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的喧嚣如同退潮的海水,在席卷了整个校园后,终于缓缓平息。横幅依旧悬挂,但少了奔跑的身影和震天的呐喊,显得有些寂寥。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几分汗水与阳光混合的、属于青春的特殊气息。
406宿舍,却依旧沉浸在一种延迟的兴奋之中。
赵刚俨然成了宿舍的绝对中心。
他那块跳远银牌,被他用一根红色的丝线小心翼翼地系好,悬挂在了床头最显眼的位置,正对着门口,任何人一进来,第一眼必然会被那抹闪烁的银光所吸引。
“我说刚子,你那牌子都快被你盘出包浆了。”李哲从书堆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着赵刚又一次用柔软的绒布细致地擦拭着奖牌,忍不住打趣道,“一天擦三遍,金属层都要让你擦没了。”
“去去去,你懂什么?”赵刚头也不回,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得意和珍视,“这叫荣誉的保养!每一道反光,都是哥们儿我在赛场上拼搏的见证!知道什么叫青春的勋章不?这就是!”
孙伟戴着耳机,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似乎在玩着什么游戏,闻言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宿舍里的人听见:“呵,一块牌子,愣是让你整出传国玉玺的架势。”
若是平时,赵刚早就跳起来跟孙伟理论了,但今天,他心情极佳,只是哼了一声,反而把奖牌举到阳光下,眯着眼欣赏:“你这是嫉妒,赤果果的嫉妒!哥不跟你一般见识。”
祁阳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灏阳科技”最新的设备采购进度表。
他听着室友们的斗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这种轻松、直接,甚至带着点幼稚的拌嘴,与他刚刚处理的、涉及数十万资金和核心技术路线的决策相比,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维度。
一个简单明快,成败荣辱都写在脸上,挂在胸前;另一个则幽深复杂,每一个决定都牵扯着未来的无数可能,压力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但这种切换,对他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自然。
他需要这片校园,需要这个简单的宿舍,来中和另一个世界的重量。
当晚,四人如约来到了学校后门那家名为“热火朝天”的火锅店。
店里人声鼎沸,大多是刚刚经历了运动会、寻求放松和庆祝的学生们。
红油在九宫格锅底里翻滚,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花椒和辣椒的辛香,弥漫在整个包间里,气氛瞬间就被点燃了。
赵刚充分发挥了“主角”的豪气,拿着菜单大手一挥,牛羊肉卷、毛肚、黄喉、虾滑、各类蔬菜点了一大桌子,几乎要把小小的方桌堆满,最后还高声招呼服务员:“先来一箱冰啤酒!”
“刚子,你这是要破产清算的节奏啊?”李哲看着满桌的菜,调侃道。
“怕什么!哥们儿高兴!”赵刚拍着胸脯,银牌不知何时又被他挂在了脖子上,在灯光下闪闪发光,“今天不醉不归,谁先怂谁孙子!”
几杯冰爽的啤酒下肚,年轻人的话匣子便彻底打开了。
话题从运动会上的精彩瞬间,延伸到某个院系啦啦队里特别亮眼的女生,又转到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天马行空,无所不包。
“说真的,”李哲的脸在蒸汽和酒精的作用下微微泛红,他平时话不算多,此刻却带着几分感慨,“看着刚子在跑道上冲刺,在沙坑前腾空,那一刻,确实挺热血的。”
孙伟慢悠悠地涮着一片鲜毛肚,在油碟里滚了滚,送进嘴里,含糊地说:“还行吧,总算没给咱们406丢人。比某些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的强。”他这话不知是在说谁,但总算不是打击赵刚。
赵刚立刻来了精神,端起酒杯:“听见没?连伟哥都肯定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实力!来,哲哥,伟哥,走一个!感谢捧场!”
祁阳也笑着举杯。
他看着眼前这三张熟悉的面孔,赵刚的张扬热烈,李哲的沉稳内敛,孙伟的别扭毒舌,性格迥异,却奇妙地构成了他在这个城市最安稳的落脚点。
这种不需要任何算计、纯粹基于共同生活空间建立起来的情谊,简单而珍贵。
“阳哥,白天你接那个电话,我看你神色有点严肃,是公司那边有什么麻烦吗?”赵刚跟李哲、孙伟碰完杯,又转向祁阳,关心地问了一句。
他虽然大大咧咧,但对室友的事情还是很上心。
李哲和孙伟也看了过来。他们都知道祁阳在外面有项目,具体多大规模不清楚,但能感觉到他的忙碌和与普通学生的不同。
祁阳不想让公司的事务破坏此刻轻松的氛围,便轻描淡写地摇了摇头:“没事,一点小插曲,已经处理好了。
就是采购的设备超了点预算,协调了一下。”
“超预算?多少?”李哲下意识地问,这是他作为金融专业学生的本能反应。
“八十万左右。”祁阳平静地说出一个数字。
“噗——多少?!”赵刚差点把嘴里的啤酒喷出来,眼睛瞪得溜圆,“八十万?!还‘左右’?!阳哥,你管这叫‘小插曲’?”他脖子上的银牌仿佛都黯淡了几分。
李哲也倒吸一口凉气,推眼镜的手都顿住了。
孙伟虽然没说话,但看向祁阳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惊异。
八十万,对于他们这些尚未真正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祁阳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笑了笑,用筷子夹起一片肥牛在锅里涮着,语气依旧平淡:“做项目就是这样,总有计划外的情况。关键是权衡利弊,做出当时情况下最优的选择。”
“为了省这八十万,可能导致项目延迟两三个月,损失更大。”
他简单解释了一下其中的逻辑,没有深入细节,但已足够让室友们感受到他所在的那个世界的规则与校园是多么不同。
李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成本与风险的权衡……课本上的理论,放到实际中,确实复杂得多。”
赵刚咂咂嘴,举起酒杯,一脸敬佩:“牛逼!阳哥!我现在觉得我这块牌子都不香了。你那边动辄几十万的决策,比我这在沙坑里蹦跶一下刺激多了!来,我敬你一杯!”
祁阳和他碰了一下杯,冰凉的啤酒入喉,带走了一丝疲惫。他再次举起杯,面向所有人:“好了,公司的事翻篇。今天的主角是我们刚子和他的银牌。来,为我们406的运动健儿,也为我们难得的聚餐,干一杯!”
“干杯!”
四个玻璃杯再次用力地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