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并没在公社多停留,直接就回了秀山屯。
当一辆吉普车卷着尘土停在陈卫东家院门外时,他正和顾瀚霖蹲在地上,对着几张农机改良草图比划着……
赵刚政委推门下车,爽朗的笑声就先传了进来:“好你个陈卫东!闷声干大事啊!躲在家里琢磨什么呢?”
陈卫东赶紧起身迎上去,敬了个标准但的军礼:“赵政委!您怎么来了?”
顾瀚霖也连忙站起来,神态有些拘谨。
赵刚回了个礼,用力拍了拍陈卫东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激赏:“我是来给你送喜报,论功行赏的!”
“你小子,这次可真是给咱们军区,给你们白河公社又长脸了!”
几人进屋坐下,赵刚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你们歼灭的那股敌特,经过审讯和查证,是条潜伏多年、企图建立秘密暗线的大鱼!”
“根据口供和线索缴获的电台和密码本价值极大!军区党委决定,给你们白河公社民兵集体记二等功!”
“你陈卫东,指挥得当,成绩突出,记个人一等功!”
陈卫东虽然心里有准备,但听到“一等功”三个字,呼吸还是不由得急促了一下。
在后世这荣誉可是足以光宗耀祖了,那可是九死一生才能获得的军功!
顾瀚霖在一旁也听得面露红光,与有荣焉。
“光是记功还不够实在!”
赵刚笑着补充,“考虑到你们公社副业发展快,今年和军区的供销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以后这个运输是个大问题,军区特批,奖励你们两辆淘汰的‘解放牌’军用卡车!虽然旧了点,但拉货跑山路绝对没问题!”
“卡车?!还给了两辆?!”陈卫东这下是真惊喜了!
两辆卡车!这对整个白河公社的物资运输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车车的山货、粮食、建材在公社和各大队之间顺畅流转的景象。
“这就满意了?还有呢!”
赵刚伸出两根手指,“再给你们公社十个直接参军入伍的名额!不用经过地方选拔,政治合格、身体达标,直接送部队!”
“这可是硬邦邦的好处,多少人挤破头都争不到!怎么样够意思吧?!”
十个参军名额?!
这意义非同小可,意味着十个农村青年可以直接跳出农门,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前程。
陈卫东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
赵刚看着他,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卫东啊,还有一个关于你个人的好消息。”
“你入党的申请,听说组织上一直在关注!这次结合你的重大贡献和一贯表现,部队这边愿意为你做特别推荐和担保,流程会走得很快,估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在党旗下宣誓了!”
陈卫东心头一热,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党员,是无比光荣的事情,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另外,这次行动还有一笔物质奖励!”
赵刚继续说,“本来是想直接发现金的,但我听说你有些其他想法?”
他看向陈卫东,带着询问。
陈卫东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盘桓已久的念头:“赵政委,现金奖励我们能不能不要?”
“我想……能不能换成电线、电表、变压器这些物资?”
“您看,我们秀山屯今年刚通了电,这日子一下子就亮堂了,方便太多了!我就想着,要是能让咱们白河公社每一个大队,今年年底前都能拉上电,通上电灯,那该多好!这比发多少钱都实在!”
赵刚听完,愣了一下,随即用手指虚点了点陈卫东,感慨道:“好小子!你这心可真是不小啊!想让全公社都通电?”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光靠那点奖励肯定不够!”
他沉吟片刻,“不过……你这个想法确实好,利在千秋!”
“这样吧,我回去跟县委李书记碰个头,争取把这事列为县里的一个重点扶持项目,军区这边也尽量支援一部分。问题……应该不大!”
“太谢谢政委了!”陈卫东激动地站起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灯火通明的白河公社,看到了乡亲们告别煤油灯时脸上的笑容,他之前给各大队许下的承诺也能实现一部分了!
接着,赵刚拿出一份正式的任命文件,神色严肃起来!
“陈卫东同志,鉴于你在对敌斗争中的卓越表现,以及对本地情况的熟悉,经军区研究决定,特任命你为图安县人民武装部后勤科副科长,负责协调全县民兵及部分边防部队的军需物资供应、储备及联络工作!”
宣布完,他笑着看着陈卫东,“虽然主要工作关系还在地方,但享受部队相应待遇和津贴保障!”
虽然没有正式的军衔(陈卫东心里暗自脑补了一下,觉得这职位怎么也得配个“上尉”才够味),但这实实在在的任命,等于给他穿上了一层“军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了,还多了一道护身符!
