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墨从梁明远办公桌前站起身,顺手拿起桌上搪瓷茶缸 —— 缸子沿儿还留着圈浅褐色的茶渍,是梁主任用了快十年的老物件。他走到墙角的暖水瓶旁,把热水慢慢注满,蒸汽带着暖意飘到鼻尖,才又轻手轻脚把茶缸放回原位,缸底与桌面接触时特意放轻了力道,怕打扰到主任说话。

梁明远坐在藤椅上,手指轻轻叩着桌面,见他忙活完,摆了摆手:“行了别折腾了,就跟你交代一件事。” 他说话时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带着老派干部特有的干脆,桌上的老花镜还架在鼻尖上,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天光。

“您说,我记着。” 陈墨站得笔直,双手自然垂在身侧。他刚到协和中医科满半年,虽说有杨承和老大夫的传承,又凭一手针灸治好了几个疑难杂症,但在医院里还算晚辈,面对科室主任总带着几分敬重。

“从下个星期开始,四九城各个单位的基层卫生室要派人来进修,半年期限。咱们医院对接的是钢厂和棉纺厂,一共十二个人,中医科分了一个名额,你负责带。” 梁明远端起茶缸抿了口,茶叶在水里浮浮沉沉,“人到了我让他直接找你。”

陈墨愣了愣,下意识往前凑了半步:“主任,这不合适吧?科里还有刘老、赵大夫他们,论资历论经验,哪轮得到我啊?我才来半年,带进修生怕是要误事。” 他说的是实话,刘老在中医科坐诊三十年,连院里老领导看病都找他;赵大夫去年还去援过藏,处理过高原地区的疑难杂症,怎么看都比自己更适合带教。

梁明远放下茶缸,把老花镜往上推了推,目光落在陈墨脸上:“你以为我没考虑过?刘老年纪大了,上个月刚查出腰疾,坐久了都费劲;赵大夫下个月要去参加全国中医研讨会,没时间。再说了,你那手本事 —— 杨老的衣钵传人,还怕教不好一个基层医生?” 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别推脱了,我说合适就合适。到时候把你临床的经验多跟人讲讲,尤其是辨证施治的思路,基层医生最缺这个。”

陈墨见主任态度坚决,知道再推也没用,便挺直腰板应道:“行,主任,我坚决完成任务。” 他心里却悄悄琢磨,回头得找刘老请教下带教的注意事项,别真出了岔子。

等他退出主任办公室时,走廊里正碰上送化验单的护士,对方笑着跟他点头:“陈大夫,您诊室还有俩病人等着呢,罗大夫正忙着。”

“多谢了。” 陈墨加快脚步往诊室走,推开木门时,果然听见罗启成温和的声音。诊室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就是脸色发白,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旁边站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男人,看穿着像是工厂的工人,袖口还沾着点机油。

罗启成坐在桌前,右手三指搭在老太太腕上的脉枕上,左手拿着病历本,眉头微微蹙着。他见陈墨进来,抬眼点了点头,继续专注地诊脉。陈墨没打扰,轻手轻脚走到自己桌前坐下,桌上摊着本泛黄的《外科学》,书页间夹着他画的解剖图 —— 这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旧书,边角都被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比如在 “阑尾切除术” 旁边写着 “中医可辅以大黄牡丹汤治术后肠粘连”。

他刚翻开书没两页,罗启成那边就有了动静。罗启成松开老太太的手腕,又问:“大妈,您这头晕是一阵一阵的,还是一直晕?早上起来的时候会不会更厉害?”

老太太声音有些虚弱:“一阵一阵的,早上起来最难受,还恶心,不想吃饭。”

“身上有没有觉得没力气?”

“有,走两步就喘,腿也沉。”

罗启成点点头,拿起钢笔开始写医嘱,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 “沙沙” 声。他写处方时格外慢,写两行就停下来琢磨琢磨,眉头始终没松开,最后盯着处方单上的两味药,手指在纸面轻轻点着,像是拿不定主意。

旁边的壮年男人看他犹豫,忍不住小声问:“罗大夫,我妈这情况没事吧?”

