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娃正嬉嬉闹闹地吃着糖呢,就看到宋老爷陪着一大群身着官服的官员在田间地头巡视,那领头的正是葛县令。葛县令的出现当然是正常的,县令嘛,又是春耕春种的,自然会下乡来一番劝课农桑,走访走访乡民,看看有什么困难的,能克服的就自己先克服着,不能克服的,就看看乡绅地主能不能帮把手。
县衙是无能为力啊,太穷了,而且需要县衙帮把手的地方实在太多。
原本葛县令是不会来陶家村的,这地方人又少,不到百户,还挺偏,都到山角落里,要不是上回村里建个学堂,他都难得来一回。
他基本上就是溜达到大河村就行,把里正和村长叫来,听听他们的汇报工作就可以了,然后再转道去曹市镇、曲水镇那边。
今日也不知道抽什么风,他突然想来看看这个陶家村,所以,才迈出的腿,转了个向,拐到这陶家村里来了。
里长和村长只得跟上。
这县令视察村子是值得高兴的,但村长一脸苦涩,这什么都还没准备呢,突然视察,谁知道是视察还是巡查?而且,县令虽然去过陶家村,可村长没有接待经验啊,上回都是宋老爷接待的。
于是乎,村长灵机一动,悄悄派了个人回去通风报信,并请宋老爷来代为接待。
所以,当县令一行人到达陶家村时,宋老爷和林先生早就恭候多时,一见面,宋老爷就喜笑颜开地迎上去,两人一番商业互吹之后,宋老爷就带着葛县令到田间地头去巡视了。
当然,村长还得跟着,以备随时回答县令的提问。
葛县令这次视察也没什么任务,主要就是了解春耕春种的情况,于是就问村长道:“陶家村现时耕种情如何?”
村长以为是问宋老爷的,没想到宋老爷踢了他一脚,他才反应过来,答道:“回大人,现在村里基本都耕了两遍了,有的人家速度快的,今日就已经开始种豆,再有两日,气温再高一些,就可以耙田育秧了。”
“哦?你们村子倒是很快啊。”
葛县令视察其他村子时,基本上都是在拉犁复耕,极少有就播种的,所以陶家村的速度是比其他村子快一步的。
他很想问,这么快,是不是有违农时?但他会问吗?肯定不会,要是问了,岂不是说他不懂农事?堂堂县令大人居然不懂耕种,是会笑掉大牙的,到时候再拿什么威信去劝课农桑?
村长似乎听出了葛县令的顾虑,说道:“这天气合适,就早播了,早两天,晚两天都不碍事的。”
葛县令很满意,从这块地,走到那块田,和这个老伯问问情况,与那个大叔聊聊今年打算种什么,慢慢地就走到了陶老爹家的十亩地那里。
这一打眼过去,嚯,不得了,地里干活的除了一个黑瘦的……老者?是老者吧,看着年纪挺大,除了这老者之外,就是全是女子,大概十四五岁到二十岁这样,应该是老者的女儿或者儿媳?
葛县令就愣住了,疑惑地问道:“这家,没有男人?”
“回大人,这家家主是陶老爹,他女人一连生了六个女儿,才最后有了个儿子,但儿子才八九岁,家里人宠得很,是不让他干农活的。”
葛县令嚯一声,更惊讶了,就是有些可惜,“六个女儿……要都是男娃就好啦。”不过,他转念一想,女儿也不错,毕竟农户婚嫁基本在这附近的村子,来来去去还都是他青石县的人口,跑不掉的。
人口数量也是县令的政绩之一啊。
于是,葛县令迈出了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一步,迎着陶老爹走去,“老丈,你们这是种什么呢?”
陶老爹早就发现了这群人,原本有些害怕的,但看到宋老爷、林先生以及村长里长都在,全当当官的闲着没事做来散步消食的,就没管,却不想那人竟然来找他搭话。
“回大人,种豆子呢。”
葛县令看了这片地,大得很,很是疑惑,全是用来种豆子?正要问呢,三秋赶着牛就过来了,后面是一把弯曲的犁。
葛县令顿时就愣住了,这跟他视察那么些村子看到的犁不一样啊,人家都是又长又直的,这个怎么是弯的?
“这犁……看着倒是有趣啊。”葛县令看了一眼宋老爷,没想到宋老爷却一脸迷茫,也很疑惑的样子。倒是一旁的林先生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林先生知道此物?”
林先生立马笑道:“此为曲辕犁,据说很是方便省力。”
村长很是赞同地看了林先生一眼,觉得林先生果然是先生,博学多才,什么都懂,也附和:“是的,前阵子开耕时,村里还举办过拉犁比赛,直辕犁和曲辕犁相比,结果没人能胜过,而且都是强壮后生或者庄稼老把式,都赢不了人家陶家三姐妹,彩头两百文都让大春她们挣去了。”
说到最后村长不无遗憾地叹叹气。
“哦?是吗?本官倒要试试看。”
于是,村长就屁颠屁颠地去跟陶老爹沟通,让三秋把牛卸了,把犁扛过来,在地里就要试起来,葛县令让人换了一个未耕过的地,亲自撸起袖子就要去拉犁。
主簿赶紧拉住,“大人,使不得啊,让衙役去试就好。”
葛县令就把他推开,道:“不亲自试试怎么知道?廖主簿要是心疼本官,就随本官一起拉犁吧?好感受一二。”
廖主簿只想剁掉自己的手,干嘛拉着县令呢,随他疯去呗。不过廖主簿还是很配合地下地和县令拉起了耕索。
宋老爷自告奋勇地给县令扶犁。
试犁三人组就这么组成了,试了一下,果然,犁能很轻松地破开土地,但也并非不吃。葛县令想了想,又道:“找一把直辕犁来!”
于是,衙役就跑到附近的农地里借了一把直辕犁,试犁三人组再次下场。这一回,葛县令明显地感受到了艰难以及肩膀痛,激动得跳了起来,还是曲辕犁省力啊!
省出的力气能耕好多地呢!
看着自家主子兴奋得手足无措,幕僚悄悄地靠了过来,低声问:“大人以为如何?”
“不错,不错,很是不错,起码比直辕犁省了三分之一。”
“那大人觉得这东西如果上达京城会如何?”
葛县令一愣,看了幕僚一眼,两人神思交流一番,皆下定决心,葛县令就问道:“村长,你犁是谁做的?”
“是山伯!”
葛县令身后传来一声稚嫩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