他再次立正,铿锵有力地回答:“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谈完正事,气氛轻松下来。
赵刚喝了口水,笑着说:“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妹妹陈卫红,在文工团可是干出名堂来了!”
提到妹妹,陈卫东眼睛一亮,专注地听着。
“这丫头,肯吃苦,有灵性!”
“苏雅重点培养她,不光是唱歌,还让她学乐器,参与排练组织……”
“上次军区汇演,她参与编排的一个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小歌舞,拿了优秀节目奖!”
“你妹妹还真有天赋,她自己还单独唱了一首《十送红军》,嗓子亮,感情足,台下好多老首长都鼓掌!”
“现在啊……她已经不是学员了,是正式的文工团干事了!苏雅总夸她,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陈卫东听着,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和骄傲。
妹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而且走得这么稳,这么好。
高兴之余,他又想起了另一个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政委,韩婧……她在报社那边,最近怎么样?”
提到韩婧,赵刚的笑容淡了些,轻轻叹了口气:“那姑娘,性子还是那么倔,不肯低头……”
“她成分问题摆在那里,在单位难免受些排挤……有个叫贾文明的副主任,仗着家里有点背景,对她有点那个意思,纠缠过好几回,不过都被韩婧严词拒绝了!”
“这下可好,贾文明觉得丢了面子,明里暗里给她穿小鞋,好的采访任务不给她,写的稿子也经常被压着不发,或者胡乱修改!唉……”
“苏雅在文工团,毕竟隔了一层,也只能偶尔关照一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说实话……她现在日子不太好过,但以她的性子,怕是宁愿自己硬扛,也不会开口求人!”
陈卫东的眉头皱了起来。
贾文明?他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才明白,韩婧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难。
他心里那股想要为她做点什么的念头更加强烈了,她这脾气看来真不适合混体制……看来必须尽快给她谋划一条新的出路了!
送走赵刚政委后,陈卫东立刻召集了王振军、赵福贵等秀山屯核心骨干,商量那十个参军名额的分配。
这可是关系到十个年轻人命运的大事,必须公平公正,也要考虑屯子和公社的未来发展。
经过反复讨论和评议,名单初步定了下来:秀山屯的赵铁柱、孙志强(知青,表现突出,身体素质好),红旗大队的黑塔,还有另外七个在其他大队民兵比武和日常生产中表现优异的年轻人。
名单公布后,大部分人都欢天喜地,唯独赵铁柱闷着头,蹲在墙角不吭声……
他爹老书记赵德顺拿着烟袋锅敲他脑袋:“傻小子!天大的好事!多少人想去都去不成!你耷拉着个脸给谁看?卫东给你争这个名额容易吗?!”
王振军也劝:“铁柱,去吧!在部队好好干,比在屯子里有出息!”
让人意外的是,托娅也红着脸,小声对赵铁柱说:“铁柱哥,你去吧……我……我等你回来。”
这话一出,赵铁柱脸更红了,头埋得更低。
陈卫东把赵铁柱叫到一边,看着他:“铁柱,跟我说实话,为啥不想去?”
赵铁柱吭哧了半天,才闷声道:“东哥……我……我舍不得屯子,舍不得大家……而且,当兵……我怕我干不好。”
陈卫东搂住他的肩膀,语气深沉:“铁柱,你是我兄弟,我了解你!”
“你性子直,肯吃苦,听指挥,天生就是当兵的好材料!”
“去了部队,好好干,学文化,学技术,甚至争取考个军校!”
“别只想着当两年兵就回来!我的意思是,你要争取当一名职业军人!将来当军官,那才是真正的出息!”
“对你,对托娅,对咱们屯子,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眼光放长远点!”
沉默了许久,赵铁柱猛的抬起头,看着陈卫东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眼神,胸腔里一股热血涌了上来,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东哥!我懂了!我去!我一定好好干,不给咱秀山屯丢脸!”
名额确定,离别的气氛也开始弥漫。
陈卫东干脆在自己还没完全弄好的新房里,组织了一次核心团队的聚餐。
李春梅很快要去县供销社报到,赵铁柱马上要离家入伍,这是第一次有核心伙伴要真正分开。
当晚,王振军、其其格、赵铁柱、宋志刚、周文韬、刘爱苗、沈清如、沈玉茹、孙志强、秦雪……能来的都来了!
李春梅做了几大盆拿手菜,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回忆着一起奋斗的日子,畅想着未来的光景。
杯盏交错间,有不舍,有祝福,更多的是对彼此前程的美好期待。
昏暗的灯光下,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洋溢着希望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他们的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这一夜,大家都喝多了,他们说着说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没人觉得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