“您别急,再等等。” 罗启成抬头看向陈墨,语气带着几分恳切,“陈大夫,您能不能给看看?我这方子总觉得有点不妥,心里没底。”

陈墨合上书,起身走过去:“咱们互相探讨,谈不上谁看谁。” 他示意老太太把胳膊伸过来,指尖搭在脉枕上时特意调整了力度 —— 老人皮肤薄,脉管也细,得用指腹轻按才能摸准脉象。他手指依次搭在寸、关、尺三部,感受着脉搏的跳动:脉细弱无力,浮沉皆虚,是典型的气血两虚之象。

诊完脉,他接过罗启成递来的病历和处方单,目光落在 “麻黄三钱、桂枝三钱” 上,抬头问道:“罗哥,您这方子是按风寒感冒治的?”

“对,大妈说前两天下雨淋了点凉,之后就开始头晕,我想着是风寒束表,就用了麻黄汤加减。” 罗启成指着处方,“加桂枝是想温通经脉,缓解她身上的乏力。”

陈墨点了点头,手指在那两味药上敲了敲:“您的思路没问题,风寒感冒用麻黄汤确实对症,但您忽略了大妈的年纪。她今年六十了吧?” 见老太太点头,他继续说,“老人气血本就亏虚,麻黄辛温峻烈,三钱的量下去,容易耗气伤阴;桂枝虽温,但也偏燥,俩药加起来,老人怕是扛不住,说不定还会心慌、口干。”

罗启成盯着处方单,眉头渐渐舒展开,拍了下大腿:“可不是嘛!我怎么把这茬忘了!上次刘老还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用麻黄,最多一钱半,六十岁的也得减三成。大妈这脉本来就弱,我这药量确实猛了。” 他拿起钢笔,把麻黄和桂枝都改成一钱半,又在旁边加了味炙甘草,“加味炙甘草,既能调和药性,又能补益气阴,这样就温和多了。”

改完方子,他把单子递给旁边的壮年男人:“您拿着这个去中药房抓药,每天早晚各煎一次,温服。煎药的时候记得先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煮二十分钟就行。喝三天,要是头晕、乏力缓解了,就不用再来了;要是没好转,您再带大妈过来复查。”

“哎!谢谢罗大夫,谢谢陈大夫!” 男人双手接过处方,又扶着老太太站起来,对着陈墨深深鞠了一躬,“我妈这病折腾好几天了,刚才还说怕治不好,现在听您二位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陈墨连忙扶住他:“大叔您别客气,治病救人是我们该做的。大妈年纪大了,回去路上您慢着点,别让她累着。”

老太太也跟着道谢,声音虽轻却透着感激,被儿子搀扶着慢慢走出诊室。杨小红护士正好拿着治疗盘进来,见他们要去药房,赶紧上前一步:“大爷,中药房在一楼东侧,您从这边楼梯下去,左转就能看着‘中药房’的牌子,别走错了。” 等母子俩走远,她把治疗盘放在墙角的柜子上,抓起桌上的笔记本就凑到陈墨跟前,本子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边角还贴着不少彩色的便签。

“陈大夫,打扰您几分钟成吗?” 杨小红睁着大眼睛,语气带着期待,“刚才您说老人用药要减量,我没太明白 —— 为啥同样的病,年轻人和老人用药量差这么多啊?是不是所有药对老人都得减量?”

陈墨把桌上的《外科学》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块地方让她坐:“坐吧,咱们慢慢说。首先得搞清楚,老人和年轻人的身体底子不一样。你想啊,年轻人气血旺盛,脏腑功能好,药吃进去,身体能很快代谢掉,就算剂量稍大,只要对症,一般不会出问题;但老人呢,气血亏虚,肝肾功能都在退化,比如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七十岁的老人大概只有年轻人的一半,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也会下降。要是按年轻人的剂量给药,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就像水积在池子里排不出去,时间长了就会出副作用。”

他拿起笔,在杨小红的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单的人体脏腑图:“比如刚才那两味药,麻黄里的麻黄碱,主要靠肾脏排泄,老人排泄慢,要是剂量大了,麻黄碱在体内攒多了,就会刺激心脏,导致心慌、心律不齐;桂枝里的桂皮醛,对胃肠道有刺激,老人胃肠功能弱,吃多了容易恶心、呕吐。所以不是所有药都要减量,但像这种药性峻烈、代谢慢的药,给老人用的时候,就得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调整剂量,一般是年轻人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具体还得看脉象和症状。”

杨小红手里的钢笔飞快地动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脆,遇到没听懂的地方,就停下来皱着眉琢磨几秒,实在想不通就赶紧问:“那要是老人同时有好几种病,比如又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用药的时候是不是更麻烦?”

