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提供的消息太过骇人,如果属实,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骑到半路,何雨柱猛地捏紧刹车,车轮在石板路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不能直接去市局,那样太耽误时间,看到不远处一个单位门口有部公用电话。
他立刻掉转车头冲了过去,也顾不上锁车,抓起电话就往市局拨。
市局内,气氛紧张。
谢局长正在会议室里,对着秦家村案件的初步审讯报告和查获物品清单眉头紧锁。
与几位骨干分析案情,试图理清这个敌特网络的更多脉络,有人在汇报审讯结果。
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显得异常忙碌。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警员推开会议室的门,也顾不上礼节,急声报告:
“局长!何主任!何雨柱主任的电话,听起来非常着急!”
谢局长正准备呵斥下属冒失,听到“何雨柱”三个字,心里猛地一跳。
柱子刚立下大功回去,这又来电话,绝对是又有突发情况。
他立刻站起身,对会议室里的人说了声“会议暂停”,便大步流星地走到外间办公室,抓起听筒:
“喂?柱子?是我!什么事这么急?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
电话那头传来何雨柱刻意压低的声音:“谢哥,你可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还真被你猜中了,有紧急情况,非常重要的线索。
我院里的贾东旭,就那个瘫在床上的,他刚才告诉我,他在住院的红星医院,偶然听到敌特分子的谈话。
根据我的分析,这帮人极有可能就是秦家村那伙人在四九城的内应和行动人员。
他们的目标就是医院,计划把生化病毒,混入医院的药品里,借助给病人治疗的机会传播出去,这是要制造大面积的瘟疫。”
“什么?用在药品里?传播病毒?!”
谢局长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个疯狂而恶毒的计划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哪个医院?消息可靠吗?”
“红星医院,就是我们轧钢厂下属的那个红星医院,工人受伤都在这里看病。
谢哥,时间紧迫,我建议你们立刻行动,最好能第一时间把医院相关的医护人员控制起来。
动作一定要快,要隐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否则一旦敌人察觉,他们很可能狗急跳墙,挟持病人当人质,那麻烦就大了。”
谢局长握着听筒,瞬间就明白了何雨柱判断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这已不是普通的敌特破坏,而是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巨大人员伤亡的生化袭击预谋。
“我明白了!柱子,你这个消息太关键了,我马上亲自带人过去,你……”谢局长话还没说完。
何雨柱立刻接口道:“谢哥,我就不等你们了,我现在就在去医院的路上了。
我必须先过去盯着,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情况,也好在你们行动的时候里应外合,咱们医院汇合。”
他知道,仅仅作为线索提供者,和亲身参与抓捕行动,在功劳簿上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
这不仅是出于正义感,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柱子!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我们马上就到!”谢局长不再犹豫,果断挂断电话。
他猛地转身,对着整个忙碌的大办公室,大吼道:“集合!全体集合!紧急任务!
所有能动的,有一个算一个,都给老子集合,想进步的,动作快!”
一时间,各个办公室房门洞开,无论是正在加班整理卷宗的,还是刚刚换岗准备休息的。
甚至是后勤、文职,只要听到喊声,全都丢下手头的事情,如同潮水般向大院涌去。
多犹豫一秒都是对身上这身警服的不尊重,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
就连食堂里正在收拾灶台的两个临时工,听到外面震天的动静和“紧急任务”的呼喊。
互相对视一眼,一个抄起擀面杖,一个拎起大锅铲,也跟着冲了出去。
不到一分钟,市局大院内,黑压压地站了不下两百号人。
虽然着装不一,有的甚至没穿警服,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肃穆和决然,眼神锐利,等待着命令。
谢局长站在台阶上,目光扫过这支仓促却斗志昂扬的队伍,没有多余的废话,言简意赅,声如洪钟:
“目标!红星医院!”
“怀疑有敌特分子企图利用医院进行大规模生化破坏!”
“任务!控制所有出入口,搜查可疑人员,保护病人安全,阻止任何破坏行为!”
“出发!”
“是!”
两三百多人齐声怒吼,声震云霄。
数十辆警车、卡车,满载着荷枪实弹的干警和满腔热血的工作人员,朝着红星医院的方向呼啸而去。
而另一边,何雨柱早已挂断电话,重新骑上自行车,将踏板踩得如同风火轮,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红星医院。
他心中计算着时间,市局开车过来,路况好的话,最多十分钟。
他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十分钟,先一步潜入医院,摸清一些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来到医院外。
刚进去,迎面就走来一个穿着白色护士服、戴着口罩的护士。
她看到行色匆匆、眼神四处打量的何雨柱,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出于职责开口询问道:
“哎,同志,你找谁啊?”
何雨柱心里一紧,停下脚步,用带着点抱怨又熟稔的语气说道:
“护士同志,不好意思,是我表弟,他下午刚出的院,名字叫贾东旭。
这小子丢三落四的,把个挺重要的东西落病房了,家里着急用,这不,打发我赶紧过来帮他找找。”
果然,一听到贾东旭三个字,那护士露在口罩外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了然,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
贾东旭因为“命根子”被切而住院,这事儿在红星医院医护人员中间可不是什么秘密。
几乎成了个标志性病例,知名度相当高。
护士带着点理解和无奈:“哦,是贾东旭同志的家属啊。他下午是办了出院。
落东西了?
那你快去他原来那个病房看看吧,302床,不过动作快点啊,别影响其他病人休息。”
“哎,好嘞,谢谢护士同志,我找到东西马上就走,绝不耽搁。”
何雨柱连忙点头哈腰,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护士摆了摆手,没再说什么,端着药盘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何雨柱看着她走远的背影,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贾东旭这块招牌果然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