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潮头立规
中国正式加入wto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江南省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于秦墨领导的省发改委而言,理论学习期和预案准备阶段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纷至沓来的具体挑战和瞬息万变的实战应对。办公室墙上那张巨幅地图,仿佛活了过来,每一个图钉都代表着一个需要立即响应的热点。
首当其冲的,是信息轰炸。各类明传电报、紧急通知、部委征求意见稿雪片般飞来,内容从关税下调具体时间表、服务贸易开放清单,到知识产权保护新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解读,包罗万象,且时效性极强。秦墨要求综合处立即成立“wto规则信息处理中心”,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筛选、提炼、分送关键信息,确保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市、各部门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国家层面最新政策动向。
然而,更严峻的考验来自基层。正式入世不到一周,秦墨的案头就堆满了来自各地市和企业的紧急报告。
“秦主任,不好了!”沿海某市发改委主任电话直接打了过来,声音焦急,“我们市几家主要的服装加工厂,刚接到欧洲老客户通知,说要根据wto规则,重新认定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要求提供全套成本明细和财务审计报告,否则订单就要转去东南亚!这些厂子以前都是靠价格优势,账目哪经得起这么查啊!”
几乎同时,农业处的报告也送了上来:本省大宗农产品如柑橘、茶叶等,面临进口农产品关税大幅下降后的价格冲击,已有合作社反映销售受阻,农民忧心忡忡。
更棘手的是,法制办转来一份某跨国公司的律师函,质疑本省某市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地方补贴政策“涉嫌违反wto补贴协议”,要求立即修改,否则将诉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问题千头万绪,但核心都指向一点:旧的游戏规则正在失效,新的规则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并被熟练掌握,阵痛和混乱不可避免。
秦墨没有陷入具体事务的漩涡,他意识到,当务之急不是充当“救火队长”,而是尽快建立一套适应新规则、能够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他立即召开了全委处长以上干部紧急会议。
“同志们,仗已经打响了!现在不是慌的时候,是要立规矩的时候!”秦墨开门见山,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必须从应对个案转向构建体系,确保全省经济航船在入世风浪中行稳致远。”
他提出了构建“三大机制”的紧急任务:
一、快速响应与风险预警机制。 由综合处、法规处、产业处牵头,整合高校、智库、律师事务所资源,成立“wto事务顾问团”。对各地各行业报送的紧急情况,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研判,提出应对建议。同时,完善之前部署的产业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将国际市场价格、技术性贸易措施(tbt)、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等动态信息纳入实时监控,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警。
二、合规指导与能力提升机制。 由培训中心、外资处负责,立即启动“wto规则千企培训计划”,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精准化、实操性的合规培训,重点讲解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规则,帮助企业尽快适应新环境。培训教材要通俗易懂,案例要鲜活具体。
三、政策协调与争端应对预备机制。 由法规处、体改处牵头,建立省级层面涉wto政策内部审查流程,所有新出台的经济政策,必须经过合规性评估。同时,着手组建由法律专家、经济专家、行业代表组成的“贸易争端应对预备小组”,研究潜在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做到有备无患。
机制建立易,落实见效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固有的思维惯性和部门利益。在讨论一项清理地方保护性政策的方案时,某经济强市的副市长直接在视频协调会上表示不满:“秦主任,我们市这些政策是为了扶持本地中小企业,这么多年效果很好。现在一下子全砍掉,外资大鳄进来了,我们自己的企业怎么办?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面对质疑,秦墨没有强行压服,而是请该市的几家龙头企业负责人一起参会,让他们谈谈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渴望。一位本土科技公司老总坦言:“市长,我们不怕竞争,怕的是不公平竞争。以前靠政策保护,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长不大。现在虽然难,但逼着我们创新,走出去,才是长远之道。” 企业家的现身说法,比任何行政命令都更有说服力。
家庭是秦墨唯一的避风港,但即便是这方小天地,也感受到了入世带来的微妙变化。林芷若所在的南宁市图书馆,接到了大量关于wto规则、国际商法、外语学习的书籍采购和借阅申请,她比以前忙碌了许多。更让她操心的是,女儿路安即将升入小学,学区房、双语教学、国际视野成了她和同事们热议的话题,无形中增加了焦虑。一天晚上,她忍不住对秦墨说:“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变,连孩子上学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秦墨放下手中的文件,握住妻子的手,温和地说:“变是常态,关键是适应变化,引导变化。路安的教育,我们量力而行,顺其自然就好。重要的是培养她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而不只是追求某个标签。” 他的平静,给了林芷若莫大的安慰。
经过近一个月的全力运转,“三大机制”开始逐步发挥效用。预警机制成功预判了某国可能对本省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培训机制帮助数百家企业初步掌握了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基本方法;政策协调机制清理了一批明显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土政策”,虽然过程艰难,但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扫清了障碍。
深夜,秦墨审阅着第一期《江南省wto事务月度报告》。报告显示,入世首月,全省外贸总额在波动中保持了增长,新兴市场开拓取得进展,但部分传统产业确实承压明显。他提笔在报告上批示:“成绩初显,挑战犹存。下一步重点:一是推动预警机制向精准化、智能化升级;二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帮扶;三是研究利用wto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支持农业转型升级。”
他走到窗前,南宁市的夜景依旧璀璨。他知道,这第一个月的应对,只是漫长适应期的开始。真正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但此刻,他心中多了几分底气。因为他知道,江南省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免疫系统”。虽然这个系统还很稚嫩,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毕竟,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在时代的潮头立规,虽艰难,却必要。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更远的夜空,接下来的路,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