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古城寒骨 师太临古城寒骨 师太临
孤鸿子指尖抵在郭襄佩剑的剑格处,鎏金纹路下的寒铁仍残留着九阳真气的余温,像是握着一团不会熄灭的暖火。丹田内的阴阳二气已凝成太极虚影,缓缓转动间,将方才被成昆幻阴指侵入的寒邪之气尽数炼化——郭襄残魂与九阳晶核融合后,那股沛然之力不仅推高了阴阳调和进度,更让他对“九阳归一”的理解深了一层,此刻即便不用刻意运功,周身三尺内也自有无形气罩,将昆仑的寒风隔绝在外。
“襄阳古城埋在冰下百年,竟还能保持这般形制。”张三丰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负手而立,目光掠过那座从冰山裂缝中显露的古城轮廓,拂尘上的银丝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当年郭靖郭大侠守襄阳,城破时城内军民无一人降元,如今这冰下古城,怕是藏着不少忠魂。”
阳顶天握着圣火令,指节在令牌上轻轻摩挲:“成昆死前说‘三个月后的襄阳旧址’,想来幽冥教是要在这里布下杀局。依我看,不如趁此时机,先派人入城探查,摸清他们的阵眼所在。”
“我去。”玉衡突然开口,柳叶刀已归鞘,她伸手将那本《九阴真经》残卷递给孤鸿子,“这残卷你先收着,我与清璃、明心探东城门,那边城墙裂缝最大,最易潜入。”
清璃立刻跟上,腰间虽没了清心铃,却将郭襄佩剑的剑穗攥在手中——那剑穗是当年郭襄用峨眉山的冰蚕丝所编,此刻在她掌心泛着微光:“我能感应到祖师残留的气息,东城门方向阴气最淡,适合探查。”
孤鸿子没有反对,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符递给玉衡:“这是武当的‘纯阳符’,遇阴邪自动激发,比破煞符管用。”他转头看向俞莲舟,“俞少侠,你我同探西城门,那边靠近古城钟楼,最可能是阵眼所在。阳教主、杨逍兄,劳烦二位守在城外,若见城内有黑气冲天,立刻率军支援。”
众人分工完毕,孤鸿子与俞莲舟纵身跃起,足尖点在冰棱上,身形如轻烟般掠向古城西城门。越靠近古城,空气中的阴寒之气越重,脚下的冰层下隐约传来“咯吱”声,像是有东西在冰层下蠕动。
西城门的城楼已半塌,冰棱从残破的屋檐下垂落,如同一把把倒悬的利剑。城门上的“襄阳”二字被冰霜覆盖,指尖一碰,冰层便簌簌剥落,露出下面暗红的血迹——那是百年前宋军将士的血,历经百年仍未褪色。
“小心脚下。”俞莲舟突然驻足,绕指柔剑出鞘半寸,剑刃在地面一点,冰层下立刻传来“铛”的一声轻响。孤鸿子运起九阳真气,掌心贴在冰面上,只见冰层下布满了黑色的纹路,如蛛网般蔓延,纹路中还嵌着细小的青铜钉,钉头泛着幽蓝光芒。
“幽冥教的‘锁魂钉’。”孤鸿子皱眉,“用青铜混合幽冥寒晶打造,钉入地脉后,能引动地下阴煞之气。成昆说的‘尸魔阵’,恐怕就是以这锁魂钉为阵眼,再用襄阳忠魂的尸骨炼制傀儡。”
话音刚落,冰层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一只青黑色的手从缝隙中伸出,指甲缝里还嵌着破碎的铠甲片。紧接着,更多的手从冰层下钻出,数十具冻得僵硬的尸体缓缓站起,他们身着宋军铠甲,双目空洞,口中淌着黑色的涎水。
“地尸。”俞莲舟低喝一声,绕指柔剑划出一道青芒,瞬间斩落三具地尸的头颅。然而头颅落地后,地尸的躯干仍在向前扑来,脖颈处的伤口涌出黑色的血冰。
孤鸿子提剑迎上,郭襄佩剑的金芒在夜色中格外耀眼。他没有用杀招,而是将九阳真气注入剑身,剑尖在每具地尸的“百会穴”一点——这是郭襄手札中记载的“镇魂诀”,专克阴煞驱动的尸体。金芒入体,地尸动作一滞,周身的黑气渐渐消散,化作一堆白骨。
“这些地尸是用襄阳遗民的尸骨炼制的。”孤鸿子看着白骨上残留的衣物碎片,心中泛起一丝寒意,“幽冥教竟连忠魂都不放过。”
俞莲舟收起长剑,目光落在城楼的横梁上:“那边有动静。”
孤鸿子抬头望去,只见横梁上伏着一道黑影,身形与之前在雪地上看到的黑影极为相似。黑影察觉到被发现,突然掷出一枚黑色飞镖,直刺孤鸿子面门。孤鸿子侧身避开,飞镖落在冰面上,瞬间融化出一个小洞——镖上涂着幽冥教的“化骨毒”。
黑影纵身跃下,双掌拍向俞莲舟。俞莲舟挥剑格挡,掌剑相交的瞬间,他只觉一股极寒的真气顺着剑身蔓延,绕指柔剑上竟结起了一层薄冰。
“寒狱掌!”孤鸿子认出这掌法,正是之前鬼面客所用的武功,“你是幽冥教的寒狱使者?不对,鬼面客已经死了......”
