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的身影出现在服务器房门口时,周博正盯着屏幕上的权限日志。他没有敲门,也没有出声,只是站在那里,战术夹克的拉链一直拉到下巴,手指在对讲机按钮上轻轻一按。
“老板。”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穿透了房间的安静,“张猛刚传回消息——后街三号巷,五个人影蹲在奶茶分店后墙,手里有撬棍和液压钳。”
杨辰没回头。他的左手搭在表冠上,指尖微微用力,但腕表并未转动。主控台上,实时用户连接数仍在攀升,正式版上线后的第三小时,系统运行平稳,未见异常波动。
“不是流浪汉?”他问。
“不是。”赵虎走近两步,声音更沉,“他们分工明确,一个放风,两个动手,还有两人背着帆布包在十米外接应。动作熟练,像是惯犯。张猛说,他们已经盯了十分钟,对方没进店,但在测试门锁松紧。”
杨辰终于转身。他的目光扫过监控画面,调出后街三号巷的视角。夜色中,路灯昏黄,摄像头角度偏移,恰好能看清那扇铁门的合页位置。果然,一道黑影正用工具试探锁孔,动作极轻。
“通知张猛,别打草惊蛇。”杨辰开口,语气平静,“让他们继续撬。我要看清楚他们的手法,也要知道赃物往哪儿运。”
赵虎点头,立刻通过对讲下达指令。几秒后,李强的声音传来:“老板,我们拍到了。液压钳型号是ht-208,市面上常见的专业工具。帆布包里可能有电子干扰器,刚才我靠近时手机信号断了一下。”
“那就等他们得手。”杨辰坐回主控台前,手指在平板上划动,调出整个商业街的安防布局图,“你们现在的位置能封锁东西两侧出口吗?”
“可以。”赵虎回答,“我已经让四名死士从地下通道绕过去,两分钟后到位。张猛和李强就在屋顶待命,随时能压下来。”
“记住。”杨辰盯着屏幕,眼神冷了下来,“人要抓全,工具要收净。别出人命,也别让他们跑了。我要整窝端。”
“明白。”赵虎的手按在耳麦上,开始调度。
杨辰没有再说话。他的手指在表冠边缘轻轻摩挲,视线锁定在监控画面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五名小偷的动作越来越急。终于,铁门发出一声闷响,锁扣断裂。
就在第一人钻进去的瞬间,张猛从屋顶跃下,一脚踹在门框上,震得整扇铁门向内塌陷。他落地时膝盖微屈,随即直起身,声音如雷:“敢在我们的地盘偷东西?活腻了!”
几乎同时,李强打开手机录像,镜头对准了现场。其余死士从两侧包抄,动作整齐划一,像一张迅速收拢的网。一名小偷试图逃跑,刚冲出两步就被从暗处扑出的人按倒在地。另一人想反抗,刚举起撬棍,手腕就被钛合金指虎狠狠砸中,工具脱手落地。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五人全部被制服,脸朝下压在地上,手铐咔嚓作响。没人受伤,也没惊动路人。
“工具全收了。”杨辰通过对讲下令,“钱包、手机、撬棍、液压钳,连他们鞋底的泥都刮下来。拍照存档,每一样都要编号。”
“是!”李强应声,立刻指挥队员清点物品。
赵虎走进监控室,站到杨辰身边。“人都控制住了,警察已经在路上。张猛把视频同步传回来了,画质清晰,能当证据用。”
杨辰点头,调出李强传回的照片。五名嫌疑人趴在地上,作案工具散落一地。液压钳、撬棍、手套、干扰器,甚至还有一卷胶带和一把折叠刀。
“发给校媒。”他说,“标题就用《后街小偷团伙被一网打尽》,配图选这三张——工具特写、嫌疑人被押走、店铺后门损毁情况。”
“要不要提是我们发现的?”赵虎问。
“不提。”杨辰摇头,“只说‘协助警方破案’。但我们得让所有人知道,这片区域是谁在管。”
他拿起平板,在备注栏写下一行字:**这是我们的地盘——不用说,要让人看出来。**
赵虎看了眼屏幕,没再追问。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抓捕,而是一次宣告。
“布展的事安排下去。”杨辰放下平板,“后天中午,校广场。所有工具清点编号,做成展板。位置要显眼,但不说是我们办的。就说‘警方查获并公开展示’。”
“明白。”赵虎拿出手机,开始联系后勤组。
杨辰靠回椅背,目光落在主控台上。用户数仍在上涨,系统稳定,无异常请求。这场抓捕没有影响运营,反而为品牌注入了一种无形的权威感。
他不需要亲自到场。只要指令下达,执行就会精准落地。
半小时后,赵虎回来汇报:“展台设计稿已确认,展板材质选用防雨布,避免天气影响。警方那边也沟通好了,会派两名辅警在现场维持秩序,名义是‘安全教育宣传’。”
“很好。”杨辰点头,“记得把液压钳和干扰器放在c位。学生最怕电子产品被盗,看到这些工具被缴获,心里才有安全感。”
“已经安排了。”赵虎顿了顿,“张猛和李强问,后续巡逻是否加强。”
“照常。”杨辰说,“但他们要记录每一次异常。哪怕只是有人在店外逗留太久,也要记下来。我要知道这片街区每一分钟发生了什么。”
赵虎应声离开。
杨辰独自坐在办公室,调出明日媒体通稿草案。校报、校园论坛、学生社群,三套文案均已准备妥当。他逐字审阅,修改了一处措辞,将“成功抓获”改为“依法移交”。
合法,是他必须守住的边界。
桌上的腕表静默无声。他抬起左手,拇指轻轻滑过表冠,却没有拧动。这个动作已成为习惯,像一种无声的确认——一切仍在掌控之中。
窗外,夜色渐深。商业街的灯光依旧明亮,奶茶店门口仍有学生排队取餐。没人知道几个小时前这里发生过一场突袭,也没人注意到,那些穿着黑色夹克的安保人员,站姿比以往更加挺拔。
第二天上午,校报官网更新新闻,《后街小偷团伙被一网打尽》登上首页头条。配图清晰,文字严谨,提及“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行动”,并附上作案工具照片。评论区迅速刷屏:
“原来最近偷奶茶店的是这帮人?怪不得好几家店换了新锁。”
“这液压钳看着就专业,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安保太强了,听说当场拿下,都没人跑掉。”
陈磊转发了这条新闻,仅评论一句:“秩序,是最好的用户体验。”
杨辰看到这条转发时,正在查看死士轮班表。他没回复,只是在系统后台调出张猛和李强的任务记录,在评价栏写下“表现优异,积分+500”。
下午三点,赵虎送来展台最终确认单。所有工具已完成编号,展板排版完毕,将于明早六点进场布置。
“张猛说,有个小偷被捕时嘟囔了一句。”赵虎站在桌前,声音低沉,“说‘你们根本不知道上面是谁在撑腰’。”
杨辰抬眼。
“我没让他继续问。”赵虎说,“按你的规矩,抓现行,不审口供。警察带走后,我们就不碰了。”
“做得对。”杨辰点头,“我们现在是规则的维护者,不是执法者。”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校广场空地已被围起,几名工人正在测量尺寸。展台即将搭建,而风暴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他的左手再次搭上表冠,指尖微动。
展板上的液压钳特写照片突然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