“可不是嘛。” 陈墨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种情况叫‘合并用药’,得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有的降压药和降糖药一起吃,可能会增强药效,导致血压或血糖过低;有的药则会互相抵消,让药效减弱。所以给这类老人开药,不仅要减量,还得仔细核对每种药的成分,避免不良反应。上次科里来了个老爷子,又有冠心病又有哮喘,之前在别的医院开了心得安,结果吃了之后哮喘加重,就是因为心得安会收缩支气管,和治疗哮喘的药起了冲突。”

对面的罗启成也停下手里的活,凑过来补充:“小红,陈大夫说的这些都是实战经验,你记牢了。我当年当学徒的时候,光认药材就认了三年 —— 比如甘草和黄芪,看着都是黄色的根,但是甘草断面有‘菊花心’,黄芪断面是‘放射纹’,闻着气味也不一样,甘草甜,黄芪有股豆腥味。中医讲究‘认药、辨症、施治’,认不清药,辨不准症,就算剂量对了也没用。”

杨小红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 “认药:甘草(菊花心、甜)、黄芪(放射纹、豆腥味)”,又抬头看向陈墨:“陈大夫,我想考中药师,您刚才说让我找梁主任跟中药房打招呼,去对照实物学,那我去了之后该从哪开始学啊?”

“先从常用药材认起。” 陈墨想了想,“中药房里最常用的有一百多味,比如当归、党参、白术这些,你每天去待一个小时,拿着药材看性状、闻气味、尝味道 —— 当然,有毒的药不能尝 —— 再对照着药典看功效,比如当归分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头止血,身补血,尾破血,用法不一样。等认熟了,再学抓药、戥秤的用法,中药抓药讲究‘等量递减’,不能差一分一毫,不然药效就变了。”

罗启成也点头:“对,我当年学戥秤,练了一个月才敢上手,一开始总抓不准,师傅就拿个小秤称,差一钱就罚我抄药典,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抓准分量。”

杨小红把这些都记在本子上,嘴角扬着笑:“谢谢陈大夫,谢谢罗大夫!中午我就去找梁主任说,要是能去中药房学,我肯定好好学!” 她说着,目光落在陈墨桌角的《外科学》上,好奇地问:“陈大夫,您是中医,怎么还看西医的书啊?”

陈墨拿起书,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多学一门知识,总能帮到病人。你看,咱们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调理’,比如一个胃痛的病人,咱们会看他是不是脾胃虚寒、肝气犯胃,然后开方调理,虽然能除根,但见效慢,可能得喝半个月药才缓解;可西医不一样,要是胃溃疡引起的胃痛,用点抑酸药,当天就能减轻疼痛,要是有出血,还能及时止血。现在老百姓来医院,大多是疼得受不了、熬不住了才来,他们盼着快点好,西医在这方面确实有优势。”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但西医也有局限,比如有些慢性调理的病,像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西医只能控制症状,想除根很难,这时候中医就有优势了。我看西医的书,不是想转行,是想把中西医结合起来 —— 比如一个心梗术后的病人,西医能救命,但术后调理用中医,补气活血、养心安神,能让病人恢复得更快,还能减少并发症。上次科里有个病人,心梗术后总心慌、失眠,西医给了安眠药也不管用,我给他开了炙甘草汤加减,喝了一周就好多了,现在还定期来复查呢。”