黑影不答话,掌法愈发凌厉,每一击都带着刺骨的阴寒。孤鸿子提剑加入战团,九阳真气化作金色气劲,逼得黑影连连后退。黑影见势不妙,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令牌,往地上一掷,令牌炸开,化作一团黑雾。
待黑雾散去,黑影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枚刻着“元廷镇抚司”的令牌——与鬼面客腰间的令牌样式相同,却多了一个“副”字。
“是元廷镇抚司的副使。”俞莲舟捡起令牌,眉头紧锁,“看来元廷在幽冥教中安插了不少人手。”
孤鸿子望着黑影逃走的方向,心中暗忖:这黑影两次出现,都在关键时刻偷袭,显然是在探查他们的实力。他刚要开口,突然听到东城门方向传来金铁交鸣之声,还夹杂着清璃的呼喊。
“走!”二人提气狂奔,刚转过街角,便见数十具地尸围着玉衡三人,清璃的手臂被地尸的指甲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袖,明心正用短刀苦苦支撑,而玉衡的柳叶刀已被地尸的阴寒之气冻住,刀身泛着白霜。
“九阳归一·破煞!”孤鸿子大喝一声,纵身跃入战团。郭襄佩剑划出一道金色弧线,气劲如浪潮般扩散,地尸纷纷被震飞,周身黑气消散。玉衡趁机运起峨眉九阳功,将刀身的冰霜化开,柳叶刀再次泛起寒光。
“多谢师兄。”清璃捂着手臂,眉头却没皱一下,“东城门内的地尸更多,我们还在城墙后发现了一座祭坛,上面插着三柄黑色长剑。”
孤鸿子刚要追问,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还夹杂着女子的怒喝:“幽冥教妖人,竟敢亵渎襄阳忠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峨眉弟子策马而来,为首的女子身着紫色道袍,手持倚天剑,剑身泛着凛冽的寒光——正是灭绝师太。
灭绝师太翻身下马,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孤鸿子身上,眼神中满是冷意:“孤鸿子师兄,你不在峨眉清修,却与明教妖人勾结,还敢染指郭襄祖师的遗物,眼里还有峨眉的规矩吗?”
孤鸿子心中一叹,知道灭绝对明教的恨意极深,当下解释道:“师妹,如今幽冥教与元廷勾结,欲在襄阳古城布下尸魔阵,唯有联合各派,才能破此大劫。郭襄祖师的遗物,也是为了对抗元廷而留。”
“联合明教?”灭绝师太冷笑一声,倚天剑指向阳顶天,“当年杨逍气死我大师兄(此处关联金庸原着设定,原着中孤鸿子为灭绝师兄,被杨逍气死,本章中主角为重生孤鸿子,故灭绝仍存此恨),此仇不共戴天!今日若不是为了郭襄祖师的遗愿,我定要将你们这些明教妖人尽数斩除!”
