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镇人代会的选举毫无悬念,何尘以近乎全票的结果,正式当选为清江镇人民政府镇长。
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他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施政的期待。
就职演说上,何尘没有夸夸其谈,没有空许承诺。
他站在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感谢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的信任。
镇长这个职位,不是官衔,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何尘别的不敢保证,只保证三件事:
第一,绝不让任何该落实的政策在清江镇落空;
第二,绝不让任何该为民做主的诉求在清江镇石沉大海;
第三,绝不让任何歪风邪气在清江镇的干部队伍里滋生蔓延!”
简短有力,字字千钧,再次赢得了满堂彩。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漂亮话谁都会说,真正的考验在于行动。
新官上任的何尘,会烧起怎样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向了慵懒散漫的机关作风。
上任第二天,何尘就带着党政办主任,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接突击检查各办公室上班纪律。
结果抓了个正着:迟到早退的、上班时间吃早餐聊天的、甚至还有两个溜岗出去买菜的。
何尘没有当场发火,只是让主任一一记录在案。
下午,立即召开全镇干部职工大会。
会上,他先是通报了突击检查的情况,然后直接宣布了三条“铁律”:
“即日起,所有干部职工,上下班一律指纹打卡。迟到早退者,第一次全镇通报,第二次扣发绩效,第三次待岗学习!”
“工作时间,严禁做与工作无关之事。镇纪委牵头,不定期巡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设立‘镇长信箱’和热线电话,专人负责,任何人反映任何问题,必须三天内给予初步回复,七天内有处理结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严惩不贷!”
台下鸦雀无声,不少人脸色发白。
这位新镇长,动真格的了!
第二把火,烧向了停滞不前的历史遗留项目。
其中一个典型是镇中心小学的操场扩建项目。
规划了三年,因为征地补偿问题一直扯皮,几任领导都没能解决,孩子们至今还在坑洼不平的小操场上活动。
何尘亲自调来卷宗,发现症结在于一户“钉子户”提出的补偿要求远超标准。
前任领导要么想强行压制,要么就想用财政资金悄悄弥补,导致僵持不下。
何尘没有沿用老思路。
他亲自去那户人家走访,不谈补偿,先拉家常。
了解到这户人家劳动力不足,老人常年吃药,生活确实困难,高额补偿款其实是希望解决后续生计。
摸清底牌后,何尘召开协调会,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
补偿款严格按政策标准执行,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但同时,由镇政府出面担保,帮助这户人家申请小额创业贷款,并在镇上新规划的农贸市场里,为其提供一个优先、优惠的摊位,扶持其经营小生意。
既坚持了原则,又解决了对方的实际困难。
方案一出,那户人家思考再三,最终点头同意。
困扰了三年的征地问题,一周内得以解决。
操场项目迅速重启,机器的轰鸣声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乐章。
这把火,烧出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第三把火,最为猛烈,烧向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
清江镇每年都有大量的小型工程,如村道硬化、水渠维修、公共设施维护等。
过去,这些工程大多被一个以本地建筑老板刘彪为首的小圈子垄断,围标串标、虚报价格、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群众怨声载道。
何尘下令镇纪委、财政所组成联合审计组,对过去三年的小型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审计。
同时,推出新规:
所有政府投资项目,无论大小,一律进入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公开发布信息,公开报名,公开竞价,全过程接受监督!
此举如同捅了马蜂窝。
刘彪等人先是试图找人打招呼说情,被何尘冷脸挡回。
接着又派人送来厚厚的“信封”,被何尘连人带钱直接轰出办公室。
软硬不吃,让这些人慌了神。
审计结果很快出来,问题触目惊心。
何尘毫不犹豫,直接将审计报告移送县纪委监委和公安机关。
几天后,刘彪等三名老板因涉嫌串通投标、行贿等罪名被依法带走调查。
消息传出,全镇震动!
老百姓拍手称快,而那些习惯了捞好处的干部和老板们则噤若寒蝉,真正感受到了这位新镇长雷霆手段的威力。
“三把火”烧过,机关作风为之一新,发展障碍被清除,歪风邪气受到强力遏制。
何尘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新班子不是来和稀泥的,是来动真格、破困局的!
但何尘深知,威之后必须有恩,破之后必须立。
在展现“雷霆手段”的同时,他也在悄然实施“暖心工程”。
他推动设立了镇级“教育扶贫基金”,专门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解决上学难问题;
他要求镇卫生院组建巡回医疗队,每月下到最偏远的村组进行义诊;
他甚至记得答应过黄大年的事,亲自协调,将老人纳入了第一批危房改造名单,并经常去工地查看进度。
一天傍晚,何尘下班路过镇中心小学,看到新操场的工地还在加班加点施工,而旁边临时划出的小活动场上,孩子们在欢快地奔跑玩耍。
夕阳的金光洒在他们纯真的笑脸上,也洒在何尘略显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脸上。
此时,他的手机响起,是县委书记秦娅。
“何尘,你烧的这几把火,动静不小啊。”秦娅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书记,都是些积压已久的老问题,不下猛药不行。”何尘谨慎地回答。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秦娅略带笑意的话:“嗯。做得不错。胆子大,方法对,效果也好。不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团结大多数,要与宋静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电话那头顿了顿,“别忘记了上次给你和宋静宜交待的事情,现在你当上了镇长,更应放开手脚抓发展。”
何尘知道秦娅指的是黑山村旅游开发的事情,“书记,我记得这事,我会抓紧对接的。”
挂了电话,何尘知道,他初步赢得了秦娅的认可,但也感受到了更深的期许。
他抬起头,看向镇政府大楼上飘扬的国旗。
镇长之路,绝非坦途。
但他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树立了权威,打开了局面。
接下来,将是更宏大的篇章——如何带领清江镇,真正走向富裕和振兴。
而他接下来的目标,不仅要锁定在那片充满希望的青峰山上,锁定在那份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协议上。
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文旅投资,打造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