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联盟的深空监测网络全程跟踪着“信使号”的初期航向,确保其按照预定轨迹飞行,并监测是否有异常跟踪。直到确认飞船彻底消失在探测范围之外,所有人才稍稍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漫长的焦虑和等待。

“盲眼”计划的存在被列为最高机密,仅有极少数人知晓。联盟的表面工作依旧集中在内部发展和防御上,但王晨星的心中,始终悬着那块遥远的、名为太阳系的巨石。

在“信使号”航行的漫长岁月里(以联盟时间计算,也过去了数年),联盟内部并未平静。

“归乡派”和“分离派”的争论虽然因官方信息的严格控制而暂时平息,但暗流仍在涌动。王晨星推行的改革触及了部分既得利益者,资源分配、殖民地自治权等问题引发的摩擦时有发生。

王晨星展现出了作为领袖的强硬一面。他果断处理了几起试图挑战联盟中央权威的事件,撤换了一批阳奉阴违的官员,同时加大了对各殖民地民生和科技项目的支持,以实际利益换取忠诚。他深知,在外部威胁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内部团结是生存的基石。

与此同时,科技研发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对高等文明碎片的研究依然停滞不前,但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些实用成果,例如更高效的能源收集技术、更坚固的复合材料,这些成果被迅速应用到各殖民地的建设和舰队升级中,稍微提振了士气。

王浩则退居二线,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中,为儿子提供着坚实的后盾。父子二人,一个在台前应对风浪,一个在幕后夯实根基,共同支撑着联盟的航船。

就在联盟内部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人们对“母星之谜”的关注度似乎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淡化时,一个来自遥远深空的、极其微弱且短暂的信号,被联盟布置在数光年外的一个隐秘“死信投递点”的监听站捕获了!

信号经过解密,确认来自“信使号”!内容极其简短,只有几个代码和一组经过高度压缩的数据流。

代码表示:“任务完成,数据采集完毕,遭遇……(无法解析的干扰)……启动最终协议。”

数据流被立刻传回暗影基地,由最顶尖的团队进行紧急解析。初步分析结果令人震惊且困惑:

确认异常:数据证实了太阳系内的通讯静默和地球的能量屏障现象。

发现“访客”:“信使号”在接近木星轨道时,侦测到并非来自人类的、极其先进的能量签名痕迹,这些痕迹与当年追击“探针”舰队的幽灵梭船有相似之处,但更加陈旧和微弱,仿佛是很久以前留下的。

最后的影像:在信号中断前,“信使号”传回了一段极其模糊的光学影像,显示地球轨道附近存在数个巨大的、非自然的几何结构体残骸,其风格与人类或已知的任何文明都截然不同。

异常干扰:数据流中段开始出现强烈的、无法识别的干扰模式,导致后续信息大量丢失。最终信号中断的原因不明。

“信使号”显然成功抵达了太阳系,并进行了侦察,但在传回数据的过程中遭遇了某种意外。它传回的信息,非但没有解开谜团,反而描绘了一幅更加诡异、更加危险的图景:太阳系似乎曾是一个战场,而人类母星的命运,成了一个更大的谜。

王晨星看着解析报告,面色凝重。父亲的“盲眼”计划带回了宝贵的信息,但也带来了更深的忧虑和更艰难的选择。

暗影基地的绝密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王晨星、王浩、苏婉、杨振华等联盟最高决策层齐聚一堂,审视着“信使号”用生命换回的数据报告。那模糊的影像、非自然的残骸、陈旧的异星能量签名,共同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太阳系图景——那里绝非宁静的家园,更像是一片被遗忘的古战场。

长时间的沉默后,王浩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儿子王晨星脸上,声音沉稳而坚定:

“晨星,试探的阶段已经结束了。‘信使号’的牺牲告诉我们,太阳系的情况远超想象。那里不仅有我们母星的谜团,更可能埋藏着关乎我们所有人生死存亡的秘密——关于那个高等文明,关于它们为何离开,甚至关于它们是否会回来。”

他站起身,指向星图上那个遥远的光点:“我们需要答案。而获取答案,不能再依靠小心翼翼的石子,需要的是能够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的力量。我提议,组建一支具备相当战力和自持能力的远征舰队,奔赴太阳系,进行实地调查。”