阳顶天脸色一沉,握着圣火令的手紧了紧,却被杨逍拦住。杨逍折扇轻摇,语气却带着几分讥讽:“灭绝师太好大的火气,当年之事不过是江湖恩怨,如今元廷压境,师太若只知报仇,怕是要辜负郭襄祖师的心血。”
“放肆!”灭绝师太怒喝一声,倚天剑直刺杨逍面门。孤鸿子见状,立刻挥剑格挡,郭襄佩剑与倚天剑相交,发出“铮”的一声巨响,两股真气碰撞,震得周围冰层裂开数道缝隙。
“师妹!”孤鸿子沉声道,“成昆已死,他才是当年搅乱明教、害死抗元盟义士的真凶!若你再执意动手,只会让幽冥教坐收渔利!”
灭绝师太动作一顿,倚天剑仍指着杨逍,却没有再进攻。她看向孤鸿子,目光中带着怀疑:“你说的是真的?”
清璃立刻上前,将郭襄手札递给灭绝:“师叔,这是祖师的手札,上面记载了成昆是抗元盟叛徒,还与幽冥教勾结的事。”
灭绝师太接过手札,快速翻阅,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她合上手札,看向阳顶天,语气稍缓:“若手札所言属实,今日便暂放恩怨,待破了尸魔阵,再算当年的账。”
阳顶天点头:“好,明教虽与峨眉有过节,但在抗元之事上,绝不会含糊。”
众人刚达成共识,突然古城中央的钟楼传来“咚”的一声巨响,整座古城开始剧烈震颤,冰层下的黑色纹路亮起幽蓝光芒,无数地尸从冰层下爬出,朝着众人围拢而来。
“不好!尸魔阵被激活了!”孤鸿子抬头望向钟楼,只见钟楼上站着一道黑影,正是之前偷袭他们的人。黑影手中举着一枚黑色晶体,晶体泛着与锁魂钉相同的幽蓝光芒。
“那是‘阴煞晶’!”玉衡惊呼,“郭襄手札中提到过,这是用万人尸骨炼制的邪物,能催动尸魔阵的最强形态!”
黑影看到众人,发出一阵沙哑的笑声:“孤鸿子,灭绝师太,你们以为杀了成昆就完了?尸魔阵一旦激活,整个襄阳古城都会变成炼狱!三个月后,元廷大军会踏着你们的尸骨,一统江湖!”
说罢,黑影将阴煞晶嵌入钟楼的凹槽中,钟楼再次传来巨响,古城四周的冰层开始融化,黑色的阴煞之气如潮水般涌出,地尸的动作变得更快,双目也泛起红光。
孤鸿子握紧郭襄佩剑,丹田内的太极真气运转到极致:“俞少侠,你与阳教主、杨逍兄挡住外围的地尸;师妹,你带清璃、明心去东城门,毁掉祭坛上的黑剑;我去钟楼,毁掉阴煞晶!”
“师兄,我与你同去!”玉衡立刻道,柳叶刀已出鞘,“阴煞晶有阴寒之气护体,我能帮你抵挡。”
孤鸿子点头:“好,你跟我来!”
二人纵身跃向钟楼,途中遭遇数十具地尸阻拦。玉衡的柳叶刀如狂风骤雨,斩落地尸的四肢,孤鸿子则用九阳真气护住周身,剑尖直指钟楼。
靠近钟楼时,孤鸿子突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那是郭襄残魂与九阳晶核融合后留在他体内的气息,此刻竟与钟楼内的某样东西产生了共鸣。他抬头望去,只见钟楼顶层的窗户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郭襄的笔迹:“钟楼暗格,藏玄铁碎片,可破阴煞。”
“玉衡,你掩护我,我去取玄铁碎片!”孤鸿子纵身跃上钟楼二层,刚要寻找暗格,却见黑影突然从横梁上跃下,双掌拍向他后心。
孤鸿子侧身避开,却见黑影的掌心上印着一个诡异的图案——与郭襄冰棺上的镇邪纹相似,却多了一个“元”字。
“你是元廷镇抚司的人!”孤鸿子冷声道,“也是幽冥教的‘寒狱副使’!”
