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奎老师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构筑起的“家庭防线”,如同一道柔韧而坚固的屏障,暂时缓冲了外部监视带来的直接压力,为寓所内部争取到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我和老师吴石都深知,这仅仅是风暴来临前短暂的平静。谷正文的调查网在国防部内部持续收拢,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之气日益浓重。被动防御,终究无法扭转乾坤。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从主动出击转为更深层次的潜伏,积蓄力量,等待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转机。
“不能再有任何动作了。”深夜的书房内,老师吴石的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决绝,“谷正文的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任何细微的异动,都可能成为他挥刀斩下的理由。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传递,而是隐藏;不是出击,而是蛰伏。”
我(聂曦)肃立在一旁,完全明白老师的意图。在敌人高度警觉、全力搜捕的时候,继续活动无异于自投罗网。我们必须像最耐心的猎人,在猎物的视线下彻底隐藏起来,甚至伪装成无害的环境的一部分。
“老师,我明白。”我沉声应道,“当前第一要务,是切断所有可能被追溯的线索,将我们的存在感降至最低,让敌人失去目标。”
“没错。”老师转过身,眼神锐利地看着我,“聂曦,你立刻执行以下指令:第一,通知所有我们已知的、尚在静默中的单线联络点(如‘夜莺’),发出最高级别的‘永久静默’指令,要求他们彻底切断与我们的任何潜在联系,销毁一切关联痕迹,转入深度潜伏,非接到特定复苏信号,永不启用。”
“是!”我心中一凛,这意味着我们将主动放弃几乎所有外部耳目和潜在援助,真正成为信息孤岛。
“第二,”老师继续道,“从明天起,你在参谋本部的行为模式要彻底改变。减少不必要的走动,避免与任何敏感部门的人员接触,工作范围严格限定在常规公文流转和事务性协助上。你的形象,要变成一个谨小慎微、甚至有些平庸的副官,不引人注目,不留下任何记忆点。”
“明白,我会淡化存在,融入背景。”我点头,这意味着要收敛所有的锋芒,扮演一个毫无威胁的角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老师的声音压得更低,“我们手中的情报工作,重心必须彻底转向内部。停止一切对外传递的企图。我们要做的,是利用现有的职位便利,更加专注地‘消化’和‘分析’已经接触到的海量信息。”
他走到书架前,抽出一叠厚厚的国防部内部刊物、会议纪要、部队轮换公告等公开或半公开的材料:“这些看似平常的文件里,蕴含着敌军兵力调配、后勤补给、内部矛盾、士气状况的宝贵信息。之前我们急于传递核心机密,忽略了这些基础但同样重要的情报价值。现在,我们要静下心来,像梳头发一样,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进行系统性梳理、交叉比对、深度分析,从中提炼出敌军真实的战斗力、薄弱环节和发展趋势。这份‘内功’,同样具有战略价值,即便我们最终无法送出,也能加深我们对敌人的了解,为未来的斗争积累认知。”
我眼前顿时一亮。老师的眼光确实长远!在外部渠道几乎全部中断的绝境下,转向内部深耕,将已知信息的价值最大化,这无疑是在黑暗中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考路径。这不仅能有效规避当前风险,更能实质性地提升我们的情报质量。
“老师高见!”我由衷赞道,“我们可以重点分析:各部队换防的频率和规律,推断其战备状态和布防重点;后勤补给清单的细节变化,判断其物资储备和消耗情况;内部通报中的违纪事件和嘉奖令,分析其军纪士气和内部凝聚力;甚至从公开言论的字里行间,解读其高层战略意图的微妙变化。”
“正是如此!”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聂曦,你来主导梳理和分析,我负责从更高层面进行印证和判断。我们要在这看似静止的蛰伏期,完成对敌情更深刻、更立体的认知构建。”
从第二天起,寓所和参谋本部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蛰伏”模式。
在寓所,王碧奎老师继续维持着“孩子怕生、谢绝访客”的低调状态,将家庭生活圈缩到最小。我和老师则深居简出,除非必要,绝不轻易离开寓所或参谋本部大楼。
在参谋本部,我彻底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埋头事务的普通副官。我准时上班,安静地处理文件,高效地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琐事,但绝不多说一句话,绝不参与任何非必要的讨论,也避免与机要室、作战厅等敏感部门的人员有任何工作之外的接触。我的存在感,降低到了尘埃里。
而真正的“战斗”,在夜深人静的书房里悄然进行。我和老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对各类公开半公开信息的研读和分析中。我们铺开地图,对照着文件资料,一点点标注、推演;我们建立简单的数据库,记录和分析各项数据的变化趋势;我们反复讨论,从细微处洞察敌军的虚实。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却让我们对台湾的防务体系有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了解。
这种极致的蛰伏,虽然被动,却有效地迷惑了敌人。谷正文的调查似乎遇到瓶颈,未能找到直接指向我们的铁证。外部监视虽然仍在,但那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似乎因我们的“静止”而略有缓和。
然而,我和老师心里都清楚,这种平静是虚假的。蛰伏,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并非最终目的。我们像冬眠的动物,在严寒中保存着最后的生机和热量,等待着那个或许渺茫,但必须等待的——惊蛰之雷。而下一章,将是那最终审判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