杨小红听得眼睛发亮,在本子上写下 “中西医结合:心梗术后用炙甘草汤调理”,旁边还画了个小星星。陈墨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又补充道:“还有一点,咱们中医跟病人沟通的时候,别总说‘五行失调’‘阴阳失衡’,老百姓听不懂。你就跟他说‘你是气血不足,得补补’‘你是湿气重,得祛湿’,直白点,他们才容易接受。当然,要是遇到有文化、懂中医的病人,你再跟他讲辨证的道理,他会觉得你专业。上次有个大学教授来看病,我跟他讲‘肝木克脾土,你是肝气郁结影响了脾胃’,他一听就懂,还跟我讨论《黄帝内经》,后来复查的时候还带了本自己写的书给我。”

他刚说完,门口突然传来 “啪啪啪” 的鼓掌声,伴随着一个洪亮的声音:“说得好!年轻人有这想法,难能可贵啊!”

陈墨、罗启成和杨小红都转过头,只见张院长和梁明远站在门口,张院长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脸上带着笑意,梁明远则站在旁边,眼神里透着欣慰。三人赶紧站起来,陈墨先开口:“张院长,梁主任,您二位怎么过来了?”

“我来找明远谈点事,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你说的话。” 张院长走进诊室,目光扫过桌上的《外科学》和杨小红的笔记本,笑着点头,“中西医结合、通俗化沟通,这都是很实在的想法。咱们医院一直提倡中西医互补,就是缺你这样敢想敢做的年轻人。不像有些老大夫,总觉得中医不能跟西医沾边,墨守成规可不行。”

梁明远也走过来,拍了拍陈墨的肩膀:“你刚才说的那些,我都听见了,思路很清晰。正好,张院长过来是有个会诊的事 —— 外科那边有个病人,情况有点复杂,想让中医科派人过去看看。本来我要去,但刚才接到电话,家里有点急事得回去一趟,你就替我去一趟吧。”

陈墨愣了愣:“我去?外科会诊都是找资深大夫,我怕……”

“怕什么?” 梁明远打断他,语气坚定,“你的本事我知道,杨老教出来的徒弟,辨证不会错。去了之后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藏着掖着,你代表的是咱们中医科,别给咱们科丢脸。”

张院长也附和道:“小李 —— 哦,不对,陈墨,明远推荐你,我信他的眼光。那边病人还等着呢,跟我走吧,路上我跟你说说情况。”

陈墨见两位领导都这么说,不再犹豫,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钢笔,又顺手把脉枕塞进白大褂口袋 —— 中医会诊离不把脉,带上总没错。“那我跟您走。” 他跟罗启成和杨小红点了点头,“罗哥,诊室这边就麻烦您了。小红,找梁主任的时候记得说清楚,就说是我建议你去中药房学习的。”

“您放心去吧!”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道。

陈墨跟着张院长走出诊室,沿着走廊往外科方向走。走廊里很热闹,护士推着治疗车匆匆走过,车轱辘发出 “咕噜咕噜” 的声音;病人家属提着暖水瓶来回穿梭,偶尔能听见病房里传来的咳嗽声。张院长边走边说:“病人是位老太太,八十二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三天前突发脑梗塞,现在昏迷不醒。外科做了 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梗塞,面积不小,而且老人肝肾功能不好,没办法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内科那边已经看过了,说没什么好办法,所以想请中医科过来,看看能不能用中药或者针灸试试,哪怕能让老人醒过来也行。”

陈墨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 “82 岁,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昏迷,高血压、冠心病史,肝肾功能差”,又问:“张院长,老人昏迷前有没有什么诱因?比如情绪激动、劳累,或者饮食不当?”

