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平静地度过,秋鱼服装厂依旧火热。
于天赐算着时间,挑了个时间带着家人去拜访外公外婆。
此时港城已经放起了暑假,沈瑞思也带着侄子侄女来到了京城。
沈瑞初和沈瑞思姐妹俩一见如故,拉着于天娇聊了起来。
而于天赐则和外公外婆就有关零食厂的事宜攀谈起来。
只不过沈熹对创办零食厂的想法并不是很强烈。
“从生产到宣传再到销售,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管理方面也需要找信得过的人,我倒是觉得可以凭借滇省的环境资源开家观光酒店会更好一些。”
“爷爷,我倒是觉得表哥的想法不错,观光酒店门槛低,谁都可以做,但薯片可以有自己的配方,而且工业化生产要比小作坊靠谱的多,能快速抢占市场。”沈念初劝道。
“但距离确实是太远了,一旦有什么事根本来不及去处理,如果把土豆运回京城的话运输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至于人选问题的话,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于天赐开口道:“是我的一个朋友,人品倒是没得说。”
几人又讨论一阵,依旧没讨论出具体结果,但于天赐还是决定先把厂房盖起来,只有沈念初举手附和。
“表哥,你是不是缺钱,要不你完全可以单干。”
“不是,我只是单纯的有些忙不开,想找人帮忙。”
其实还有一点,于天赐打算砸钱去二十三届奥运会打广告,所以想要绑定有港商身份的沈家给产品镀金。
“你不是有个朋友在那里吗?你怎么不找他帮忙?”
于天赐摇摇头:“他性格不行,太过于老实。”
“这样呀。”
“对了,你在港城有没有熟悉的朋友,能不能过来帮忙。”
“没有,我朋友跟我一样都在上学,哪有这闲工夫。”
“要不你别上学了?”
“呵呵,表哥你觉得可能吗?”
“人我可能帮不上忙,但资金方面我倒是能支援你点。”
“那也行吧。”有利益交往才能更长久地相处下去:“你有多少钱?”
“我全部的小金库加起来大概有十几万。”
“这……这么多?”
“我可是冉冉升起的商业新星,这有什么。”
“那你很棒棒喽,整个厂子估计需要投资三十万左右,管理人员的话我来出,十万给你两成股份,如何?”
“我要三成。”
“不行,我还要去找人,还要给别人股份,给不了你三成,除非你能找到能管理工厂的人。”
一番谈判之后,沈念初占三成股份,但以后如果要给其他人股份后,会按照比例扣除所占据的股份。
沈念初决定去找沈瑞思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于天赐也细细琢磨着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邱林晚这时突然想到一人。
“你想找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我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
“你说谁?”
“程佳,他能组织起黑市,一直游走灰色地带,而且我们一直在合作,也算是知根知底。”
“到时候问问他,估计他的野心被养大了,估计不会跟我们干。”
“你说得也对。”
管理的人选虽然还没定下来,但暑假已经到来,于天赐和沈念初二人趁暑假前往滇省。
抵达目的地后,二人第一时间就前往尤家拜访。
尤卫国看见沈念初后满脸疑惑:“几年不见,邱丫头怎么大变样了?”
“咳咳,尤爷爷,这不是晚晚,这是我表妹。”
自我介绍一番后,三人讨论起有关工厂的事宜。
尤卫国听到二人的困难后,也不由得皱眉:“现在人才本就稀缺,而且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少有管理层能主动加入私营工厂。”
“算了,反正还有一年的时间,慢慢找吧。”
尤卫国安排人带二人去观看场地,于天赐当晚就画出工厂的设计图交给包工头。
于天赐将工程款托付给尤卫国,拜托他在工厂建好后检查无误再交给工程队。
折腾半个月后,于天赐趁机去熊家拜访一下,这些年熊大河母子把闲置房子出租也算有些收入,再加上银行里的存款利息,过得也算滋润。
见到熊大河母子无碍后,便放心地和沈念初返回京城。
二人一返回四合院就看到沈瑞初抱着于琳在葡萄树下做摇椅乘凉,一伸手薅下一颗葡萄就塞进嘴里。
小于琳也拿着大葡萄小口小口地吃着。
于琰在屋子里吹风扇看电视。
“娘呀,你这日子过得比老佛爷都滋润。”
“我累了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沈念初也摘下一颗葡萄:“表哥,你这葡萄是什么品种的?怪挺好吃的。”
“好吃吧,一会你把籽收集起来,带回去种院子里。”
“算了,家里熊孩子太多了,葡萄苗根本就长不到成熟。”
于天赐抱起于琳:“娘这些日子,家里还好吧。”
“好,一点事都没有。”
于天赐逗了一会女儿,放下小胖妞:“那我先去服装厂了。”
“你去吧你去吧,我一会带着念初和于琳于琰去好好逛逛,等晚上你再去你外公家接我。”
于天赐答应下来,径直来到服装厂,见到一片乌泱泱来进货的人。
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于天赐来到邱林晚的办公室,这时乔巧和芮蕊在与邱林晚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商量过后,邱林晚还是决定接下来制作羽绒服,既可以批发卖给小摊贩,继续抢占市场,如果真如前世一样,也可以保存下来卖到毛熊国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秋鱼服装厂的热度却没有丝毫下降。
组织上依旧在大力宣传个体户,直到一月传出一条消息,个体户迎来第一阵寒潮,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产品开始大量堆积。
服装厂一瞬之间冷清了下来。
而这种情况正如于天赐二人所料,毕竟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旦全面放开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如循序渐进地进行。
对于其余个体户来说,是寒冬,但对于天赐二人来说,倒是可以以低价大量地收购堆积的日用品。
“还多亏了你,要不我们就开始傻乎乎地制作春装了。”芮蕊说道:“可惜了你们这敏锐的政治嗅觉,不参政可惜了。”
“我有什么政治嗅觉,不过是走了狗屎运而已。”邱林晚笑着说:“我要去港城过年,服装厂我就托付给你了。”
“你就放心吧,还有乔姨帮我,保证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等二人收拾完一切,将所有工作都安排好,于家一大家子人除了离不开的于逸外,都跟随沈熹和田惠一同前往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