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风波刚刚平息,上源县仿佛正要迎来一段平稳的发展期,一记更凶狠的重拳,却悄无声息地从市级层面直击而来。
周一上午,县财政局局长汪伟几乎是踉跄着冲进了何尘的办公室,脸上血色尽失,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
“县长,出大事了!”汪伟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市财政局刚发来正式通知,原定这周三拨付的石龙山项目第三期建设资金,总计八千万,被以‘项目部分细节需要进一步审核论证,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为由,暂缓拨付!”
“什么?!”何尘猛地从文件堆中抬起头,瞳孔骤缩,“暂缓拨付?理由呢?具体的!”
“通知上说……”汪伟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复述。
“主要是对项目中规划的‘极限运动体验中心’的投入产出比存疑,认为其市场风险较高,要求我们提供更详尽的市场调研报告、更精确的客流量预测模型,以及与省内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报告……而且,要求我们在五个工作日内补充提交!”
“五个工作日?这根本不可能完成!”何尘拍案而起,脸色铁青。
极限运动中心是石龙山运动小镇的核心吸引物之一,前期经过了充分论证,如今项目主体都快封顶了,市里却突然在这个环节发难,其用心昭然若揭。
“是谁卡着?”
汪伟压低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消息确认了,是王浩副市长亲自给财政局打的招呼……”
何尘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果然是王浩!
在舆论战未能得逞后,他动用了更直接、更狠辣的手段——利用分管财政的职权,直接掐断项目的资金生命线。
这一手“釜底抽薪”,打着合规审核的旗号,行的却是精准打击之实。
项目一旦因资金链断裂停工,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可能付诸东流,引发的连锁反应足以将何尘彻底压垮。
消息很快传开,县政府内部气氛瞬间凝重。
施工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到何尘和分管副县长的手机上,语气从最初的询问迅速转为焦急的催促,甚至隐含威胁。
刚刚稳定的局面,骤然间风雨飘摇。
何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第一时间找到了宋静宜。
县委书记办公室内,气氛同样压抑。
何尘将情况快速说明,眉宇间压抑着怒火和焦虑:“静宜,王浩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我们必须立刻向陈书记汇报,请求市委干预!”
宋静宜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沉静如水,但微微蹙起的眉心和紧抿的嘴唇,泄露了她内心的凝重。
她没有立刻回应何尘的提议,而是冷静地分析道:
“向陈书记汇报是必要的,但指望陈书记直接下命令压服王浩放款,可能性不大。”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像一盆冰水,稍稍浇熄了何尘心头的躁火。
“陈书记批示‘依法依规办理’,我们挑不出任何毛病。
王浩此举,手段阴狠就阴狠在,他完全是在规则框架内行事,给我们出了一道看似合规合理的难题。”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熙攘的街道,继续说道: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上级协调,且不说流程漫长,王浩完全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继续拖延,甚至提出更多苛刻的审核要求。石龙山项目等不起,我们必须主动破局。”
何尘深吸一口气,努力跟上她的思路:“你的意思是?”
宋静宜转过身,目光锐利:
“双管齐下。
明面上,你立刻组织最强力量,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准备补充材料。
不是要市场报告和预测模型吗?
我们就给他最详实、最专业、最无可挑剔的报告!
要在程序和专业性上,做到让对方无懈可击,堵住他们的嘴!”
“我亲自来抓!”何尘立刻领会,这是立足自身、正面应对的基础。
“另一方面,”宋静宜走回座位,拿起内部电话,语气果断。
“我来负责沟通协调。我会立刻向秦秘书长汇报情况,请她在陈书记面前客观反映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我们所做工作的扎实程度,争取市委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我也会尝试联系市里其他领导,看看能否从侧面施加一些影响。”
她的部署清晰明确,既有坚守原则的硬气,也有灵活运作的智慧。
决策既定,两人立刻分头行动。
何尘回到县政府,立刻召集汪伟、发改局、文旅局、项目设计团队的核心人员,成立临时工作专班。
“听着,”何尘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语气不容置疑。
“我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五个工作日,必须拿出能让任何专家都挑不出毛病的补充论证材料!
数据要准,分析要深,预测要科学!
需要协调哪些部门,调用哪些资源,直接报给我!
我就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攻关!”
他亲自坐镇,会议室很快变成了临时的作战指挥部,键盘敲击声、讨论声、电话铃声不绝于耳。
何尘挽起袖子,与技术人员一起核对数据,与文案人员一起斟酌表述,展现出极强的务实能力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与此同时,宋静宜在办公室拨通了秦娅的加密电话。
“秦姐,情况紧急……”她言简意赅地将资金被卡的事情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项目停工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和上源县正在积极准备材料的负责任态度。
“王市长此举,看似合规,实则刻意刁难,目的性太强。希望秦姐能在陈书记面前,为我们客观陈情,石龙山项目关乎上源县发展大局,也关乎市委推动产业转型的决心,不能因此受阻。”
秦娅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静宜,我知道了。
我会立刻向陈书记汇报。
但你要有心理准备,陈书记做事讲究规则,直接干预的可能性不大,关键还是看你们自己准备的材料能否过关。
我会尽力为你们争取一个公平审核的机会。”
结束与秦娅的通话,宋静宜沉吟片刻,又通过其他渠道,尝试联系了一位与王浩关系不甚融洽的市政协老领导,委婉地说明了情况,希望对方能在适当场合,关注一下基层重点项目遇到的“不合理”障碍。
整个上源县的党政机器,在外部高压下,再次展现出高效的运转和空前的凝聚力。
然而,坏消息还是接踵而至。
下午,项目总承包商的区域老总直接驱车来到了何尘的办公室,语气虽然还算克制,但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何县长,不是我们不支持政府工作,实在是公司总部压力太大。
如果资金下周还不能到位,我们只能按照合同规定,暂时放缓施工进度,这后续的工期延误、人员安置……唉,还请您多体谅。”
送走承包商,何尘感到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千斤。
他站在窗前,看着远处轮廓初现的石龙山项目,眉头紧锁。
秦娅那边也很快有了反馈,结果正如宋静宜所料:
陈国良书记已知晓此事,批示要求“市财政局依法依规,抓紧审核,同时请上源县积极配合,提供详实材料”,并未对王浩的做法提出任何直接批评。
对手已然图穷匕见,不再满足于污名化,而是要直接掐断发展的咽喉。
何尘与宋静宜深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场更为残酷的、关乎上源县未来和他们自身政治生命的正面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