“听家属说,昏迷前一天晚上,老人跟儿子拌了几句嘴,情绪有点激动,然后就说头晕、恶心,第二天早上就叫不醒了。” 张院长叹了口气,“家属里有位领导,对老人很重视,刚才还在会议室等着,你等会儿会诊的时候,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外科会议室门口。推开门,里面坐着七八个人,都是外科和内科的大夫,正围着桌子低声讨论。靠窗户的位置坐着个中年男人,穿着深灰色中山装,袖口平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即使只是随意坐着,也透着股沉稳的气势。他旁边站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手里拿着个黑色文件夹,正弯腰在他耳边小声说着什么,看模样像是秘书。

张院长走进来,清了清嗓子:“好了,中医科的大夫来了。”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立刻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陈墨。张院长指着陈墨介绍道:“这位是咱们医院中医科的陈墨大夫,别看他年轻,可是中医名家杨承和杨老的关门弟子,去年还凭针灸治好了一位多年的面瘫病人,在中医科很受认可。” 他特意强调杨老的名字,是怕那位中年男人因为陈墨年轻而轻视他 —— 毕竟能让张院长亲自陪同会诊的病人,身份肯定不一般。

中年男人抬起头,目光落在陈墨身上,眼神平静,没有惊讶也没有轻视,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陈墨也礼貌地颔首,没有多说话 —— 在没看到病人之前,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

张院长走到桌子主位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陈墨,坐。何主任,你把病人的详细情况跟大家说说吧。”

陈墨在离门最近的椅子上坐下,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抬头看向外科主任何平。何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疲惫,显然这几天为了病人的事没少操心。他拿起桌上的病历夹,翻开说道:“病人姓名刘桂兰,女,82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二十年,最高血压 180\/110mmhg,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冠心病病史十年,两年前做过冠脉支架植入术,平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天前晚上,病人因家庭琐事与儿子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家属当时未重视,次日清晨发现病人呼之不应,意识昏迷,遂拨打 120 送至我院。”

他顿了顿,翻到下一页:“入院后急查头颅 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面积约 3cmx4cm;血常规示白细胞 11.2x10?\/L,中性粒细胞 78%;肝肾功能示肌酐 135μmol\/L(正常范围 44-133μmol\/L),尿素氮 8.5mmol\/L(正常范围 2.9-8.2mmol\/L),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电解质正常。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但病人仍持续昏迷,GcS 评分 5 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力 0 级,右侧肢体肌力 1 级。”

何主任说完,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内科主任王大夫先开口:“病人目前的情况,内科这边确实没什么好办法。甘露醇用了三天,再用下去怕加重肾损伤;依达拉奉对高龄病人效果有限,而且病人肝肾功能不好,剂量也不敢加。现在只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等着病人自己醒,但希望不大。”

他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更沉闷了。张院长看向陈墨:“陈墨,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陈墨放下钢笔,抬头问道:“何主任,病人昏迷期间有没有自主呼吸变化?比如呼吸急促、暂停?另外,有没有出现过癫痫发作或者应激性溃疡?”

“自主呼吸一直比较平稳,呼吸频率 18-20 次 \/ 分,血氧饱和度在 95% 左右,不用呼吸机辅助;没有癫痫发作,但昨天早上出现过一次应激性溃疡,呕吐了少量咖啡色液体,给予奥美拉唑后已经止住了。” 何主任一一回答。

“病人的舌象和脉象看过吗?” 陈墨又问 —— 中医辨证离不开望闻问切,即使病人昏迷,舌象和脉象也能提供重要信息。

何主任愣了愣,摇了摇头:“没注意,我们主要看西医指标,没关注这些。”

陈墨点点头,合上笔记本:“张院长,何主任,我想先去看看病人。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参’,只听描述不够,得亲自看看舌象、把把脉,才能判断证型,给出治疗方案。”

张院长看向那位中年男人,眼神带着询问。中年男人站起身,声音低沉:“那咱们一起去病房。” 他的脸色不太好,眼底有淡淡的青黑,显然这几天没休息好,语气里也透着几分疲惫 —— 大概是对陈墨没抱太大希望,只是不想错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说完,他率先向门口走去,那位年轻秘书赶紧跟上,手里还拿着刚才的文件夹。

张院长站起身,对着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说:“老何、陈墨,咱们三个去病房就行,其他人该忙什么忙什么。病人情况不稳定,人太多了反而不好。”

众人纷纷点头,收拾好桌上的病历夹陆续离开。陈墨跟在张院长和何主任身后,往外科病房走去。走廊里的消毒水味比中医科浓,偶尔能看到穿着手术服的大夫匆匆走过,脸上带着紧张的神色。陈墨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老人昏迷三天,脉细弱,舌象大概率是舌淡苔白,结合有情绪激动诱因,应该是气血两虚、痰瘀阻络的证型,治疗得用益气活血、化痰开窍的方子,比如补阳还五汤加减,再配合针灸,说不定能有效果。

