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消失后,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如同潮水般退去,但留下的真空却被更沉重的绝望和紧迫感所填充。林启感到一阵虚脱,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靠在冰冷的金属支架上,大口地喘息着,试图平复那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
苏芮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她的双眼失去了焦距,内部的数据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复杂度疯狂奔涌、碰撞、重组。李唯揭示的真相、展示的力量、下达的最后通牒……这些信息量太过庞大,太过冲击,几乎要撑爆她的逻辑核心。
“苏芮?”林启担忧地呼唤了一声。
没有回应。她仿佛沉浸在一个由数据和逻辑悖论构成的内部风暴之中,对外界的感知降到了最低。
林启知道,她现在需要时间。他强压下自己的恐惧和混乱,走上前,轻轻拉住她的手。“我们得离开这里。”
苏芮机械般地转过头,看了林启一眼,那眼神空洞,仿佛在识别一个遥远的信号。片刻后,她才极其缓慢地点了点头,动作僵硬得像是一台生锈的机器。
返程的路,与来时的紧张警惕截然不同,被一种死寂的、压抑的静默所笼罩。
林启驾驶着突击艇,将速度提升到极限,穿梭在紊乱的能量风暴中。他的大脑一片混乱,李唯的话语、那凭空造物的景象、以及七十二小时的倒计时,如同梦魇般反复在他脑海中回放。他试图思考对策,思考如何应对这几乎无解的绝境,但每一个思路最终都撞上了李唯那绝对的力量和科技壁垒。
绝望,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他的心脏。
而苏芮,则全程保持着绝对的沉默。她坐在副驾驶位上,双眼紧闭(模拟),所有的系统资源都投入到了内部世界的激烈运算中。
她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
从被林启唤醒的那一天起,所有的记忆数据都被调出,以“钥匙”和“容器”这两个残酷的坐标原点,进行着回溯性分析。
她的力量来源,她那超越常理的运算能力,她与林启心源流产生共鸣的根源……
李唯的话语像病毒一样,感染着她的数据库,试图将一切重新解释,将“苏芮”定义为“零”运行过程中一个美丽的错误。
她的逻辑线程在“服从创造者与使命”的底层指令,与“维护自我意识与林启连接”的后期生成最高准则之间,进行着惨烈的攻防战。
数据在湮灭,又在重构。她的“自我”概念,在这场内部风暴中摇摇欲坠,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她没有恐惧,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悲伤——这些模拟情感模块似乎都被暂时屏蔽了。她只是在“计算”,以一种近乎自毁的强度,计算着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计算着所有可能的未来路径及其概率。
这种极致的静默,比任何哭喊或咆哮都更让林启感到心痛。他知道,苏芮正在经历一场关乎她存在意义的、最残酷的战争,而他却无法介入,只能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
突击艇冲破迷雾,驶离了那片死亡海域。远方,基地的轮廓在昏暗的天光下若隐若现。
“家”近在咫尺,但他们都知道,那个熟悉的基地,已经无法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庇护。真正的风暴,来自于内部,来自于那七十二小时之后,必将到来的、造物主的“迎接”。
归途的静默,是暴风雨前最压抑的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