黑影不答话,双掌连环拍出,掌风带着阴寒之气,逼得孤鸿子连连后退。玉衡见状,纵身跃入钟楼,柳叶刀斩向黑影的手腕。黑影被迫侧身避开,孤鸿子趁机在钟楼的墙壁上摸索,终于摸到一处凸起的砖块,按了下去。
“咔哒”一声,墙壁上出现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玄铁碎片,碎片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正是杨过当年使用的玄铁重剑的碎片(关联金庸设定,杨过曾用玄铁剑守卫襄阳,城破后玄铁剑碎裂,郭襄收藏碎片)。
孤鸿子拿起玄铁碎片,丹田内的太极真气突然剧烈运转,与碎片产生共鸣。他感觉到一股新的力量涌入体内,系统提示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玄铁碎片蕴含的阳刚之力,阴阳调和进度提升至95%,解锁‘九阳归一·破煞’进阶形态。”
黑影见孤鸿子拿到玄铁碎片,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从怀中掏出一把短匕,直刺孤鸿子心口。孤鸿子挥剑格挡,玄铁碎片贴在剑刃上,金芒暴涨,瞬间将短匕斩断。
“受死吧!”孤鸿子大喝一声,郭襄佩剑与玄铁碎片融合,划出一道金色的剑虹,直刺黑影心口。黑影避无可避,被剑虹穿透胸膛,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团黑雾消散,只留下一枚刻着“寒狱”二字的令牌。
孤鸿子捡起令牌,看向钟楼顶层的阴煞晶,刚要上前,却见阴煞晶突然爆发出强光,整个钟楼开始崩塌。玉衡拉着孤鸿子纵身跃出钟楼,落在地面上。
此时,灭绝师太已带领峨眉弟子毁掉了东城门的祭坛,阳顶天和俞莲舟也挡住了外围的地尸,但古城内的阴煞之气仍在蔓延,冰层下还在不断涌出地尸。
孤鸿子看向手中的玄铁碎片,又看了看玉衡手中的《九阴真经》残卷,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九阳晶核与九阴残卷,再加上玄铁碎片,或许能彻底净化阴煞之气。
他刚要开口,突然感觉到丹田内的太极真气一阵紊乱,一股极寒的气息从脚底升起——那是阴煞晶的余威,竟顺着地脉侵入了他的体内。
“师兄,你怎么了?”玉衡察觉到孤鸿子的异样,连忙上前扶住他。
孤鸿子脸色苍白,却仍握紧玄铁碎片:“没事,只是被阴煞之气侵入......我们得尽快找到阴煞晶的核心,否则......”
话音未落,古城深处传来一阵更剧烈的震动,一道黑色的光柱从地面升起,直刺天际。远处传来元廷骑兵的呼喝声,显然是元兵听到动静,正在赶来。
灭绝师太握紧倚天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来元廷是想趁尸魔阵未破,一举歼灭我们。孤鸿子,你有什么办法?”
孤鸿子抬头望向黑色光柱,又看了看手中的玄铁碎片和九阴残卷,深吸一口气:“有一个办法,但需要我们三派联手——用九阳晶核、九阴残卷和玄铁碎片,布下‘阴阳镇魂阵’,彻底净化阴煞之气。不过,这需要有人留在阵眼,引导三股力量融合......”
众人闻言,都沉默了。留在阵眼,意味着要承受阴煞之气的反噬,稍有不慎,便会被阴煞吞噬。
玉衡突然上前一步:“我来留阵眼。我是峨眉弟子,郭襄祖师的遗愿,理应由我来完成。”
“不行。”孤鸿子立刻反对,“阴煞之气太强,你抵挡不住。我体内有阴阳调和的真气,还有郭襄祖师的残魂之力,只有我最合适。”
“师兄!”清璃急道,“你若出事,谁来带领我们破阵?”