很快就到了病房门口。中年男人已经走进外间,年轻秘书站在门口,见他们过来,赶紧推开门:“张院长,何主任,陈大夫,里面请。”

病房是个套间,外间摆着两张沙发、一张茶几,茶几上放着几个空的搪瓷杯和一个暖水瓶。沙发上坐着三个人:一个穿军装的男人,肩章上有两颗星,看起来三十多岁,身姿挺拔,脸上带着焦虑;一个中年妇女,穿着蓝色碎花衬衫,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姑娘和老太太的合影,应该是病人的女儿;还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坐在沙发角落,手里攥着个玩具车,眼神怯生生的,大概是病人的孙子。

见他们进来,外间的三人都站起来。穿军装的男人先开口:“张院长,我奶奶情况怎么样了?”

张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先去看看老人,看完再跟你说。”

中年男人指了指里间的门:“我母亲在里面,你们进去吧。” 说完,率先走向里间。

陈墨跟着他们走进里间,外间的三人也跟了过来,站在门口,没人说话,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里间的病床上,躺着位白发老太太,正是病人刘桂兰。她头发花白,稀疏地贴在头皮上,脸上扣着氧气面罩,透明的管子连接着氧气罐,发出 “滋滋” 的声音。手背上扎着留置针,输液管里的液体正一滴一滴往下落,旁边的监护仪上,心率、血氧、血压的数值不停跳动着,屏幕的光映在老太太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刺眼。

张院长站在床尾,指了指病人:“陈墨,这就是刘老太,你过来看看吧。”

陈墨走到病床左侧,先轻轻掀开盖在老太太手上的被子 —— 老人的手很瘦,皮肤松弛,布满了老年斑,手指微微蜷缩着。他又仔细观察老太太的面部:面色?白,嘴唇发绀,眼角有淡淡的泪痕,大概是昏迷前哭过。然后,他小心地抬起老太太的头,用棉签轻轻拨开她的嘴唇,露出舌头 —— 舌淡,苔白腻,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果然和他之前判断的一样,是气血亏虚、痰湿内盛的表现。

做完这些,陈墨拉过把凳子坐下,轻轻握住老太太的手腕,将手指搭在脉枕上 —— 脉细弱无力,如蛛丝般轻细,按之则无,属于虚脉中的微脉,提示气血衰竭,病情危重。他没有立刻松手,而是保持着把脉的姿势,仔细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生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五分钟了。陈墨依旧低着头,眉头微蹙,专注地把着脉。门口的几人渐渐有些着急,穿军装的男人忍不住转头,对着旁边的年轻秘书小声问道:“王秘书,这位陈大夫…… 靠谱吗?这么年轻,能行吗?”

王秘书压低声音,凑近他耳边回道:“向东,陈大夫是杨承和杨老的徒弟。杨老你知道吗?四九城里有名的中医,以前给上边的领导看过病,医术很高明。” 他怕向东不清楚 “上边” 的意思,说着抬手向上指了指 —— 那是指代更高层级的领导。门口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也都看着王秘书,眼神里带着期待,显然也想知道陈墨的底细。

被称为向东的军装男点了点头,脸上的焦虑稍稍缓解了些。他爷爷以前也找过老中医看病,知道有些老大夫的徒弟虽然年轻,但本事却不差。只是奶奶的病情太重,他心里还是没底,忍不住又看向病床上的陈墨,希望能从他脸上看到些积极的信号。

