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瓦窑堡,北风呼啸。兵工厂的化学实验室里,苏婉正对着一盏摇曳的油灯,小心翼翼地往试管里滴加试剂。灯花突然一响,惊得她手一抖,几滴珍贵的硝酸差点洒出来。
好险好险!她赶紧扶正眼镜,对着油灯直瞪眼,连你也跟我作对!
实验室的门一声被推开,牛大力端着晚饭进来,看见这一幕直乐:小苏老师,你跟油灯置什么气呢?它又听不懂人话!
苏婉接过热气腾腾的窝头,无奈地说:这油灯太暗了,读数都费劲。昨天就因为看错了一个刻度,白白浪费了一整批试剂。
将就着用吧!牛大力指着窗外,整个根据地就数咱们兵工厂用电最多,发电机都快累趴下了。你这实验室要是再增加用电,老张非得急眼不可!
正说着,老张还真就找上门来了,手里拿着本月的用电记录:苏同志,不是我说你,你这个月光是做实验就用掉了全厂十分之一的电!这要是让师长知道了...
苏婉委屈地指着记录本:张主任,您看这个月我们改进了三种火药配方,威力都提升了百分之十以上。要是没有电,这些进展...
得得得!老张赶紧摆手,我说不过你这文化人。不过从明天起,晚上十点后必须关灯!这是死命令!
这个消息对苏婉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无烟火药的研发正处在关键阶段,每天晚上她都要加班分析数据、调整配方。
这可怎么办啊...她愁眉苦脸地对着实验记录发愣。
小豆子机灵,想出个主意:苏姐,咱们多备几盏油灯!再弄点反光板,把光都聚在实验台上!
说干就干。第二天,实验室里就多出了五盏油灯,还有用罐头盒做的简易反光罩。虽然烟雾大了点,光线倒是亮堂不少。
可是新问题又来了——油灯的热量会影响实验室温度,一些需要恒温的试验根本做不了。
这哪是做实验,这是在烤地瓜呢!赵小花一边擦汗一边抱怨,你看这温度计,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苏婉却毫不气馁:条件艰苦才更要动脑筋!咱们可以错时试验,需要恒温的白天做,其他的晚上做!
从此,实验室的作息时间完全颠倒了。白天苏婉带着助手们准备原料、清洗仪器;晚上就在油灯下进行配比试验。
这天深夜,林烽查岗时发现实验室还亮着灯,推门进来一看,顿时愣住了。
五盏油灯把实验室照得通明,苏婉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燃烧试验。跳动的火焰在她眼镜片上反射出点点金光,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
这么晚还不休息?林烽轻声问道。
苏婉头也不抬:这批推进剂马上就好,再等等。
突然,试验皿中的火药发出的一声,冒出一股青烟——又失败了。
苏婉沮丧地放下记录本,这是第十三次失败了。硝化棉的比例总是掌握不好。
林烽拿起试验记录翻看:我看这些数据很有规律啊。每次失败都在向成功靠近。
真的?苏婉凑过来看。
你看,林烽指着数据说,燃烧时间从最初的三秒提高到现在的八秒,越来越稳定了。
这话让苏婉重新燃起希望。她立即调整配方,开始了第十四次试验。
这一次,奇迹发生了!
当试验皿中的火药被点燃时,没有冒出浓烟,只有一道明亮的火焰平稳燃烧,持续时间达到了十五秒!
成功了!苏婉激动得跳起来,不小心碰翻了旁边的油灯。
小心!林烽眼疾手快地接住油灯,手心却被烫了一下。
厂长!您的手!苏婉赶紧找来药膏。
不碍事。林烽看着试验记录,比她还兴奋,这才是大事!无烟火药真的做出来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兵工厂。第二天一早,大家都跑来实验室道贺。
王老铁看着几乎不冒烟的新火药,连连称奇:神了!真神了!这要是用在子弹上,小鬼子找谁报仇去?
牛大力更直接,拿起一些新火药就要往兜里装:俺得留点做纪念!
别动!苏婉赶紧拦住,这还要做进一步测试呢!
接下来的测试更是让人惊喜。新火药不仅烟雾小,威力比黑火药还大了三成,燃烧更加稳定。
老张扒拉着算盘,越算越开心:虽然研发投入大,但这性能提升,值了!
李云龙听说后,特意派人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绣着科技强军,巾帼英雄八个大字。
苏婉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庆功会上,林烽特意表扬了实验室团队: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苏婉同志和她的团队坚持研发,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这种精神值得全厂学习!
牛大力端着酒碗过来:小苏老师,俺以前总觉得你们文化人吃不了苦。现在服了!你这股劲儿,比咱们这些大老粗还足!
就在大家举杯相庆时,通讯员送来紧急情报:日军改进了空袭战术,夜间轰炸频次增加!
林烽看向苏婉:看来,咱们的无烟火药来得正是时候!
苏婉推推眼镜,自信地说:厂长,我正好有个新想法。如果能进一步提高燃速,或许可以用于防空武器!
新的挑战已经来临。实验室的油灯,又一次亮到了深夜。在这跳动的灯火下,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战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