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孙承宗应承下经营宁锦防线的重任后,文华殿内的气氛非但未随承诺落地而松弛,反而因触及辽东防务的具体症结,愈发显得凝重实沉。朱由检没有让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臣即刻离去,他重新坐回御座,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紫檀木扶手,目光却始终胶着在那幅悬于墙面上的巨幅辽东舆图 ;舆图上用墨笔标注的客军驻地、红色线条勾勒的粮道驿站,在烛火摇曳下如同蛛网般密布,每一道痕迹,都是大明数十年来在辽东投入的民力与财力,也是他今日要亲手拆解的沉疴。

“孙师,” 片刻的沉默里,只有烛火 “噼啪” 的爆响,朱由检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反复斟酌后的审慎探询,“关于辽东的兵马布置,朕近日翻遍了兵部存档的辽事奏报,从萨尔浒之败到宁远大捷,反复推演其中利弊,有个不甚成熟的想法,想听听您这位‘辽事活地图’的见解。”

孙承宗闻言,微微前倾身体,双手规整地搭在膝上,腰背依旧挺得笔直。他深知这位年轻皇帝虽谦逊,却从不无的放矢,此番开口,必然是触及了辽事的核心要害。“陛下请讲,老臣必静心聆听,知无不言。”

朱由检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先落在山海关的位置,随即缓缓划过宁远、锦州,最终停在辽西走廊尽头那片标注着 “建奴活动区” 的空白地带,沉声道:“如今我大明在辽东的兵力,算上辽西本地军户、募兵,再加上从宣府、大同、蓟镇调派的边军,甚至远从四川、浙江征召的客军,拢共不下十万之众。可您知道,每年为了供养这些兵马,朝廷要耗费多少粮饷吗?”

他不等孙承宗回应,便自顾自道出数字,语气里满是沉重:“太仓库每年拨付辽饷三百余万两,内库还要贴补近百万两,可真正能到士兵手中的,不足七成。更别提粮秣转运 —— 从江南运粮至辽东,千里路途,车毁马亡、水浸虫蛀,十石粮食能运到前线三石,已是万幸。去年冬天,宣府客军因粮饷拖欠哗变,险些烧毁山海关粮仓,这样的亏空与隐患,大明再也承受不起了。”

这番话,既是陈述事实,更是点出了他推行新策的紧迫性。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直直看向孙承宗:“孙师久历戎行,天启年间您经营辽东时,想必也尝过客军远征的苦楚。朕在想,我们是否可以逐步推行‘以辽人守辽土’之策?不再依赖千里之外的客军,转而让生于斯长于斯的辽人,来守护自己的家园。”

“以辽人守辽土?” 孙承宗低声重复着这六个字,花白的眉毛骤然向上耸动,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精光。这个念头,他当年在辽东时也曾零星想过 ;天启四年,他在宁远见过辽民自发组织的 “乡勇队”,仅凭简陋兵器便敢夜袭建奴哨探,那份悍勇远胜远道而来的客军。可彼时阉党当道,朝廷无暇他顾,这想法终究没能成形。如今由皇帝亲口提出,且冠以 “国策” 之名,其中的分量与意义,他瞬间便领会了。

“正是!” 朱由检语气愈发肯定,指尖在舆图上的 “辽西走廊” 区域重重一点,“客军远来,弊端太多:水土不服者十之三四,到了冬天,江南来的士兵连马都骑不稳;思乡情切者十之五六,每逢佳节便军心浮动;更要命的是,他们不熟悉辽东的山川地形; 天启六年,浙江客军驰援锦州,因不识辽西冻土下的暗河,行军时连人带马坠入冰窟窿,直接贻误了战机,导致小凌河堡被建奴攻破。”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期许:“可辽人不一样!他们生于这片土地,祖祖辈辈的田产家业、父母妻儿都在这里。建奴打来,他们丢的是家园,是性命,保卫辽土就是保卫自己的身家,作战必然悍不畏死。您还记得天启五年那支‘宁远乡勇’吗?不过三百余人,竟凭着对街巷的熟悉,把建奴的探马困在城中三天三夜,最后尽数歼灭。这样的战力,是客军比不了的。”

