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她坦言府中人手不足,大家各自忙碌,自己有时也感到无聊。
水溶理解她的处境,便提议去找秦可卿消磨时光。
但湘云对秦可卿的性情并不了解,有些犹豫。
水溶便笑着解释,秦可卿外冷内热,性格好亲近。
北静太妃也点头表示同意。
湘云这才打消疑虑,愿意去找秦可卿交往。
水溶便委托湘云促进可卿与其他人的关系,使后宅更和谐。
湘云调皮地提出这个任务的回报是要学骑马。
但这个提议遭到北静太妃的反对,她担心湘云年纪尚小,学习骑马会有危险。
不过湘云虽然有些失落,但也理解并接受了这一建议。
水溶欣然接纳湘云想学习骑马的请求。
他对母亲和北静太妃说:“王府出身武勋,云丫头学骑马也是理所当然。
我会弄几匹温顺的小马驹来,让她尝试一下。”
他并非盲目宠溺,只是想让湘云体验一下骑马的乐趣。
北静太妃虽然有些犹豫,但见水溶如此坚持,也只能应下,啐骂了他一句:“你就惯着云丫头吧。”
湘云听到能骑马的消息,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撒娇地拉着水溶要求教他骑马。
水溶笑着答应,并自豪地表示他的骑马技术一流。
当湘云发现水溶的衣服湿漉漉的,有些异味时,她好奇地凑近嗅了嗅,然后皱着眉头啐道:“什么味,怪怪的。”
在乾清宫,永康帝召集朝会议事,众多大臣齐聚一堂。
作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水溶,一袭银色白龙蟒袍,腰系玉带,显得气势非凡。
朝会是大臣与天子交流的重要渠道,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
官员们按照品级站定,水溶的出席引起了众人的侧目和窃窃私语。
内阁首辅严自成提醒众人:“这是陛下之意,不要多言。”
众人见状,虽心中各有想法,但也只能默然不语。
文武两脉的矛盾自古有之,如今武勋复兴,他们心中的想法难以捉摸。
一旁的南安郡王同样穿着蟒袍,节制后军都督府,他心中又是如何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南安郡王面容和善,对水溶道:“世侄,你刚掌管中军都督府,若有难处,尽管告知。”
水溶微笑回应南安郡王称世侄的称呼,表明两府世交的关系,并感谢其关心。
接着,他提及皇帝召见的原因与海宁侯有关。
南安郡王及众人得知消息后,开始询问详细情况。
水溶告知皇帝召见是为了海宁侯的事情。
众人原以为海宁侯只是因生活作风问题受罚,但在水溶的提醒和暗示下,他们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简单。
正当南安郡王想要进一步询问时,殿外传来皇帝到来的声音,众人只得安静等待。
皇帝进入殿内后,直接表明召见是为了海宁侯的事情,询问大家的看法。
文官们主张严惩海宁侯,而武勋们则为其辩解。
水溶观察这一幕,意识到文武之间的敌对关系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他理解这种冲突源于大乾朝的历史背景:武将开国之初地位崇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文臣地位上升,两者矛盾愈发明显。
皇帝的打压武勋之举,自然得到文官们的支持。
水溶听到那人的言辞,眉头微挑,对那人的见解颇感兴趣。
那人正确地阐述了海宁侯的行为实质,即纳妾而非宿娼,这是本质的区别。
武勋们明白了这一点,都意识到此人有真知灼见。
永康帝面色铁青,语气冰冷地揭露了海宁侯赎身的资金来源于贪墨军饷。
武勋们闻此,脸色大变,明白这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知道永康帝现在手中定有确凿证据,都选择沉默不语。
而文官们则目光闪烁,意识到这是一个可能打压对方的好机会。
大殿内气氛肃然,刑部尚书建议彻查此事。
一旦彻查,涉及的事情将需要三司介入。
永康帝淡然地指出了北静王已经查清中军都督府内的 ** 问题,并列举了具体的 ** 程度。
水溶听后默然,他知道永康帝所言属实,他对局势有着清晰的把握。
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特别是南安郡王等人,他们没想到这件事情是由水溶暗中操办的。
首辅严自成询问永康帝如何处理此事。
永康帝则反问水溶的意见。
水溶果断地表示应严厉处理海宁侯等人,革除他们的职位并追究法律责任。
永康帝对此表示满意,并下令褫夺海宁侯的爵位,将其交部议处。
南安郡王等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沉默接受。
永康帝最后全权交给水溶处理都督府内的其他人员,要求务必严惩不贷。
水溶受命处理事务,他推荐冯清、牛继宗和柳芳担任中军都督府高层职位。
永康帝应允。
朝会后,水溶与裘良交谈,并邀请其加入都督府。
同时询问薛蟠近况。
裘良曾在海宁侯事件 ** 力,并被水溶视为可靠人选。
当前,兵马司指挥一职空缺,对武勋来说仍是重要职位。
