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不是问题,关键是设备和市场。没有先进的炼钢、轧钢设备,我们只能停留在生产初级生铁的阶段。而没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生产出来的钢铁卖不出去,扩大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
送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技术总工周文渊,张阳独自在会议室里踱步,内心的激动难以平复。
月产五千吨钢,稳定三十年!虽然产量不大,但感觉这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工业基石!
有了稳定的、自主控制的钢铁来源,他的很多计划都可以加速推进,再也不用受制于外部原料的掣肘。
他立刻让卫兵去请陈小果和李栓柱过来。
这两人,一个负责对外联络和工厂协调,一个掌管后勤和财政,是他实施任何大计划都离不开的左膀右臂。不一会儿,陈小果和李栓柱便匆匆赶来。
他们看到张阳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兴奋,都有些好奇。
“师座,你找我们?”
陈小果问道。
“嗯!”
张阳难掩激动之情,将刘青山发现威远钢铁厂以及和周工谈话的内容,详细地复述了一遍。
“……情况就是这样!连界镇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足以支撑一个大型钢铁厂!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块肥肉吃下去,并且消化好!”
张阳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人。
陈小果和李栓柱听完,都震惊不已。李栓柱张大了嘴巴:
“月产五千吨钢?我的老天爷!那得造多少枪炮啊!”
陈小果则迅速抓住了关键:
“师座,周工提到的那两个关键问题,设备和市场。设备好说,我们可以像之前采购纱纺和机械设备一样,通过重庆的洋行,比如礼和、慎昌、怡和这些,去采购国外先进的二手钢铁设备。现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很多工厂倒闭,设备价格应该很便宜。关键是市场,我们突然搞出这么多钢铁,卖给谁?”
“市场?我们自己就是最大的市场!”
张阳走到墙边挂着的川南区域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连界镇的位置。
“首先,是修路!修铁路!”
他的手指从连界镇开始,向南划过:
“我计划,修建一条铁路!起点就是连界镇的钢铁厂和矿区,途径威远县城,连接自贡盐场,最终抵达我们的根基——宜宾县城!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可以将钢铁、纱布、盐巴等资源高效地连接起来,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整个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便于我们军队的快速调动!而这修铁路需要的铁轨,需要消耗海量的钢铁!这就是我们钢铁厂第一个,也是最稳定的内部市场!”
陈小果眼睛一亮:
“修铁路!这确实是个消耗钢铁的大户!而且对我们控制区内的物资流通、军队调动都大有裨益!”
李栓柱也反应过来:
“对啊!有了铁路,咱们运兵、运粮、运盐都快多了!”
张阳点点头,继续说道:
“第二,军品生产!我们现在宜宾的机械厂,生产步枪、机枪、迫击炮,都需要钢材!以前要靠外购,成本高还不稳定。以后,我们用自己的钢!而且,随着钢铁供应充足,我们可以考虑扩大军品生产规模,甚至尝试生产更复杂的武器,比如山炮、野炮、步兵炮等等!还需要生产手榴弹、地雷等等。军工,将是钢铁的第二个重要出口!”
“第三,民用市场!”
张阳的目光投向更远处。
“我们不能只盯着军工。民富才能国强!我打算,将现在南洋机械厂的民品生产部分,彻底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民用机械厂!利用我们自产的钢铁,生产农具、五金、简单的机械零件,甚至可以考虑以后生产自行车、缝纫机!这些民用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控制区内的需求,还可以向外销售,创造利润!民用市场,潜力无限!”
一个以钢铁为核心,连接矿产、交通、军工、民生的庞大工业发展蓝图,在张阳的勾勒下,逐渐清晰起来。
陈小果和李栓柱听得心潮澎湃,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强盛的道路。
“师座,这个规划太好了!”
陈小果兴奋地说。
“有了自己的钢铁,我们就真的有了根基,不再是无源之水了!”
李栓柱则更关心现实问题:
“师座,这……这得花多少钱啊?买设备,修铁路,扩工厂……哪一样都不是小数目。”
张阳转向李栓柱,问道:
“栓柱,你管着账,我们现在能动用的资金有多少?特别是纱纺厂那边,账上现在存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