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论道,诸位大能各述己道,道韵交织,异象纷呈,蓬莱仙岛仿佛化作了一座大道熔炉。当最后一位红云老祖阐述完他那逍遥自在之道后,所有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汇聚到了此次论道的发起者与东道主——林玄(鲲鹏)的身上。
万年之中,林玄多是倾听、引导、调和,偶有发问,皆切中要害,显露出对诸道精深的见解,却从未系统阐述自身之道。此刻,他感受到众人目光中的探寻与期待,缓缓放下手中茶杯,周身那原本平和内敛的气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与古老的道韵,自他体内弥漫开来。那并非刻意散发的威压,而是一种仿佛源自万物之初、混沌未分的本源气息。他并未显化任何灵宝异象,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却仿佛成为了整个道韵场的中心,连那株黄中李的道韵都隐隐与之共鸣。
“诸位道友之道,皆博大精深,各擅胜场。”林玄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大道的穿透力,“帝俊道友之秩序,太一道友之力,伏羲道友之演算,帝江道友之刚猛,后土道友之慈悲,镇元道友之恒久,红云道友之逍遥……皆是大道显化,殊途同归。”
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贫道之道,或与诸位皆有不同,亦有相通。吾之道,可概之为三:一为法则之道,二为三尸之道,三为混沌本源之道。”
“其一,法则之道。” 林玄指尖轻点虚空,并无光华闪耀,却见周围的空间、光线、乃至灵气流转,都开始以一种极其精微而根本的方式发生扭曲、重组。“世间万法,皆由法则构成。星辰运转是法则,大地承载是法则,水火相克是法则,乃至因果命运,亦是法则。然,法则并非孤立,其上更有统御。”
他目光微凝,看向帝江:“帝江道友掌控空间速度,乃是法则运用之极高境界。然,空间为何可被掌控?速度之极尽为何?”又看向太一:“太一道友之力,可破万法。然,力之本质为何?何以能破法?”
不待回答,林玄自答:“因法则之上,更有其根源。贫道所修,便是追溯这根源。吾参悟力之大道,非是蛮力,而是那构成一切力量现象、推动法则运转的根本之力,是开天辟地之伟力,亦是维系存在之根源。一力生,则万法随;一力定,则乾坤静。” 他轻轻一握拳,众人仿佛感到周遭一切法则的波动都瞬间凝滞,又在他松开时恢复如常,举重若轻,显露出对力量本质的恐怖理解。
“同时,吾亦参悟混沌大道。”他继续道,“混沌,并非空无死寂,而是蕴含无穷可能、万物未形之状态。法则源于混沌,亦终将归于混沌。明了混沌,便可窥见法则生灭之奥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重构法则。”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重构法则,这已是近乎造物主的手段!这也解释了为何他能提出“混沌转灵”这等逆天构想。
“其二,三尸之道。” 林玄话锋一转,“然,追溯本源之力,窥探混沌之妙,需有道体承载,有心境驾驭。故需斩却三尸,明心见性。” 他并未详述自己以净世白莲斩却自我尸的细节,而是阐述其理:“斩善尸,明道德界限,知有所为有所不为;斩恶尸,断烦恼业障,使心念通达无碍;斩自我尸,破我执虚妄,得见本来真如。三尸尽斩,道果圆融,方能以清明之心,驾驭无上之力,探索混沌之奥,而不迷失其中。”
他看想到三清与女娲:“老子道友无为而治,元始道友阐述天机,通天道友截取生机,女娲道友造化生灵,皆已明悟本我真如,故能斩却自我。此乃驾驭至高力量之基。”
“其三,混沌本源之道。” 林玄最终总结,“将法则之根源(力之大道)、心境之圆满(三尸之道)、与万物之始源(混沌大道)三者合一,便是贫道所追寻的混沌本源之道。”
“此道,旨在追溯一切之起源,明悟存在之根本,乃至最终,希冀能如盘古父神一般,于混沌中开创新天,或于既定法则中,辟出全新道途。”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蓬莱仙岛,看到了无尽的混沌,“前番稳固天地,转化混沌,亦是此道实践之一隅。”
林玄的阐述,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却让在场所有准圣心神巨震!他的道,起点太高,直指力量与存在的终极根源,野心更是宏大无比,竟隐隐指向了开创新世界的至高境界!这已远超寻常的称霸洪荒、证道混元的范畴!
帝俊太一神色凝重,他们追求的力量与秩序,在林玄的道面前,显得像是具体的技术与应用。帝江后土则感受到一种血脉源头般的共鸣与压迫。镇元子、红云等更是惊叹不已。
万年论道,最终以林玄这番阐述画上圆满句号。众人皆感收获巨大,对大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