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回到石崖上,右手施展符箓术,在染血的石块上一抓,那丝血迹中的黑袍道人气息凌空而起。
杨锦手指在空中画符,将这缕气息化作一道追踪符,随即弹射而出。
只见气息向山下而去,杨锦带着常冰燕疾追而去,如飞鸟般在山崖间飞驰。
二人行了数十里,仍未见黑袍道人踪影。
两人刚要继续跟踪,却见那追踪符忽然定在半空,瞬间燃起蓝色火焰,黑衣道人的气息顿时消失无踪。
杨锦一愣,按照符箓术上所述,定然是黑袍道人现了这道追踪符,又用火遁之术将其烧毁,看来此人确实不凡。
而且危险至极,不除掉恐怕后患无穷!
随后他带着常冰燕回到宿州城内的客栈时,此时距武林比武盛会仅剩两日,路上武林侠客众多,热闹非凡。
在客栈门口,杨锦见到了一脸焦急的妹妹杨云。
杨云看到杨锦前来,急忙迎上来道:
哥哥,这几日你去哪了?
豪哥和华掌门等人都出去寻你了!
周伯云周老也来了两趟!
看他神色颇为焦急,想必有要事相商。
杨锦点头,回到客栈稍作整理后,恰逢豪哥等人归来,随即请来华掌门与周伯云议事。
华思锐见到杨锦后,禀报道:
掌...杨少侠,按您的吩咐,两处的金银珠宝已押回宿州城内,如今存放在周老府上,由我派弟子日夜看守,绝不会出任何差错。
杨锦点了点头,道:“掌门人辛苦了!”
周伯云关切道:
少侠这几日外出,可把老朽担心坏了。
若是少侠有何不测,这武林刚现的希望岂不付诸东流!
如今武林正值多事之秋,少侠万望保重。
杨锦连忙道:
多谢周老与华掌门挂念,我这两日已了却他事,今后当专心准备比武盛会。
说着向二人拱手致意,神色诚挚。
周伯云颔首道:
杨少侠住在客栈终非长久之计。
老朽在此处有一处产业,少侠可随我前往,我们一同住在府上,也省去来回奔波之苦。
再者武林盛会在即,少侠也需要一处场所宴请宾朋。
府上地方宽敞,又无闲杂人等,老朽还要将少侠引荐给一众武林朋友认识,望少侠万勿推辞。
杨锦欣喜应允,众人当即收拾行装,搬至周府。
周府虽不算宿州显贵,但府邸颇为宽敞,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因比武盛会,往来宾客络绎不绝,甚是热闹。
府中仆从井然有序,显是经过精心调教。
待杨锦在府上会见众人后,周伯云引荐了十八人,皆是江南有名的镖头、侠客,都以周老为尊,均曾受过他的恩惠。
如今周老请他们前来为杨锦助威,欲借此次比武,将其变为武林盟主之争。
待杨锦夺得武林盟主之位,便可号令群雄,重振武林正气。
然而众人见杨锦年纪轻轻,周老却对他如此恭敬,虽表面听从周老安排,心下对杨锦仍存疑虑。
周伯云看在眼里,知道若不让杨锦显露几手,恐怕难以服众。
他暗中观察杨锦,见其气度沉稳,目光如电,心知早已认定少年绝非池中之物,且侠义心肠。此次比武定然能一举登顶。
正当众人商议之时,华掌门前来寻杨锦,禀报道:
杨少侠、周老,我派弟子听闻江南七盗得知有万两黄金及珠宝运至宿州城内,已聚集了数百江湖上的能人异士进驻宿州,恐怕不日便会前来抢夺!
这些贼人狡猾多端,不得不防。
众人闻言皆惊。
武林大会尚未开始,便招来这等祸事,无不忧心忡忡。
唯独周伯云与杨锦面色如常,只是微微点头,并无异常表现。
华思锐虽见过杨锦的身手,但对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仍存疑虑,不禁担忧不已。
当即加派人手看家护院,以防不测。
晚膳后,周伯云来到杨锦与豪哥所在的院落,见杨锦正手持书卷潜心参悟。
对日间盗贼之事浑不在意,不由会心一笑。
月光洒在青年专注的侧脸上,平添几分超然气度。
随即道:
杨少侠,此次有江南七盗牵头,又有武林中看热闹和想趁机捞一把的人不少,看来不是今晚便是明晚必会生事。
这些贼子向来狡猾,少侠还需早作准备。
豪哥问道:
周前辈,为何他们会选在武林大会之前动手?
周伯云笑道:江南七盗虽在江湖上名声不小,却非天下第一。
定会在武林大会开启前动手,若是大会结束,这些宝藏便有了主人。
能当上武林第一的,定然非同小可,这些人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此时大会未开,他们便无此顾虑,定会在这两日铤而走险。
再者,周伯云顿了顿,续道:
杨少侠年纪轻轻,定然很多人不服。
何不趁此机会立威,也可增添声势!
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见识见识少侠的手段。
豪哥道:
许多人不服?以杨兄弟的武功,定能在武林大会上夺魁,届时谁还敢不服!
周伯云并未直接反驳,而是缓缓道:
少侠武功自然足够,但治理武林需要的不仅是武功,还要有众多追随者。
杨少侠可借此机会壮大势力,待夺得第一后,便可顺势登上武林盟主之位。
倘若只有杨少侠一人,许多门派人多势众,定然不会轻易屈服,想要登上盟主之位,恐怕还要经历一番波折。
杨锦听周老分析得头头是道,当即躬身道:
周老所言极是,请受杨锦一拜!
前辈见识高远,句句在理,杨锦受教了。
周伯云面露欣慰之色,连忙扶起杨锦,
少侠的心意老朽心领了。
老朽真心期盼看到一个太平有序的武林,这也是毕生所愿,少侠不必多礼。
但愿少侠能带领武林走向正轨,重现往日盛况。
杨锦郑重道:杨锦定不负前辈所托,必当尽心竭力!
纵然前路艰难,也绝不退缩。
他目光坚定,言语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周伯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知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