UU文学推荐阅读:替嫁王妃重生后,全家被她拿捏了玄幻:妖兽大陆雨落寒烟穿书日常带娃经商一见钟情!掉入偏执总裁的陷阱一道逸仙重生之末世寻乡这个灵修有点狠人在提瓦特,开局探案震惊水神综漫拯救者斗魔圣界HP:被两只大金毛赖上了怎么办天师决火影:漩涡一族一统忍界!无夜虚空第九封圣天灾逃荒路上:她带着空间杀疯了火影:日向替死鬼觉醒亚人血脉合欢,银杏,彼岸花被疯批校草盯上的日日夜夜救命!快穿系统逼我跟疯批谈恋爱综影视之从如懿传开始当杀手遇上刺客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星穹铁道,驶向远方overlord:洛尔斯达圣君校庆晚宴,一见倾心!重生嫁给乞丐后,我做了皇后别人穿越当皇后,我当秦始皇近臣我是檀健次的檀力球规则怪谈:开局就成了凶手丝芭之重生回到2013后入团了overlord:圣庭之主触及真心!迷雾玫瑰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快跑!狗系统有毒被女皇招安以后穿越亮剑卖武器战锤很绝望?俺觉得很欢乐啊快穿之大佬纯情且撩人!拥有影遁的我,内心阴暗点怎么了战神王爷的重生小王妃重生八零:学霸娇妻是神医桎界梏域穿成炉鼎不慎让合欢宗成最强战力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咸鱼木得感情捡了个锦鲤闺女,炸翻整个京城豪门禁忌:邵总你的娇妻已养成
UU文学搜藏榜:【HP】赫奇帕奇的美食魔法穿越,成为宝可梦大师我在遮天修仙长生地府就业压力大,孟婆下岗卖炸串穿成星际假少爷,我和少将HE了快穿之靠生子称霸后宫冰火帝尊别闹!你真辞职回家种田了?躺平到黄泉开始:哎呀,挂来了HP只想摆烂的我却融化了冷蝙蝠她一刀两断,他如疯如魔被柳如烟渣后,我穿越了一人盗墓:卸岭派追女诡事重回吾妻十二那年四合院:秦京茹的幸福生活变身从古代开始灵气复苏军婚蜜爱:八零老公宠上瘾神兵小将之长戟镇天下过期勇者的退休生活女公务员闪婚豪门小奶狗之后我将在星际有上千个后代月下人清淑叔叔!你越界了母爱如山柳青言长官你老婆命太硬了打穿漫威,这么无敌真是抱歉了诡异:开局驾驭压制诡手重生年代:恶毒后妈空间养崽逆袭游戏王:我和我的b三狼渊轩梦重生九十年代,中专生的逆袭人生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娱乐之天才少女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将军辞诸天拯救计划穿越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眼中钉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快穿之拯救爱情计划宿主腿玩命美,迷的反派找不到北抛妻弃子你做绝,我权倾朝野又认亲?病娇世子家的废物美人震惊,假千金有八百八十八个马甲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小花仙冰雪传说养成系女神:听劝后,我成了天后穿越成被追杀的假公主后直接开演穿越海贼成为赤犬千少的小甜妻
UU文学最新小说:七方空间芳芳的一枝花漫威召唤:异世界角色大作战从地球来的修仙者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赶海:海岛小渔女每天万斤大海货曹操重生后摆烂了系统预知彩票,给钱你要不要我在梦里进入世界大小姐的顶级攻略手册天罡错胎:逆命破局港片:永恒家族,开局爆兵高晋驱魔:物理学超度,很核理吧?长沙异闻录天道六子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尼罗河畔的月光春秋香料日志涅盘重生:总裁的逆袭娇妻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下乡后,我被地主家坏分子盯上了斩神,笙笙来也云龙战神老太太重生八零,男女双打白眼狼快穿之老婆快过来大唢呐HP:什么时候才能和斯教睡觉?双界光影,漫威与最终幻想的交织我在异界剖邪神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春不至,花开无期逍遥大司农星尘之下:旧港秘语云州风云起:少年学武护苍生开启养老人生,却被男主打断!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让你选天赋救世,你选科学飞升?穿越年代烈士遗孤笔下的现场重现快穿神子他只想攻略女配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柳无邪规则怪谈:家有小女初长成是花瓶,但在恐综当团宠万人迷广寒遇仙记半截刚传说医毒无双穿古代霸气狂妃她捧烈士骨灰离婚,渣夫悔疯了不科学的接触感应节令师:开局召唤SSS级鬼王!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