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贵看着他们,嘴唇哆嗦了几下,想说什么挽留的话!
他想说秀山屯需要你们,乡亲们舍不得你们……
可话到嘴边,看着他们年轻脸庞上对大学的渴望,看着吴教授他们眼中重获尊严的期盼,赵福贵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甸甸的叹息,布满老茧的手无力地挥了挥,什么也没说出口。
那种想留又无法开口的恳切与无奈,让在场的人都心里发酸。
就在这时,陈卫东站起身,他走到会议室中央,目光温和而坚定地掠过每一张彷徨、不舍、纠结的面孔,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大家不用觉得为难,更不用有任何包袱!”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知识,追求更广阔的天地,是人的本能,也是国家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这是时代的进步!我们秀山屯,为你们感到高兴!”
“但是……我们不应该,也绝不能,用任何情感或者道义,来勉强任何人留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而真挚,目光仿佛能看进每个人的心里:“但是,我想说的是,也请你们记住!”
“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里,飞得多高,多远,请你们一定不要忘记,你们曾经在秀山屯这片土地上,流过汗水,贡献过智慧,付出过青春!”
“你们的名字,你们为秀山屯做过的每一件事,打下的每一根桩,开垦的每一块田,养活的每一只鸡鸭牛羊……秀山屯的山水记得,秀山屯的乡亲们,永远记得!”
他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激情:“你们,永远是咱们秀山屯走出去的骄傲!永远是咱们秀山屯的亲人!”
“聚,我们是一团火,能抱团取暖,能照亮前路;散,你们就是满天星,在祖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最后,他几乎是斩钉截铁地宣告:“秀山屯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这里的火炕,永远给你们留着位置!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随时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
一番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没有道德绑架,只有深深的理解、真诚的祝福和厚重的承诺!
刘爱苗第一个没忍住,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抽动起来。
秦雪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吧嗒掉在笔记本上,晕开了一片墨迹。
周文韬猛地转过头,看向窗外熟悉的土地,用力地眨着眼睛,可眼泪就是忍不住……
连宋志刚这样的硬汉,也红了眼眶,紧紧抿着嘴唇,喉结上下滚动。
吴曼青摘下眼镜,轻轻擦拭着,顾翰霖深深吸了口气,对陈卫东投去感激的一瞥!
会议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是为离别的不舍,是为未来的祝福,更是为陈卫东这番胸怀和格局!
掌声中,夹杂着低低的啜泣和释然的叹息。
沈清如抬起头,看着站在灯光下,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坚毅却又目光柔和的陈卫东,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充满了,一种混合着骄傲、爱慕与深深认同的情感在胸中激荡。
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笔尖却因为微微的颤抖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墨点。
沈玉茹则完全忘了记录,双手托着腮,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卫东,满是毫不掩饰的崇拜和倾慕,只觉得此刻的卫东哥,浑身都在发光!
就连坐在角落的王玉琴(韩婧母亲),也暗自点头,看着陈卫东,眼神复杂,既有对晚辈的赞赏,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煽情而沉重的环节过去,会议进入了务实且充满激情的下一阶段——规划明年,勾勒秀山屯更宏伟的蓝图。
王振军率先从离愁别绪中挣脱出来,用力抹了把脸,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卫东说得对,人各有志,不能强留。”
“但劳动力流失是肯定的!我琢磨着,要想稳住生产,甚至像卫东说的,搞更大发展,必须提高机械化程度!”
“不能光指望人力了!我提议,明年开春,咱们就得下血本,再添置几台拖拉机!最好是那种带挂斗的,又能耕地又能拉货,一举两得!”
陈卫东赞许地点点头,直接看向周文韬和顾翰霖,开始具体部署:“文韬,记下来,从发展基金里,先划出一万块,作为明年采购农机的专项款!”
“顾工,采购的事儿你多费心,发挥你的专长,多跑跑关系,看看有没有部队或者附近大厂淘汰下来的旧机器,价格合适,底盘发动机没大毛病的,咱们买回来自己修!”
“你可是咱们秀山屯的机械专家,带着农机组的小伙子们,能不能让咱们的拖拉机队翻倍,就看你的了!”
顾翰霖一听,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放光,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卫东!你就放心吧!买新的不划算,旧机器好啊,结构咱都懂,零件也好配!”
“我带着人,保证花买两台新车的钱,拾掇出四五台能顶大用的铁牛来!绝不浪费集体一分钱!”
他信心满满的话引来大家一片叫好和掌声!
其其格接着发言,她现在是妇女队长,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周到,带着女性特有的视角:“卫东,振军,还有个事我琢磨好久了!”
“咱们屯子现在条件好了,活也多,可为啥很多妇女还是不能甩开膀子全力上工?”
“还不是因为家里娃娃没人看,拴着手脚!我就想啊,咱们屯子现在也不差钱了,能不能自己办个小学,再办个幼儿园?”
“不用一开始就搞多大,先把适龄的孩子管起来,既能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她们也能为集体多创造价值,孩子也能早点受教育,认字识数,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啊!”
陈卫东眼睛一亮,其其格这个提议说到了他心坎上。
他立刻补充道:“其其格姐这个提议非常好!非常有远见!教育是根本,孩子是未来!不仅要办,还要办好!”
“我看,咱们可以搞个更彻底的——办全天候的托儿所和学前班!”
“孩子白天放在那里,管吃、管住、还管启蒙学习!”
“咱们可以请有文化的社员或者知青暂时担任老师!”
“这样,咱们屯子的妇女就彻底没了后顾之忧,能顶半边天!也能让像吴教授、秦工他们这样有孩子的家庭更安心工作学习!这笔钱,该花!必须花!”
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