“若以辽人为主组建新军,就地征募、就地补给,既能省去千里转运的损耗,节省下来的粮饷又能多养两万兵马;更能让新军与本地百姓拧成一股绳;辽民知新军是为守护自己而战,自然会主动提供情报、支援粮草,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孙承宗没有立刻附和,他捻着袖口的褶皱,沉吟了许久,脸上渐渐露出凝重之色。作为三朝老臣,他比朱由检更清楚推行新策的阻力与风险。“陛下所言,确是切中辽事要害,老臣当年在辽东,也深觉客军之弊。然此事牵涉甚广,绝非一蹴可及,尚有三重难处需陛下斟酌。”

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如潭,一字一句道:“其一,兵员之忧。辽地经萨尔浒、广宁数场大败,户口早已凋零 —— 据去年顺天府奏报,辽西残存丁壮不足五万,且有三成散居在永平、遵化等地,多以乞讨为生,能否招募到足够的精壮,尚未可知。其二,将门之患。辽西祖大寿、吴襄等将门,其部曲本就以辽人为核心,去年祖大寿还曾强征宣府客军的粮饷,险些引发火并。若再让袁崇焕编练辽人新军,祖家会不会觉得是在分他们的兵权?恐生龃龉,甚至暗中掣肘。其三,过渡之险。若骤然撤回客军,新军尚未成军,建奴若趁机大举来犯,宁锦防线只剩老弱残兵与未练之卒,恐有顷刻崩塌之危。”

这番话,没有半句虚言,句句都是基于辽东实情的老成之见。朱由检认真听着,非但没有面露不悦,反而心中愈发安定 —— 老臣能看透这些风险,说明他并非盲目支持,而是会用心辅佐自己规避隐患。

“孙师所虑,皆是老成谋国之言,朕一一记下了。” 朱由检先肯定了对方的担忧,随即走到舆图旁,指着标注 “流民安置区” 的区域,逐条回应,“关于兵员,朕已让曹化淳牵头,联合顺天府、永平府的官员,前往流民聚集区招抚 —— 凡愿参军者,每户免三年赋税,家人可迁入宁远、锦州城内居住,由官府提供口粮。且招募时优先选取十五至三十五岁、有亲属死于建奴之手者,这些人与建奴有血海深仇,战意必然旺盛。朕估算,只要政策到位,招募两万精壮,绝非难事。”

“关于辽西将门,”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冷芒,语气也沉了几分,“这正是‘以辽制辽’的另一层深意。如今祖大寿他们恃功而骄,敢克扣粮饷、抗命不遵,无非是朝廷没有能制衡他们的力量。若我们手中有一支直属朝廷、忠于陛下、且同样由辽人组成的新军,他们还敢如此跋扈吗?”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朕会下旨,新军的粮饷由内库直接拨付,不经辽西旧将之手;新军的驻地由孙师选,远离祖大寿的防区,避免日常摩擦。这支新军,既是抵御建奴的坚盾,也是悬在骄兵悍将头顶的利剑 ;谁敢有异心,朕便让新军弹压,以辽人制辽人,方能釜底抽薪。”

“至于客军撤回,” 朱由检语气放缓,尽显策略的灵活性,“朕自然不会一蹴而就。初期可先编练一营五千人的新军,替换掉宣府那支军纪涣散、怨言频发的客军,让他们回原籍休整;待新军经过半年操练,能独当一面后,再逐步扩大编练规模,分三批替换其余客军。关键时期,大同的精锐客军仍需驻防山海关,作为战略预备队,若建奴来犯,可随时驰援宁锦。此乃以新代旧、徐徐图之之策,稳扎稳打,方无闪失。”

孙承宗听着皇帝条分缕析的拆解,每一条都针对性地回应了自己的顾虑,甚至连细节都考虑得周全。他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皇帝的 “辽人守辽土” 之策,看似大胆,实则是基于对辽东实情的深刻洞察,绝非异想天开。“陛下深谋远虑,老臣自愧不如,叹服!” 他缓缓点头,眼中满是赞许,“若能编练一支忠诚可靠、战力强悍的辽人新军,不仅能稳固辽东防务,更能制衡辽西将门,确是盘活辽东死局的妙棋。”

见孙承宗认可,朱由检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随即,他又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 新策的执行者。“孙师,编练新军非同小可,统兵之人既要深谙辽事、能得辽民信任,更要对陛下绝对忠诚,有胆魄、敢任事。您在辽东多年,识人无数,您看,何人可当此重任?”