这个提议如同惊雷,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震。派遣一支舰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高度的暴露可能。

“父亲,这太冒险了!”王晨星首先提出异议,“一支舰队的目标太大,万一……”

“正因为风险巨大,才需要足够的力量。”王浩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如果太阳系真如数据显示的那样潜藏着危险,一支小舰队无异于送死。我们需要一支能打、能守、能调查,甚至在必要时能独立生存一段时间的队伍。这不仅是调查,更是一次武装侦察,一次为联盟未来探明道路的战略行动。”

经过激烈的辩论,王浩的威望和其论断的战略高度最终说服了众人。会议决定,组建代号为“归乡使者”的远征舰队。

“归乡使者”舰队的组建工作迅速且秘密地展开,抽调了联盟现役最精锐的力量,务求一击必中,并能应对最坏情况。

核心旗舰:新下水的“华夏山”级空天母舰“泰山号”,搭载最新一代的“龙牙-IV”变形战机和无人机群,具备强大的攻防和侦察能力,作为移动的指挥中心和作战平台。

主力打击群:三艘最新型的“秩序-II”级战列巡洋舰“长城号”、“长江号”、“黄河号”,装备强化版的“共振裂解炮”和新型点防御系统,负责舰队的主要火力输出和区域防空。

护卫与侦察群:十五艘“卫士-II”级护卫舰,分为三个中队,负责舰队外围警戒、反潜(反潜伏单位)、电子战以及快速侦察任务。

支援与科研单元:两艘“方舟”级综合支援舰,携带充足的补给、维修设备和一支由顶尖科学家组成的随舰考察团,负责现场分析和数据回收。

舰队司令官的人选至关重要。经过慎重考虑,王浩推荐并由王晨星任命了经验丰富、沉稳老练的赵擎天上将担任舰队总指挥。赵擎天是杨振华的老部下,参与过对抗蜥蜴族和虫族的多次战役,忠诚可靠,指挥能力出众。

舰队官兵和科学家均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和心理评估,确保任务的绝对保密和成员的绝对可靠。整个舰队在暗影星云深处的一个秘密锚地进行最后的集结和演练。

舰队出发前,王晨星亲自为赵擎天和主要将领送行。仪式简单而肃穆,没有鲜花和礼炮,只有紧握的双手和沉重的嘱托。

“赵将军,联盟的未来,母星的真相,就托付给你们了。”王晨星郑重道,“记住首要任务是调查,非到万不得已,避免交战。一切信息,优先传回。”

“请执行官放心,”赵擎天目光坚毅,“‘归乡使者’必将不辱使命,揭开迷雾,带回真相!”

王浩没有亲临现场,他通过加密通讯与赵擎天进行了最后一次交谈:“擎天,记住,你们不仅是战士,更是文明的探路者。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你们的头脑去判断。无论发现什么,联盟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在无数人担忧和期盼的目光中,庞大的“归乡使者”舰队引擎齐鸣,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缓缓驶出秘密锚地,调整航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太阳系的漫长征程。他们的身影逐渐加速,最终被超空间跳跃的涟漪吞噬,消失在星空深处。

这一次,联盟派出的不再是匿名的石子,而是承载着文明希望的利剑。

远征舰队的航行是漫长而枯燥的。数十光年的距离,即使以联盟最新的超光速技术,也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舰队保持着严格的通讯静默和隐匿航行状态,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星际空间。

航程中,赵擎天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组织了多次模拟演习,让舰队官兵熟悉新装备,磨合各舰之间的战术协同。随舰科学家则利用这段时间,反复研究“信使号”传回的数据,制定详细的调查预案。

然而,长时间的封闭航行也带来了挑战。部分官兵出现了思乡情绪和心理压力,对未知任务的焦虑在悄悄蔓延。赵擎天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他加强了舰上的心理疏导和文化活动,并适时地向官兵们传达任务的重要性,提振士气。他还鼓励科学家团队举办讲座,普及太阳系和人类历史知识,增强官兵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UU文学推荐阅读:
UU文学搜藏榜:
UU文学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