水溶不仅打算留任裘良,还计划慎重处理兵马司的人事安排。
他对薛蟠的出狱也颇为关注,毕竟曾答应过宝钗。
裘良回应水溶道:“王爷,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对薛公子并未特别照顾,他目前仍在顺天府牢狱中。”
对于薛蟠,虽然知道他的身份与王爷有所关联,但裘良依然遵循王爷的命令行事。
水溶王爷听后并未在意,他相信薛蟠必须经历一些挫折才能成长。
于是吩咐将薛蟠带上来。
不一会儿,蓬头垢面的薛蟠被带上,衣衫破旧不堪,早已失去以往的奢华。
一见到水溶,他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哀求救援。
在荣国公府的梨香院厢房内,薛姨妈满脸愁容,为儿子薛蟠的处境忧心不已。
宝钗看到母亲如此担忧,便上前劝慰。
她知道王爷已经答应会照看哥哥,但他也知道薛姨妈内心的担忧无法立刻消散。
宝钗尝试解释哥哥犯下的过错需要时间来处理,而且目前也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处理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提醒薛姨妈应该多想想大局,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情绪反应。
虽然宝钗能理解母亲的担忧,但她认为责备王爷并不能解决问题。
她还建议等待一段时间再考虑去王府寻求帮助的事情。
虽然她知道这样做会有些麻烦王爷,但为了哥哥的事情,她愿意尽力而为。
薛家和北静王府有交往,薛姨妈担忧自家女儿宝钗会被拿来做娱乐之用,但在听到北静王爷带着薛蟠归来后,她的担忧得以缓解。
随后,薛蟠与水溶一同出现,薛姨妈看到儿子薛蟠的落魄模样,惊讶不已。
同时,贾母邀请众人相聚,宝玉提议去找宝姐姐玩乐,但黛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应打扰宝钗。
她注意到宝钗最近的行为有些异常,似乎有意避开宝玉,因此她怀疑其中必有原因。
鸳鸯进堂禀报,告知贾母,赖总管传来消息,王爷到访。
贾母询问详情后得知是北静王爷,且其女婿也来了。
王夫人关注王爷与政老爷要商议之事。
在梨香院,薛姨妈得知薛蟠安然无恙后放下心来,留下宝钗招待水溶。
水溶看着宝钗,提及薛蟠已归,应允宝钗的事已办成。
宝钗感激,水溶则提醒她需规劝姨妈对薛蟠严加管教。
水溶坐至宝钗身旁,宝钗面对姐夫的规劝,感到心跳加速,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处理哥哥的问题。
在母亲的溺爱之下,她作为一个乖乖女,虽然心中有所想法,却难以开口。
面对薛家的宠溺,她只能沉默接受。
水溶深知家中独子的责任,明白薛家的期望和薛蟠的性格特性,建议他参与家族生意。
宝钗同意并感谢水溶的提议和帮助。
在交谈间,水溶注意到宝钗颈上的金锁,宝钗虽有些紧张,但也坦然面对。
水溶帮她重新戴上金锁后,两人间的气氛微妙而紧张。
宝钗眼神迷蒙,注视着那逐渐清晰的面孔,内心震惊不已,姐夫怎会在此,而非在帮她打造金锁呢?感受到靠近的温暖气息,她紧紧握住手中的帕子,慌乱地闭上双眼,纤长的睫毛轻轻颤抖。
宝钗在厢房内,娇躯微颤,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杏眼中含着雾气。
她心中混乱不堪,姐夫不仅亲吻了她,还与她有了肌肤之亲。
水溶看着她颤抖的双手,以及那笨拙地系着衣裙扣子的动作,轻笑一声,温柔地说道:“宝妹妹,让姐夫来帮你。”
他看向宝钗,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宝钗是个典型的闺阁女子,虽然表面上端庄周到,但此刻已经深深地陷入感情之中。
在宝钗系扣子的过程中,水溶闻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甜腻芬芳,他意识到这是冷香丸的香味。
他想起宝钗之前提到的冷香丸的配方,觉得虽然香味宜人,但制作过程过于繁琐。
他关心地问道:“妹妹用的是什么香?这香味很独特。”
宝钗的脸红了红,知道水溶可能是对冷香丸感兴趣,于是解释道:“这是冷香丸的香味,我自小就服用它。”
听到这个解释后,水溶心中了然。
他明白这香味是宝钗的体香。
他关心地问她是否还需要更多的冷香丸。
宝钗心中感到温暖,她知道她选择的人是对的。
她告诉水溶自己还有存货,不必他费心。
水溶轻揽宝钗,微笑道:“宝妹妹,你占得便宜,承诺已许。
看你丰润娴雅,颇具潜力,日后若细心引导,定能与元春并肩。”
宝钗羞涩带喜,杏眼如水,看向水溶,柔声说:“姐夫为我打算,妹已心满意足。
不急于进王府。”
水溶点头,想到刚成亲不久,且宝钗与元春关系微妙,接她进王府需慎重考虑。
宝钗善解人意,知他人难处,令人省心。
水溶从怀中取出红麝香珠,道:“特寻的红麝香珠,能驱蚊虫、祛暑热。
知你怯热,为你所备。”
宝钗脸颊再染红晕,心中欣喜,轻声感谢。
水溶帮她戴上香珠,赞叹其佩戴后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