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诸多事务,迎春无力改变,正是因为她缺乏自保之力。习武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让她重拾自信。
至于探春,本就聪慧过人,若能习得武艺,定能如虎添翼。
林黛玉、惜春、探春、迎春都正值年少,最大的迎春不过十四,探春十二,林黛玉十岁,惜春才七岁。这个年纪最适合打基础。
有隋唐第一女将新月娥亲自指点,相信她们定能有所收获。不指望她们上阵杀敌,但求遇到危险时能自保。
原着中妙玉被盗贼掳走的情节令贾玚印象深刻,他不得不早做打算。毕竟贾府的仇家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二姐姐、三姐姐,不如陪我们一同习武可好?林黛玉拉着二人的手,眼中满是期待。
是啊,要是姐姐们能来一起玩就太好了。惜春仰着小脸,眼巴巴地望着她们。
面对这样的请求,迎春和探春只得收下衣物,应允下来。
除了托盘上的衣物,还有配套的轻便鞋靴和精致的马鞍。
府里新添了十二匹乌珠穆沁马的小马驹,贾环、贾兰、贾琮、贾茵、贾芝各分得一匹。
剩下的七匹,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正好一人一匹。
还有三匹留着,或许日后会有新人加入,比如史湘云、薛宝钗、邢岫烟。
“爷!”
“时辰快到了。”
未时一刻,怜月连忙上前提醒贾玚。
贾玚这才想起下午还有开祠祭祖的事,赶紧对迎春、探春说道:“二妹妹、三妹妹,为兄得去宗祠了,不便久留,就让林妹妹、四妹妹陪你们在这儿玩吧。”
“二哥哥尽管去忙,不必挂念我们。”
迎春、探春温和地回应。
她俩与林黛玉、惜春本就熟识,今日先来了贾玚的院子,还未去她们的住处坐坐呢。
“嗯。”
说完,贾玚径直进了里屋。
怜月等丫鬟早已备好衣物配饰,见他进来,立刻替他换下那身简单的玄色锦袍,迅速穿上蟒服。
一番整理后,已是未时二刻。
“踏踏……”
一道赤色身影从房中走出,英姿勃发地站在林黛玉、探春、迎春、惜春面前。
他头戴紫金冠,腰束玉带,一袭赤红圆领衮服上,金色四爪蟒龙威严盘踞,衬得他愈发英武俊朗。
“哇!”
“哥哥真好看!”
惜春睁大眼睛,稚嫩的嗓音里满是惊叹。
林黛玉、迎春、探春也看得怔住了。
“那哥哥先走了,妹妹们好好玩。”
贾玚笑着揉了揉惜春的小脑袋,大步走出院子。
“主公!”
院外,二十名霸王铁骑已列队等候。
一名铁骑牵来乌骓马,贾玚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扬手一挥:“出发。”
“诺!”
二十名铁骑迅速结成锋矢阵型,护卫着贾玚疾驰而去。
贾氏出自姬姓,为贾伯之后。春秋时,贾国为晋所灭,贾伯后裔以国为氏,称贾氏,是为三晋贾氏。
宁、荣二府皆源于贾氏武威堂,祖居凉州姑臧,后随乾太祖一统天下,先落户金陵,再迁至神京。
贾家共有二十房,其中八房居于都城,十二房在金陵。平日里虽少走动,但皆以都城的宁国府一脉为尊。
从亲缘关系来看,金陵十二房仅是初代宁国公、荣国公的堂亲。唯有都城八房才是两位国公的直系血脉,因此最为亲近。
如今贾玚立下战功,受封虎贲将军,唯有都城八房得以进入宁国府宗祠祭祖。
贾氏宗祠坐落于宁国府后院。贾玚率众穿过长长的甬道,远远望见紫金栅栏环绕着一座巍峨门楼,匾额上书贾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门前侍立的皆是贾家心腹仆役,正翘首以待。
忽然地面微震,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二十名黑甲铁骑如乌云压境,整齐列队于宗祠前。时值未时,烈日当空,但那玄铁铠甲竟将阳光尽数吞噬,不见半分反光。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令门前仆役浑身战栗,动弹不得。
在此候着。贾玚头也不回地吩咐道,翻身下马。
遵命!铁骑齐声应和,迅速分列两侧,手不离刀,目光如炬。贾府仆役见状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刚踏入祠堂,便听见贾蓉欣喜的呼唤:二叔!只见这位锦衣华服的青年快步相迎:父亲命我在此恭候,西府及各房长辈都已到齐。
面对这位年纪虽轻却战功赫赫的二叔,贾蓉丝毫不敢怠慢。贾玚略一颔首,大步向内走去。
宗祠院内白石甬道笔直延伸,两侧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尽头处人头攒动,四足青铜鼎中盘龙香袅袅升起。香烛辉映间,锦幛低垂,贾府众人分列两侧,连贾玚的父亲也赫然在列。
今日祭典,贾玚主持祭祀,贾敬陪同祭拜,贾珍负责进献酒爵,贾琏与贾琮呈上祭帛,贾宝玉手持香烛,贾菖、贾菱铺设拜毯并看守焚池。
荣国府的贾赦与贾政两位老爷带领旁支族人立于两侧观礼。
众人注视着那道龙行虎步而来的身影,脸上皆流露出崇敬之色,贾敬更是满眼欣慰。
满堂衣着华贵的贾府族人凝视着这位少年。
他身高七尺,面容尚带稚气,却无人敢小觑。
身披蟒袍,腰系玉带,威严内敛,霸气外显,这便是当朝第一勋贵虎贲侯。
若无变故,贾玚将来必不止于侯爵之位,国公乃至郡王尊荣亦在掌握。
自此,贾家将再添一脉显赫主支。
昔日宁荣二公为国征战,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功勋卓着,天下敬仰。
今有宁国府曾孙贾玚,勇猛果敢,于万军之中斩杀胡酋,立下不世之功......
