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趁势向公社打报告,申请将凌家坉土药房正式升级为“凌家坉大队合作医疗站”,并请求公社卫生院在业务上给予更多指导。同时,他加大了培训力度,不仅教铁柱、春苗医术,还开始教他们如何应对检查、如何与不同风格的上级沟通。他还鼓励社员们,将跟凌风学的简单保健方法,教给邻村的亲戚朋友,无形中扩大影响力。
经过这次检查,凌家坉土药房的名声反而更响了。连公社其他大队的社员,都听说凌家坉的医生连公社检查都挑不出毛病,医术还好,来看病的人更多了。凌风成功地化危机为机遇,进一步巩固了地位,并将潜在的威胁暂时逼退。
盛夏来临,凌家坉的山岭一片郁郁葱葱。土药房旁边的几块草药试验田里,凌风精心培育的薄荷、艾草、金银花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经过春天的那场风波,凌家坉迎来了一段难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稳发展期。
凌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育人”和“总结”上。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终有极限,只有培养出更多可靠的接班人,并将经验系统化,才能让凌家坉的医道传承下去,惠及更多人。
他对铁柱和春苗的培养进入了新阶段。不再仅仅是传授具体的药方和针法,而是开始引导他们建立中医的整体思维。
“柱子,春苗,你们看这个病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舌苔白腻。”凌风指着一位来看病的社员说,“你们觉得病位在哪里?”
“在脾胃。”春苗回答。
“对,但不全对。”凌风引导,“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但为什么运化不了?是不是有湿气困住了脾?湿气从哪里来?可能是外面环境潮湿(外湿),也可能是脾胃自己虚弱,运化水液功能失常产生的(内湿)。治疗时,是光健脾,还是要加上祛湿的药?这就是辨证。”
他经常拿出一些复杂的病例,让两人独立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则治法,选择方药穴位,然后他再点评、修正。他还鼓励他们阅读《赤脚医生手册》以外的中医启蒙读物,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拓宽知识面。
同时,凌风开始着手整理他的《凌家坉医案心得》。他白天看病、教学,晚上就在油灯下奋笔疾书。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下一个个典型的病例,不仅写成功的,也写失败的教训;不仅记录症状、方药,更着重分析当时的辨证思路、用药针法的考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应变。他尤其注重总结如何运用“简、便、廉、验”的本地草药和针灸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他打算将这份心得作为凌家坉医疗站的“内部教材”,传给铁柱和春苗,也作为自己行医多年的一个总结。
这段时间,凌风自己也迎来了医术上的一个小突破。邻村一个妇女,患有一种奇怪的皮肤病,四肢起红色结节,痒痛难忍,反复发作多年,县医院诊断为“结节性痒疹”,用了各种药膏、打针效果都不好。凌风接诊后,仔细辨证,认为属湿热蕴毒,瘀阻脉络。常规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的方药效果缓慢。他尝试运用灵枢九针中一种侧重于“清泻血分热毒”的针法,选用普通毫针,但行针时意念引导那丝气息,侧重于“解毒散结”。配合内服外洗的草药,治疗一周后,患者结节明显消退,痒痛大减。这个病例的成功,让凌风对针药结合、尤其是以意领气治疗疑难杂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信心。
盛夏的一天傍晚,暴雨初歇,天边挂着一道彩虹。凌风刚给最后一个病人看完病,正准备收拾东西,就见公社通讯员小陈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冲进院子,手里扬着一封信。
“风哥!风哥!好消息!地区卫生局的信!”
凌风接过信,拆开一看,是地区卫生局和地区医院联合发出的邀请函,邀请他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卫生工作者”,参加下个月在地区举办的“全区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经验交流会”,并请他准备一个关于“应用中草药和针灸技术防治农村常见病”的发言!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认可和更高的平台!
王福满、孙大壮、铁柱、春苗等人闻讯都围了上来,兴奋不已。
“风哥!你要去地区开会了!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啊!”铁柱激动地嚷嚷。
王福满拍着凌风的肩膀:“好小子!给咱凌家坉争光了!”
凌风看着邀请函,心情也有些激动,但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这既是机遇,也是更大的考验。在那种场合发言,面对的是全地区的专家同行,一言一行都代表凌家坉,甚至代表整个基层赤脚医生的形象。必须精心准备,既要展示特色,又要把握分寸。
他收起邀请函,对众人说:“这是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咱们要把咱们的经验好好总结一下,实事求是地讲出去。柱子,春苗,我不在的这几天,药房就交给你们了,遇事多商量,拿不准的,等我回来再说。”
“风哥你放心!我们一定看好家!”铁柱和春苗异口同声,眼神里充满了责任感和自豪。
夜幕降临,凌家坉笼罩在夏夜的宁静中。凌风坐在窗前,就着油灯,开始构思交流会的发言稿。
翌日凌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他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和几样珍贵的草药标本,登上了去往地区的班车。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县城,去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
车厢里又闷又热,混杂着汗味、烟味和鸡鸭鹅的气味。凌风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和山峦,心里既有些兴奋,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知道,这次会议,不仅是他个人的机会,更是凌家坉土药房乃至整个基层赤脚医生群体展示风采的舞台,绝不能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