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昆仑墟·星枢迷阵
硫磺岩上的昆仑墟三字在晨露中泛着冷光,孤鸿子踏碎最后一片覆雪,剑鞘轻叩冰岩。入口处的云雾如活物般翻涌,待他足尖点地的刹那,整座山体突然发出金石相击之声——七座倒悬的青铜古钟自雾中浮现,钟身刻满昆仑派失传的北斗七曜剑诀剑痕。
天枢钟动。玉衡水月剑已出鞘三寸,剑柄雪蚕丝随雾气摆动,精准缠住首座古钟的悬链。清璃双掌按在冰岩上,洗象功真气透入地脉,岩缝中渗出的朱砂突然在地面勾勒出星图,二十八宿方位与钟体刻痕一一对应。胖达铁爪拍向位,带起的劲风流竟将云雾吹成七道剑气残影,正是昆仑派七星连珠起手式。
孤鸿子剑鞘轻点自己眉心,九阳真气沿着峨眉传下的无念剑诀路径游走。当年灭绝师太曾言此剑诀需配合《九阳真经》残篇方能大成,此刻他却在钟鸣震动中顿悟——剑鞘突然化作流光,竟以鞘代剑刺向钟的铭文缺口。青铜巨钟应声炸裂,飞出的不是碎片而是七十二片青铜剑叶,每片都刻着半式昆仑剑法,在半空组成旋转剑阵。
兑位剑叶!张无忌圣火令紫电突闪,乾坤大挪移劲力将三片剑叶引向清璃。她双掌翻飞间,十八枚玄铁刺已钉入剑叶纹路,洗象功真气顺着剑叶脉络倒灌,剑阵中心突然浮现昆仑派祖师手书的太虚剑意残篇。玉衡水月剑连点七次,每一剑都恰好刺中剑叶与星图的共鸣点,七十二片剑叶最终拼成完整的北斗星图,嵌入地面朱砂纹路。
雾气散尽时,众人眼前出现一条由星芒铺就的石阶,两侧立着二十四根刻满星象的石柱。孤鸿子足尖轻点石阶,突然察觉每一步都暗合紫微斗数步法,当下剑鞘连点地面,将九阳真气注入星芒轨迹。第八步落下时,石柱顶端的夜明珠突然亮起,映出石壁上斑驳的剑痕——正是百年前昆仑派与明教在西域大战时留下的两仪剑阵残图。
小心幻星阵。清璃突然低喝,洗象功真气在掌心凝成水镜。镜中映出众人身后的石阶正在崩塌,而前方的星芒却化作无数剑刃倒悬。胖达铁爪拍向最近的石柱,却见石屑纷飞中露出内层的昆仑派禁咒:星枢易位,步错则亡。孤鸿子剑鞘横挥,九阳真火将星芒剑刃焚出缺口,却发现火焰中竟有冰寒剑气逆流,正是当年昆仑派掌门何太冲擅长的寒炎双绝。
按北斗步法退后半丈。玉衡突然开口,水月剑在空中划出峨眉金顶佛光的轨迹。孤鸿子心领神会,剑鞘与她剑气相和,竟在星芒中辟出一条冰炎不侵的通道。清璃趁机将玄铁刺打入石柱,洗象功引发的地脉震动中,二十四根石柱突然翻转,露出内侧的《太素经》星象图——每颗星辰都对应着一个机关枢纽。
张无忌圣火令突然指向天市垣方位:此处星位与光明顶秘道的浑天仪相同。话音未落,胖达已如黑球般撞向该石柱,铁爪抠入星图凹槽。整座石阶突然翻转,众人坠入一处倒悬的星宫,头顶是璀璨的星斗穹顶,脚下则是浮动的云纹砖雕。孤鸿子剑鞘轻点砖面,发现每块砖都刻着不同的武功招式,竟有少林龙爪手、武当梯云纵,甚至峨眉九阳功的运功路线。
这是昆仑派的万法归宗清璃指尖划过砖面,洗象功真气引动砖纹,少林招式砖突然升起,露出下方的青铜罗盘。孤鸿子目光扫过罗盘刻度,突然想起在元帝陵见过的波斯拜火教星图——两者虽出处不同,却都暗含周天星斗运行之理。当下剑鞘连点方位,九阳真气与罗盘共鸣,穹顶星斗竟开始按真实轨迹移动。
最耀眼的北极星突然化作实质,一柄古铜剑从天而降。玉衡水月剑迎上的刹那,剑鸣之声竟引出她体内的峨嵋九阳功残篇——当年灭绝师太曾说此剑是昆仑派创派祖师采集星宿陨铁所铸,名唤。两剑相触处,星宫砖雕突然浮现出昆仑派历代掌门与各大门派高手的对决场景,其中一幕正是百年前郭襄手持倚天剑与昆仑掌门比剑的画面。
注意砖面变化!孤鸿子突然低喝,他发现随着星斗移动,刻有峨眉招式的砖正在逐一碎裂。清璃立刻将玄铁刺布成天罡阵,洗象功真气护住众人立足之处;玉衡则以水月剑引动古铜剑,剑气纵横间竟将碎裂的砖纹重新拼合,显露出昆仑派密室的方位。张无忌趁机以乾坤大挪移劲力推开星宫暗门,门后涌出的不是寒气而是灼热的罡风——正是当年明教四大法王之一谢逊所练的七伤拳劲气。