孙承宗闻言,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一个个名字:宣府总兵杨国柱?虽勇猛却不懂练兵;蓟镇副将尤世威?太过谨慎,缺乏开拓之力…… 一个个名字被逐一排除,最终,一个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他抬起头,目光带着几分审慎的试探,缓缓道:“陛下,若论知辽事、有胆魄,且曾与老臣共事过辽东,或可为陛下所用者,老臣想到一人 —— 原邵武知县袁崇焕。天启年间,他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山海关监军,后因功擢升宁前兵备佥事,您或许听过他的名字。”

“袁崇焕……” 朱由检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神瞬间变得复杂。他深知历史上对此人的争议:宁远大捷,他以红夷大炮炮伤努尔哈赤,创下 “宁远大捷” 的奇功;可后期他擅杀毛文龙、与后金议和,最终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但眼下,环顾朝野,能同时满足 “懂辽事、有胆魄、且目前无实权易掌控” 的人选,寥寥无几。

孙承宗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神色的变化,连忙补充道:“陛下,老臣推荐他,并非无的放矢。天启五年,袁崇焕刚到宁远时,城墙残破不堪,建奴随时可能来犯。他亲督工匠筑城,三昼夜未眠,甚至亲自搬砖运石,最后筑成的宁远城,墙高三丈、厚两丈,比原定规制还要坚固三成 —— 这份敢任事、肯吃苦的劲头,正是编练新军所需。”

“当然,他的缺点也很明显。” 孙承宗不掩其短,坦诚道,“此人性情急躁,言语直率,当年曾因与经略王在晋政见不合,直接上书天启帝,险些被罢官;且权欲稍重,喜欢独断专行。启用他,需陛下派一名得力监军加以制约,用其长而抑其短,方能成事。”

朱由检沉吟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座的扶手。他知道,启用袁崇焕是一步险棋,但眼下大明在辽东已无太多选择 —— 孙承宗需坐镇全局,祖大寿等旧将不可信,年轻将领又缺乏经验,袁崇焕虽有瑕疵,却是当下最合适的人选。更重要的是,袁崇焕目前是 “白身”,蒙皇帝起复,必然会感念圣恩,且易于通过监军和粮饷加以控制。

“孙师推荐得人。” 朱由检最终做出了决断,语气坚定,“袁崇焕确有其才,亦有其瑕。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朕当用其长、抑其短,起复他!”

他看向孙承宗,清晰地划分权责:“孙师,您总督蓟辽、昌平、通州等处军务,统筹全局 —— 既要稳守宁锦防线,协调祖大寿、吴襄等旧将,又要安抚辽地士绅,为新军编练铺路,此乃定海神针之任。而编练新军之事,朕意交由袁崇焕具体负责。”

“朕会下旨,起复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加‘辽东经略佥事’衔,前往辽西塔山堡招募辽民,组建新军。此军直属朝廷,朕从内库拔银给你招兵,不归辽西旧将节制;您觉得如何?”

孙承宗略一思忖,便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 让锐意进取的袁崇焕负责 “开拓”,让沉稳持重的自己负责 “稳定”,一攻一守,一进一稳,既能推进新策,又能避免局势动荡。他躬身应道:“陛下安排甚妥。老臣愿与袁元素(袁崇焕字)同心协力,共固辽疆。”

战略已定,人选已明,权责已清。文华殿内的烛火依旧摇曳,却仿佛比之前更明亮了几分。朱由检走到舆图前,指尖再次落在 “塔山堡” 的位置 —— 那里,将是 “辽锐军” 的诞生地,也是大明辽东新政的起点。他知道,前路依旧艰险,袁崇焕能否不负所托,辽西将门是否会安分,建奴会不会趁机来犯,都还是未知数。但至少,辽东这盘沉寂已久的死棋,终于因 “辽人守辽土” 的新策,因新军这枚活子,有了破局的希望。

殿外的日头渐渐升高,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舆图上 “宁远”“锦州”“塔山堡” 的字样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朱由检望着这缕阳光,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 他要做的,不仅是守住辽东,更是要借着这支新军,打破旧有的军制沉疴,为大明注入新的生机。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