特告宗庙,敬拜先祖!
族中德高望重的贾代儒高声诵读祭文。
祠堂正殿内庄严肃穆,祭文之声回荡不绝。
玚儿,上前来。
祭文宣读完毕,贾敬轻声召唤贾玚。
贾玚立即行至堂中,直面宁荣二公画像及历代家主灵位。
贾代儒高声宣礼。
贾玚郑重行稽首礼。
再拜!
三拜!
三拜之后,贾玚撩起衣摆,跪于正中 ** 。
叩首!
在贾代儒引导下,贾玚恭敬叩首九次。
依大乾礼制,大宗祭祀需行二十四拜,次等宗祠则行三拜九叩之礼。
贾氏祖祠本在凉州姑臧,京城所设为宁荣宗祠,故行次祭之礼。
礼毕,贾玚起身从贾宝玉手中接过三炷香,点燃后插入青铜香炉。
继而三献祭酒,最后焚烧祭帛。
整套礼仪历时两个时辰。
仪式结束时已近黄昏,落日余晖渐染天际。
敬兄。
玚侄年方十六便获封一等侯爵,前途不可限量啊。
贾赦与贾政陪伴贾敬左右,不时称赞贾玚。
族中长辈历经两个时辰的典礼,均已疲惫归歇。
旁支子弟不敢擅自离去,仍恭敬侍立在后。
赦弟、政弟过誉了。
不过是些小辈,日后还需赦弟、政弟多费心。
贾敬口中谦逊,眉梢却掩不住喜色。
自夺嫡失利后,这位贾府才俊便困守内院,最终遁入玄真观修行。
心中郁结多年!
如今幼子贾玚立下不世功勋,敕封一等侯爵,声震朝野,连带着他这个父亲都备受赞誉。
叫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贾敬侧首看向贾玚,温声问道:听闻你近日收了些门生?
确有几个,但称不上门生。都是自家子弟,莫要乱了辈分。
况且我也未亲自教导,都是底下人在操持。
你们几个过来。
贾玚目光扫过人群,朝几个身影招手。
只见锦绣堆里忽地钻出几个与众不同的少年。
皆束玄巾,着金边菊纹劲装,足蹬骑射靴,虽年纪尚幼却英气逼人。
拜见二叔\/二哥哥!
拜见敬大老爷!
拜见赦老爷\/父亲!
拜见政老爷\/祖父!
贾环、贾兰、贾琮、贾茵、贾芝依次行礼。
最大的贾环不过九岁,余者更幼。
这些孩童却个个举止有度,令贾敬暗自赞叹。
好,很好!
这都是谁家子弟?
贾敬转问贾赦、贾政。
回敬大哥,这是犬子庶出的不肖子,后面是二弟的庶子及珠儿嫡孙。
其余是近支重孙贾菌、贾芝。
贾赦逐一点明。
提及贾琮时神色淡淡。
这婢生子素不得宠,连衣裳都置办不齐。
如今既得贾玚照拂,他更懒得过问。
都是好苗子。
玚儿,既接下这差事,须得尽心。
贾敬抚须叮嘱。
父亲放心。
将门之道最是简单。
兵书战策孩儿不缺,武艺更是冠绝大乾。
悉心栽培,保他们至少得个世袭将军。
贾玚眉梢微扬,言语中透着十足的把握。
堂堂国朝第一侯爵,年仅十六的虎贲侯亲自 ** 族中子弟,岂会敷衍了事。
周围贾琏、贾蓉等人闻言,眼中纷纷闪过艳羡之色。
贾赦神色如常,贾政望着贾环与贾兰,目光愈发慈祥。
众人之中,贾政膝下长孙与庶子皆在列,自然是他获益最多。
他日无论贾环还是贾兰获封爵位,祠堂牌位上镌刻的终究是贾政之名。
珍儿。
贾敬忽然侧目看向贾珍,语气冷峻:听闻为父离府这些年,你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贾珍闻言浑身剧颤,慌忙请罪:父亲明鉴,儿子万万不敢!
哼,不敢便好。若做出辱没门楣之事,为父定当开启祠堂,在列祖列宗前将你杖毙。
贾敬冷哼一声补充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困惑之色。
贾珍究竟犯了何事,竟惹得久居玄真观的贾敬如此严厉警告?
唯有贾珍闻言偷瞥贾蓉,面上闪过慌乱。
玚儿,你乃贾府麒麟子,合该翱翔九霄。
府中琐事不必费心,若有人敢扰你清修,便来玄真观寻为父。
为父这把老骨头尚能震慑宵小。
贾敬凝视贾玚郑重叮嘱。
儿子明白。
贾玚会意,肃然应声。
父子二人默契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