暗门之后是一条狭窄的石廊,两侧石壁布满细密的剑孔,每孔都透着不同属性的内劲。孤鸿子剑鞘轻颤,感应到这些内劲竟与自己体内的九阳真气、峨嵋剑诀相互呼应。行至第七个剑孔时,孔中突然射出冰魄银针,正是古墓派的独门暗器。他剑鞘翻转,以无念剑诀的卸力手法将银针引向清璃,后者玄铁刺精准接住,竟发现针身刻着昆仑派与古墓派联姻时的暗纹。
前面是星枢殿。玉衡指着石廊尽头的青铜巨门,门上星图与众人在元帝陵见过的寒玉匣碎片完全吻合。孤鸿子剑鞘插入星图凹槽,九阳真火顺着纹路流动,巨门轰然开启的瞬间,殿内万千星斗突然化作实质,在穹顶组成巨大的浑天仪。最中央的玉台上,静静躺着一本封皮绣着昆仑雪梅的绢册,正是失传已久的《昆仑太虚录》。
胖达刚要扑向玉台,地面突然浮现出十二道剑影,正是昆仑派十二天都剑的守阵剑意。孤鸿子剑鞘轻挥,施展出在元帝陵中从玄铁棋盘领悟的四象归元剑势——剑鞘化作四象虚影,分别对应峨眉、少林、武当、明教的上乘内功,竟将十二道剑影逐一分解。玉衡趁机踏上玉台,水月剑突然发出清鸣,与《昆仑太虚录》产生共鸣,绢册自动翻开,露出第一页的七星剑诀总纲。
清璃的洗象功突然在掌心凝成冰鉴,镜中映出百年前昆仑派掌门在玉台演练剑诀的场景:太虚者,纳天地星斗于一剑,化万法为无形...话音未落,浑天仪突然逆转,殿内星斗化作剑气风暴。孤鸿子剑鞘直指方位,九阳真气与体内峨嵋九阳功残篇融合,竟施展出改良版的佛光普照,将剑气风暴压缩成剑球。张无忌圣火令同时出手,乾坤大挪移劲力引动剑球撞向浑天仪,星宫突然剧烈震动。
快取绢册!清璃玄铁刺钉入浑天仪裂缝,洗象功强行稳住星宫。玉衡抓住时机将《昆仑太虚录》收入怀中,却在触碰的刹那,绢册上的雪梅图案突然渗入她体内,竟与水月剑的剑魄产生共鸣。孤鸿子剑鞘突然指向穹顶裂隙,那里正缓缓浮现出昆仑派祖师的虚影,手中握着的正是当年与郭襄比剑时折断的半柄倚天剑。
星宫崩塌的瞬间,众人随玉衡手中的绢册光芒冲出石廊。当他们重新踏上地面时,发现昆仑墟入口的云雾已散,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玉衡翻开绢册,发现内页竟画着西域明教总坛的方位,以及当年阳顶天在乾坤大挪移第六层留下的批注——原来昆仑派与明教的渊源,早在百年前便已埋下。
胖达突然低吠,铁爪指着雪地中的足迹:三枚深可见骨的爪印,显然来自某种上古异兽。孤鸿子剑鞘轻叩地面,感应到地下传来的震动与元帝陵崩塌时相似——看来昆仑墟的秘密,远不止一本《昆仑太虚录》。他望向玉衡,见她正凝视着绢册上的雪梅图案,当年灭绝师太曾说此花只开在昆仑绝顶,此刻却在绢册上栩栩如生,仿佛在指引下一个方向。
下一站,西域。孤鸿子收鞘而立,剑鞘上的霜花不知何时已化作雪梅纹路。清璃将玄铁刺收入袖中,洗象功真气在掌心流转,随时准备应对未知的挑战;玉衡轻抚水月剑,剑鸣中竟带着几分昆仑剑诀的清越;张无忌则默默握紧圣火令,目光望向西方——那里不仅有明教总坛,更有当年阳顶天留下的未解之谜。
雪风吹过昆仑山口,将众人的足迹渐渐掩埋。但《昆仑太虚录》的光芒,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新的希望。孤鸿子知道,前方的路必定充满艰险,但手中的剑鞘、身旁的同伴,以及心中那份对武道的执着,终将引领他们在这乱世江湖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侠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