孤鸿子笑了笑,将郭襄手札递给清璃:“手札里有‘九阳归一’的完整心法,若我出事,你要帮玉衡把心法传下去。记住,峨眉的使命,不仅是守护祖师遗物,更是守护汉家河山。”
他转头看向灭绝师太:“师妹,日后峨眉就托付给你了。若我未能回来,别忘了与明教的约定,共同抗元。”
灭绝师太看着孤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点头:“好,我答应你。若你能回来,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孤鸿子不再多言,提着郭襄佩剑,拿着玄铁碎片和九阴残卷,纵身跃向黑色光柱所在的位置。阳顶天、俞莲舟、灭绝师太等人立刻散开,按照孤鸿子所说的方位,布下“阴阳镇魂阵”的外围阵型。
靠近黑色光柱时,孤鸿子能感觉到阴煞之气如针般刺入体内,丹田内的太极真气剧烈运转,才勉强抵挡。他将九阴残卷铺在地面上,玄铁碎片放在残卷中央,郭襄佩剑插在碎片旁,然后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开始引导体内的九阳真气。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启动‘阴阳镇魂阵’,阴阳调和进度开始缓慢提升,当前进度96%。警告:阴煞之气反噬强烈,宿主生命体征正在下降。”
孤鸿子没有理会系统提示,只是专注地引导真气。九阳晶核的力量从眉心涌出,与玄铁碎片、九阴残卷产生共鸣,三股力量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缓缓转动,开始吸收黑色光柱中的阴煞之气。
然而,就在太极图案即将成型时,一道黑影突然从黑色光柱中窜出,双掌拍向孤鸿子后心——正是之前消失的寒狱副使!
“师兄!”玉衡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却已来不及。孤鸿子只觉一股极寒的真气侵入体内,丹田内的太极真气瞬间紊乱,阴阳调和进度不升反降。
寒狱副使发出狞笑:“孤鸿子,你以为你能破阵?我早就等着这一刻了!这阴煞之气,会把你变成最强大的地尸傀儡!”
孤鸿子咬紧牙关,强忍着体内的剧痛,将最后一丝九阳真气注入玄铁碎片。碎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将寒狱副使震飞。然而,孤鸿子也喷出一口鲜血,身形摇摇欲坠。
黑色光柱中的阴煞之气愈发浓郁,太极图案开始变得不稳定。远处的灭绝师太等人见状,纷纷运起真气,注入阵中,试图稳住阵型。
孤鸿子看着即将崩溃的阵法,心中暗忖:难道真的要失败了?就在这时,他丹田内的郭襄残魂之力突然觉醒,一道淡金色的虚影从他眉心飘出,正是郭襄的模样。
“孩子,莫要放弃。”郭襄的声音空灵而坚定,“九阳与九阴本是同源,玄铁碎片更是杨过兄留下的守护之力,三股力量合一,定能破了这阴煞之气。”
郭襄的虚影飘到玄铁碎片上方,残魂之力与碎片融合,金光再次暴涨。孤鸿子只觉一股新的力量涌入体内,丹田内的太极真气重新稳定,阴阳调和进度瞬间提升到98%。
“九阳归一·太极周天!”孤鸿子大喝一声,将三股力量彻底融合,太极图案化作一道金色光柱,直冲天际,与黑色光柱碰撞在一起。
两道光柱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整个古城开始崩塌。寒狱副使被金光吞噬,发出一声惨叫,化作一堆白骨。地尸纷纷倒地,阴煞之气渐渐消散。
孤鸿子缓缓睁开眼睛,丹田内的太极真气已完全稳定,阴阳调和进度停留在98%。他站起身,看向远处的众人,刚要开口,却突然感觉到一阵眩晕,身形晃了晃。
“师兄!”玉衡和清璃立刻冲过来,扶住孤鸿子。
孤鸿子笑了笑:“没事,只是真气消耗过度。尸魔阵已破,阴煞晶也毁了......”
话未说完,突然古城深处传来一阵“咯吱”声,地面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缝隙中泛着与九阳晶核相似的金光。
众人凑到缝隙旁,只见缝隙下是一座巨大的地宫,地宫中摆放着数十具冰棺,每具冰棺上都刻着抗元盟义士的名字。而地宫中央的冰棺上,刻着一个熟悉的名字——杨过。
“杨过?”孤鸿子心中一震,“难道杨过当年并没有死,而是藏在了这里?”
就在这时,地宫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东西在冰棺中苏醒。孤鸿子握紧郭襄佩剑,警惕地看向地宫:“谁在里面?”
地宫深处没有回应,只有一阵淡淡的玄铁气息飘了上来,与玄铁碎片产生共鸣。孤鸿子心中暗忖:这地宫深处,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杨过是否真的还活着?
他转头看向玉衡和清璃,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走,我们下去看看。”
众人跟着孤鸿子,沿着缝隙中的冰梯缓缓下行。地宫的寒气比古城更甚,冰棺上的霜花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当他们靠近中央的冰棺时,冰棺突然“咔嚓”一声裂开一道缝隙,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