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馨宁回到家苏府,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灾情已缓解和瘟疫已解决的好消息告诉李氏和萧氏。
苏馨宁刚到府门,门房就跑着去告诉李氏和萧氏,苏馨宁回来了。
“老夫人,四少夫人,小小姐回来啦!”
李氏闻言连忙和萧氏的陪嫁丫鬟一起扶着萧氏走出来,还好远看到苏馨宁就急忙问:“乖宝,一切都好吧。”
“奶,四婶,放心,一切都好,灾情已缓解了,瘟疫也解决了,四叔现在正在帮助那些灾民重建家园和恢复耕种,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他就可以回来了。”
李氏和萧氏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李氏激动地拉过苏馨宁的手,眼中满是欣慰:“乖宝,你就是咱们老苏家的福星,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萧氏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是啊,馨宝,辛苦你了,这瘟疫一解,你四叔也能安全了,咱们也能安心了。”
苏馨宁笑着安慰道:“奶、四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李氏忙吩咐丫鬟去准备丰盛的饭菜,要好好庆祝一番。
……
皇宫内,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北离沐宸回到京城就和苏馨宁分道,苏馨宁回苏府,而他则回宫里,父皇母后恐怕在他第一天离开京城去西南边就知道了,为了让母后安心,便第一时间去宫里见他的母后,向她报个平安。
当他踏入皇后的宫殿时,却惊讶地发现父皇也在那里。
北离沐宸连忙跪地,行叩拜大礼,口中高呼:“儿臣拜见父皇,拜见母后。”
“宸儿快起来。”
“宸儿快起来,过来让母后看看。”
“是,母后。”北离沐宸站起来走过去皇后身边,皇后一手抱着小公主,一手左右检查北离沐宸有没受伤。北离沐宸老实规矩的站着让皇后检查,他知道这几日母后肯定是很担心他的。
“母后,您放心,我很好。”北离沐宸看皇后还是担忧的样子,便轻声安慰道。
“你这兔崽子,那么危险的地儿说去就去,也不和母后提前说一声。”皇后一脸嗔怒地看着北离沐宸,眼中既有担忧又有一丝责备。她快步走到北离沐宸面前,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自己的皇儿确实没有受伤后,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然而,当她看到北离沐宸一脸坚定的表情时,心中的怒火又被点燃了起来。她瞪大眼睛,有些生气地说道:“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任性!那地方多危险啊,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叫母后如何是好?”
北离沐宸见状,连忙解释道:“母后息怒,儿臣知道那地方危险,但馨宝妹妹都能去得,我自然也要去。更何况,我身为太子,保护国家和子民是我的责任,我不能退缩。”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和自信。皇后看着眼前这个逐渐成长起来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无奈。她知道北离沐宸从小就有一颗勇敢的心,但作为母亲,她还是忍不住为他的安全担忧。
“好好好!朕就知道,你自小就最像朕,无论是这聪明才智,还是这果敢坚毅,都与朕如出一辙啊!”皇帝龙颜大悦,抚须大笑道。
“谢父皇夸奖!”
……
在西南边的这片土地上
苏子轩带领着众多官员和老百姓,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一个多月的奋斗,终于成功地走出了水灾和瘟疫这两大灾难的阴霾。
如今,每家每户都住进了经过重新修葺或新建的房屋里,这些房子坚固而温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如此,菜园里的青菜也长势喜人,已经长到了半大,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喜人。
而最让人欣喜若狂的是,那些曾经被洪水淹没的田地,如今都已经恢复了耕种。农民们辛勤地劳作,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长出了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这一日
苏子轩带着官员向相处了一个多月的众百姓告别。
“苏大人,众位大人,一路顺风!”
“苏大人,众位大人,一路顺风!”
老百姓们齐声向苏子轩等人挥手告别。
苏子轩眼眶微红,对着百姓们抱拳道:“诸位也都保重!”
百姓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感激。苏子轩带着官员踏上了回京的路。一路上,大家心情都十分轻松,此次赈灾防疫圆满成功,不仅拯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回到京城,苏子轩进宫复命。皇帝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重重奖赏了他和一同前去的官员。苏馨宁在苏府也听闻了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后,苏馨宁依旧在苏府过着平淡又充实的日子,时不时的往返苏家村和京城,时不时的去看看药品作坊和医院院的建造进程。
北离沐宸也时常来苏府看望苏馨宁,时不时的陪着苏馨宁一块去作坊和医学院。而苏子轩则继续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
……
“哎哟,我说这老四啊,到底是咋回事呢?咋到现在还没回来呢?你看看老四家的,这眼看着就差不多是这几日就要生了啊!”李氏一边焦急地在屋里踱着步,一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满脸都是担忧之色。
杨氏看李氏这焦虑的模样,细声细语的安慰道:“酿,您别着急,也许四弟就快回来了。”
“也是,按乖宝说的,也差不多能回来了,就是……”
李氏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声急促的声音打断了,只见萧氏的陪嫁丫鬟疾步跑来,“老夫人,老夫人,四少夫人直喊肚子疼,怎么办?这……要不要请大夫?”
李氏闻言连忙往萧氏的院子跑去,这不会今天就要生了吧,跑了几步,又想到了什么,转回头吩咐道:“快安排人去找乖宝回来,还有稳婆,乖宝要么在郊外的山上,要么就在铺子里,快去。”
“是,娘。”杨氏闻言连忙应道。
然后便疾步去安排人找苏馨宁回来,以及去请有名的稳婆,接着,又安排丫鬟去烧热水,炖红糖鸡蛋老母鸡汤,安排好这一切,杨氏也快速往萧氏的院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