃起了干劲:“明白!找铺面,打听行情!包在我身上!”
打发走陈小刀,龙西念并没有休息。他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将那包从码头带回来的、用油布包裹的“白粉”仔细藏好——这东西是祸患,但或许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能成为筹码,不能轻易处理。然后,他出了门。
他没有去嘈杂的市场,而是去了鹏城当时仅有的几处新华书店和报刊亭。他购买了大量近期的报纸、商业类杂志,甚至还有一些香港过来的经济刊物。他要系统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政策风向、经济热点和商业模式。【废土生存大师】的能力不仅在于战斗和生存,更在于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整整一天,他都泡在书店和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个时代的知识。他了解到“三来一补”企业的蓬勃发展,了解到股票认购证引发的疯狂,了解到房地产市场的初现端倪,也了解到走私活动的猖獗与风险。庞大的信息流在他脑中汇聚、梳理,结合他前世对历史大势的模糊记忆,一个初步的计划开始成形。
傍晚,他抱着一摞书刊回到住处,却发现苏晚晴等在楼下。
女孩穿着素雅的连衣裙,站在夕阳的余晖里,像一幅安静的画。看到龙西念,她脸上露出一丝浅笑,快步迎了上来。
“龙大哥。”
“苏姑娘?你怎么来了?”龙西念有些意外。
“我……我听说前两天晚上,码头那边出了事,好像……好像和你有点关系。”苏晚晴的声音里带着担忧,清澈的眼睛仔细观察着龙西念,似乎想确认他是否安好。她的消息来源,或许是同学圈子里的一些流言蜚语。
龙西念心中一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能被人真心记挂,是一种难得的慰藉。“我没事。”他语气温和,“外面乱,以后晚上少出门。”
苏晚晴轻轻“嗯”了一声,低下头,脚尖碾着地上的小石子,犹豫了一下,才小声说:“龙大哥,我知道你……你不是普通人。但那种打打杀杀的事情,太危险了。我……我不想你出事。”
这话语里的关切情愫,已然明显。
龙西念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耳根,沉默了片刻。他欣赏苏晚晴的纯净和善良,但也清楚自己选择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他不想将她卷入自己的漩涡。
“我知道。”他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我正在找正经事情做,以后会尽量避开那些。”
苏晚晴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真的吗?那……那就好。”她像是松了一口气,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一个饭盒,“我们学校食堂今天做了红烧肉,我……我打了一份,给你带来。你总在外面跑,吃饭肯定不定时。”
饭盒还是温热的。龙西念看着女孩真诚而略带羞涩的脸庞,没有拒绝。“谢谢。”他接过饭盒,感觉那份温热透过掌心,似乎也传到了心里。
他没有邀请苏晚晴上楼,两人就在楼下简单聊了几句。苏晚晴说她快放暑假了,想找份兼职,帮家里减轻负担。龙西念心中一动,但没有立刻说什么,只是嘱咐她找工作时注意安全。
送走苏晚晴,龙西念回到房间,打开饭盒,吃着那份普通的红烧肉,味道却觉得格外不同。这份简单的温暖,与他刚刚规划的那些充满算计和风险的商业蓝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尽快建立光明正大基业的决心。他不仅要生存,要财富,更要一个能配得上这份宁静的、稳固的立足之地。
几天后,陈小刀带回了消息。
“龙兄弟,铺面有两个选择,一个在老街,位置偏点,但租金便宜,以前是个杂货铺;另一个在东门那边,新开发的商业街,人流大,但租金贵一倍不止!”陈小刀汇报着,“至于‘水货’,打听清楚了!现在最火的是南洋那边的橡胶底帆布鞋,也叫‘白饭鱼’,还有香港过来的电子表、录音机磁带,以及……牛仔裤!”
牛仔裤!龙西念眼睛一亮。这正是他记忆中九十年代初风靡全国的标志性服饰之一,市场需求巨大,利润空间可观。
“铺面选老街那个。”龙西念迅速做出决定,“我们刚开始,成本控制很重要。东门那边太扎眼,容易惹麻烦。先把摊子支起来,低调赚钱。”
“好嘞!”陈小刀现在对龙西念的判断几乎盲从。
“至于货……”龙西念沉吟片刻,“牛仔裤是重点。你想办法,联系上能从沙头角或者珠海那边直接拿到一手‘水货’的渠道,避开林老板那条线。我们自己做。”
陈小刀面露难色:“龙兄弟,那些渠道……都得有熟人引路,而且,压款厉害。”
“钱不是问题。”龙西念拍了拍装钱的箱子,“关键是可靠。你放出风去,就说我们现款现货,量大,但要保证货源和质量。”
他展现出的财力和魄力,让陈小刀信心大增。“行!我这就去搭线!”
龙西念知道,这一步踏出,他才算真正开始在这个时代创业。不再是捡漏,不再是玩命,而是利用信息差和启动资金,参与到这滚滚的商业洪流之中。前路依然莫测,但他已经找到了方向,并且,有了必须前行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或许,也为了守护那一点悄然降临的温暖。
他的鹏城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事业的基石,就在这看似普通的老街铺面里,开始奠定。而潜藏的危险与更大的机遇,也如同海面下的暗流,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