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密文,阴影中的“观察者”
撤离“铁砧7号”补给站的战场后,混合特遣队并未远遁,而是依照预定计划,潜入了一片被称为“静默深渊”的巨大星云残骸带中。这里弥漫着能有效吸收和散射各种探测波的星际尘埃与离子气体,是绝佳的临时藏身之所。“希望之星·改”与“亡刃”的舰船静静地悬浮在浓密的宇宙尘埃之后,如同潜伏的猎手,开始舔舐伤口并消化战利品。
“希望之星·改”的加密分析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墨羽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正全力破解从“铁砧7号”主控电脑核心数据库中剥离出的那个加密等级极高的子目录——“德尔塔观察点日志”。数据流的复杂程度远超寻常,加密算法混合了多种已知的顶级文明技术,甚至夹杂着一些难以理解的、仿佛源自规则本身的加密锁。
“进度65%……加密结构前所未见,带有自毁机制和反溯病毒……需要小莹的帮助,用源初碎片的规则亲和力尝试‘软化’这些规则锁。”墨羽头也不抬地急声道,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韩小莹立刻上前,双手虚按在分析台两侧,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源初碎片。温润的白光自碎片流淌而出,渗入数据流中,如同最灵巧的钥匙,开始轻柔地触碰和化解那些坚固的规则加密节点。在她的辅助下,破解进度条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推进。
夜枭、雷煌、千面以及通过全息投影连线的“亡刃”队长血刃,都屏息凝神地等待着结果。补给站战斗的顺利并不能冲散他们心头的阴霾,“德尔塔观察点”这个名称,带着一种不祥的意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后,最后一道加密锁被解开!大量经过高度压缩和混淆的数据流汹涌而出,经过墨羽的快速解包和重组,在中央光幕上呈现出一段段令人心惊肉跳的文字、图表和模糊的影像片段。
日志的内容并非日常工作报告,而更像是一份份冰冷、客观的“观察记录”:
日志条目 Stardate 734.52.81: “观测目标‘变量载体-Alpha’(注:指向探险队的代号)已进入‘破碎星廊’区域。其规则扰动强度超出预期阈值17.3%。与‘源初遗物’共鸣度持续升高,符合‘关键变数’特征。建议提升监控等级至‘德尔塔级’。”
日志条目 Stardate 734.52.95: “目标与本地流放势力‘亡刃’发生接触。社交变量引入,未来轨迹预测模型复杂度增加48%。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日志条目 Stardate 734.53.10: (附有一段极其模糊的、远距离拍摄到的“希望之星”号在星云中航行的影像)“目标获得外部技术支援,隐匿性与机动性显着提升。其对‘规则潮汐’的感知能力得到验证。与‘源初之海’的潜在关联性概率提升至61%。”
最后一条日志,时间戳就在他们袭击补给站前数小时: “目标行为模式出现主动攻击性偏移。其对‘委员会’基层网络构成实质性威胁。判定:从‘观察样本’升级为‘需干预变量’。已向‘清道夫·特殊反应小组’提交介入申请。等待‘观察者议会’最终批复。”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
分析室内一片死寂!冷汗,瞬间浸湿了每个人的后背!
他们的一切行动,从进入“破碎星廊”,到与“亡刃”接触,再到获得新技术提升,甚至包括刚刚发生的袭击……全部都在这个神秘的“德尔塔观察点”的监视之下!对方不仅精确掌握他们的行踪,甚至能评估他们的“规则扰动强度”和“变数”等级!这绝非“净化委员会”下属机构所能拥有的能力和视角!
“观察者议会”……这个称谓,带着一种凌驾于一切的、如同神明般的冷漠和俯视感!
“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显微镜下?”雷煌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和一丝寒意。
“恐怕是的。”血刃的投影声音低沉,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净化委员会’可能只是台前的打手。真正可怕的,是这些藏在阴影里,默默记录着一切的‘观察者’。他们视我们为‘实验样本’!”
巨大的危机感和屈辱感笼罩了所有人。他们以为自己在暗处谋划,却不知自己始终是别人观察报告里的一行行数据!这种命运被无形之手掌控的感觉,比面对千军万马更令人窒息。
“必须找出这个‘德尔塔观察点’!”夜枭斩钉截铁,眼中燃烧着怒火,“摧毁它!我们要知道,到底是谁在窥视我们,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然而,如何找到一个能监控广袤星域、技术远超想象的“观察点”?这无疑是一个比对抗“清道夫”更加艰巨的挑战。但他们别无选择,为了夺回命运的自主权,必须揭开这层最深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