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收拾好餐盒,杨锦看向一旁的常冰燕,开口向她问道:
常姑娘,这玄月洞的来历,你可知晓多少?
常冰燕坐在石阶上,将她所知娓娓道来。
原来颜宗主确是奉天筠道人之命,带着天道派的符箓秘术潜藏于此。
因进入无根台后,可以隐藏身体气息。
任何内力及生机都会被无根台和无根水吸附,外界纵然通过道家秘法或追灵符乃至卜算之道,均无法探查到进入此地的人的踪迹。
故而天筠道人让宗主潜藏于此无根台中二十年,也未被那些天锋道人一般的追踪者发现。
杨锦一个疑惑刚解开,随即又问道:
常姑娘可知颜宗主为何要潜藏在此处?
常冰燕毫无保留地说道:
就是为了这天筠留下的符箓术!
听说天道派内部出现了裂痕,眼看就要分崩离析。
这符箓乃是天道派的重宝,天筠道人信不过周围的人。
当初天筠道人救过宗主,看宗主为人诚恳,又不贪心。
而宗主为报恩,便承担了此事。
杨锦点头称是,“只是不知宗主如何进入这无根石上?”。
常冰燕接着道:
宗主来到此地后,按照天筠道人所授的灵符,待将其烧后,无根池便短暂失去了灵力。
待宗主进去后,灵力才重新显现。
杨锦叹道:
颜宗主确实受苦了。
这无根台中的刺骨销魂之痛,非寻常人所能忍受!
常冰燕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
少侠定要坚持住。
你所受的痛苦,比之宗主恐怕要强烈百倍!
杨锦一脸疑惑,这是为何?
常冰燕解释道:
宗主早知此处的厉害。
在他进入之前,天筠道人已在他体内注入数道符箓,可将无根台的威严减轻百倍,故而能轻松一些。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常人痛苦不堪。
杨锦想起昨日的疼痛,依旧心有余悸。正自思索该如何避免殒命于此,又听常冰燕说道:
这无根台的阵法每日卯时启动,辰时消散。
传闻乃是天道派的炼气淬体之宝地!
但寻常武者禁止入内,恐会死于石台之上。
只有天道派的高手,方有机会进入其中修炼。
杨锦一愣,心中暗忖:
但愿是福不是祸,否则可能真要命丧于此了。
他随即又感叹道:
这天道派确实行事诡秘,竟将如此秘境建造于此,寻常之人定然难以发现。
常冰燕听着一笑,宗主也曾问过天筠道人此事。
听说与此处地势有关,似乎是什么地脉汇聚之处,故而唯有此地才有如此灵力。
杨锦心中疑惑稍解,看来此处定然不凡,只是这疼痛实在匪夷所思。
好在已经经历过一次,心里总算有了底。
然而出乎杨锦意料的是,次日卯时一到,无根台上灵力再度涌现。
石洞顶那四条龙形重现,龙目如电,石台上威压袭来,杨锦只觉呼吸停滞,心脉之中似有万斤之力,丹田内混沌之气也悉数下沉。
这地脉之力果然强大无比,杨锦浑身疼痛难忍,仿佛周身血脉都要被吸附到石台之下,体内传来阵阵骨骼作响之声。
杨锦紧咬牙关,汗如雨下,显然已支撑不住。
就在此时,那倔强的青龙此次竟不召自出,从金色符丸中一跃而上。
杨锦周身气息再次暴涨,但青龙之气刚冒出杨锦头顶,就听得四声龙吟响起。
杨锦头顶的青龙发出一阵悲鸣,那股气息又重新落入丹田符丸之中。
此时石下之力骤然加大,头顶威压更甚往昔。
杨锦再难支撑,口吐鲜血,顿时昏迷不醒。
一旁的常冰燕大声疾呼,但杨锦毫无反应,恍若死去一般。
常冰燕坐在石阶之上,忧心不已,纤手紧握,指甲几乎掐入掌心。
过了许久,杨锦才悠悠转醒。
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已然过去,体内混沌之气守护着丹田,变得越发浓烈。
三个金色篆字符引领着体内的金色符文流转不休,杨锦体内的疼痛已消失殆尽,浑身护体金文更加强劲。
只是那金色符丸中的青龙之气仍旧没有动静,但它越来越合杨锦的脾气,在此等困境下仍能迎难而上,让他欣喜不已。
自己不仅大难不死,反而通过无根台的淬炼,使体内的内力和四肢百脉焕然一新。
只是这过程实在煎熬。
常冰燕见杨锦无事,总算放下心来,唇角泛起一丝欣慰的笑意。
看来宗主所猜测的天筠道长所说的天命之人,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个少年。
自己能在此相助,心中也不免欢喜。
如是过了半个月,杨锦每日除了炼气淬体之外,闲暇时便是研习符箓术。
从最简单的驱邪之术到灵符追踪,杨锦都已掌握要领。
只是最后几页的符文过于艰深晦涩,一时难以参透。
传闻这符箓乃是道教先祖在某处建了一个灵池,只要道家之人以灵符为凭,便可引动九天之上的灵池,根据灵符的功用和等阶,借取无上灵力,用以消除病难以及驱邪等妙用。
这日,杨锦如往常一样,在卯时迎来无根台的灵力涌动。
头顶四条威龙的龙形气息显现之时,杨锦正要如往日般被威压逼至昏迷,却觉体内的混沌之气竟慢慢凝结,宛如流水一般在体内流转。
金色符文也随身运转,威压造成的伤害顷刻间痊愈,只是伤害和痊愈不断来回切换,对体内丹田造成的伤害不断减轻。
虽然杨锦依旧疼痛难忍,但身体明显发生了蜕变。
更让杨锦惊喜的是,金色符丸中的青龙气息越发清晰,已能从丹田直冲洞顶。
虽仍被四面威龙阵打压下来,但较之以往,已然大有精进。
杨锦心中暗喜,看来这无根台虽是绝地,却也是难得的修炼圣地,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必定能够突破现有的武学境界,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