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缝隙”的刹那,并非穿过实体的感觉,而是一种……存在的剥离与重构。
刘麟阁感觉自己被投入了一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没有“自我”概念的绝对领域。这里并非黑暗,也非光明,而是一种无法用感官描述的“无”之状态。他的肉身仿佛消散了,神魂仿佛融化了,连思维都变得迟缓、近乎停滞。
唯有一点核心的灵识,在归墟道韵与太初之影的最后庇护下,如同暴风雨中最后的烛火,顽强地闪烁着。
在这片绝对的“寂”中,他“感受”不到任何东西,却又仿佛在直面宇宙最本源的真相——那诞生之前与终结之后的永恒沉寂。无数关于“存在”、“消亡”、“意义”的终极疑问,如同洪流般冲击着他那点微弱的灵识。
抵抗是徒劳的。他的归墟道韵,在这片本源之寂面前,如同溪流汇入大海,虽然同源,却渺小得可怜。他只能任由那无尽的“空无”意蕴包裹、渗透、同化他那点灵识。
意识在沉沦,在消散,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归于这片永恒的死寂,成为这“伟大寂灭”的一部分。
然而,就在那点灵识之火即将彻底熄灭的瞬间——
一直沉寂于他灵识深处,得自嚎哭星云拍卖会、与那无名星核一同获得,却始终难以参透其全部奥秘的 “太初之影” ,骤然动了!
它并非爆发力量,而是以一种极其微妙的方式,轻轻“震颤”了一下。
这一下震颤,引动了刘麟阁散逸在此地的、最后那缕护住璇玑灵光后残余的 “太初源气”!
嗡——!
一种奇异的“生机”,在这绝对的“死寂”中,如同在无垠冰原上绽开的第一朵冰晶之花,微弱,却无比清晰地出现了!
太初,代表宇宙开辟之初,万物诞生之始,是“有”的起点。
归寂,代表万物终结之后,一切复归于“无”,是“有”的终点。
这本是宇宙循环的两极,截然对立,互不相容。
但在此刻,在这片代表终极之“无”的本源寂灭之地,这一缕源自太初的“生机”的出现,却并未引发剧烈的冲突与湮灭。相反,那充斥四周的、磅礴无尽的寂灭意蕴,在接触到这缕“太初生机”时,竟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包容”。
仿佛……这绝对的“无”,本就蕴含着再次诞生“有”的潜能?
刘麟阁那即将沉沦的灵识,在这微妙的变化中,捕捉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明悟。
归墟……并非纯粹的毁灭。寂灭……亦非永恒的终结。
“无”极生“有”,“有”极归“无”。生死轮转,宇宙循环。他的归墟道韵,代表的“终结”,与这“归寂之地”代表的“终极之寂”,看似同路,实则却隔着一层本质的区别。
他的归墟,是过程,是现象。而此地的寂,是状态,是本源。
想要真正理解,乃至掌控这种力量,绝非简单的同化或对抗,而是……找到那个“无”中生“有”,“有”复归“无”的平衡点,理解这宇宙循环的真谛!
就在这明悟升起的刹那——
那缕微弱的“太初生机”与周围磅礴的“寂灭本源”,在刘麟阁那点灵识的“观照”下,开始以一种玄奥无比的方式交织、缠绕。它们并未融合,也未排斥,而是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微妙的平衡结构,如同一个永恒旋转的、微缩的宇宙模型。
这个结构,自然而然地,以刘麟阁那点核心灵识为基点,开始缓缓凝聚。
不再是虚幻的意念,而是真实不虚的、蕴含着“太初”与“归寂”两种本源意蕴的……道种!
这道种无形无质,非能量非物质,却真实地存在于刘麟阁的灵识核心。它就像一个坐标,一个印记,一个……权限!
刹那间,刘麟阁感觉自身与这片“归寂之地”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联系。那原本要将他同化、抹除的磅礴寂灭意蕴,此刻虽然依旧浩瀚无边,却不再充满敌意,反而变得……可以“沟通”,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引导”?
他那近乎消散的意识瞬间重新凝聚,并且变得更加凝练、通透。一种掌控“终结”的权柄感,油然而生,虽然目前还极其微弱,仅限于自身周边极小范围,但其本质,却高得令人心颤。
他“看”向一旁。
璇玑那点被太初源气护住的灵光,在这枚奇异“道种”形成的波动影响下,也稳定了下来,并且开始自发地吸收周围那变得“温和”的寂灭意蕴,修补着受损的本源。她银灰色的灵光中,似乎也沾染上了一丝归寂的气息,与她那源自“天规院”的观测者本质产生了某种奇异的调和。
成功了……
不仅未死,反而因祸得福,在这绝对的死地,凭借太初与归寂的微妙平衡,凝聚了前所未有的“道种”,初步获得了这片本源之地的“认可”!
刘麟阁的“意识”扫过自身这枚虚幻却真实存在的“道种”,又“感受”着这片浩瀚无边的归寂之地,心中涌起万丈豪情。
万界商盟欲窃取此力,守墓人欲守护此平衡,天规院视此为禁忌……
而如今,他,刘麟阁,身负太初与归寂交融之道种,或许将成为这盘大棋中,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全新变量!
心念一动,周遭那温和的寂灭意蕴微微荡漾,托举着他那重新开始凝聚的灵识与肉身雏形,以及璇玑的灵光,朝着这片“归寂之地”的某个方向,缓缓“飘”去。
他感觉到,在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呼唤他,与他的“道种”,与他身上那枚已然平静下来的“寂灭令”投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那或许是……寂灭之主真正的沉眠之所?亦或是,这片本源之地更深层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