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柒月停下脚步,看向身旁的睦,‘月之森的文化祭,对吧?我会来看表演。’
11月初的周末,两人站在车站的门口,Livehouse SpAcE带来的喧嚣的声尚未散去,这句话留下的余音,却仿佛一枚无形的书签,标记下了未来某个确定的约定。
现在,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轻轻朝着过去拨回近两个星期。
那时,十月的风刚刚开始携来沁人的凉意,试探性地卷动着月之森女子学园中庭那些边缘才渐次染上秋色的树叶,发出持续不断却尚显轻柔的沙沙声响。
10月23日,周一,一个天空呈现为淡灰蓝色、云层稀疏疏拉的午后。
午休钟声的回音尚未完全消散于古老的校舍之间,学生们已三三两两分散在校园各处,享受着短暂的闲暇。
丰川祥子独自坐在中庭那张熟悉的橡木长椅上,手中打开的精致便当盒里,色泽诱人的玉子烧、翠绿的西兰花和排列整齐的炸虾几乎未动。
清晨出门前,母亲瑞穗那比平日缺乏血色的面容和那份强撑出来的笑意,如同一根细小的刺,持续萦绕在她心头,驱散了所有食欲。
若叶睦在她身旁,正安静地、小口进食着自己那份计算好热量和营养的饭菜。
她察觉到祥子异于往常的沉默,以及那双停留在食物上却显然失焦的眸子。
睦咀嚼的动作逐渐放缓。
一阵卷着落叶的秋风掠过,祥子不自觉地瑟缩了一下肩膀。
睦停下一切动作,沉默地放下筷子,用纸巾轻按嘴角。
接着,她以一种流畅而自然的姿态,解下自己颈间那条柔软、尚存体温的米色针织围巾,仔细地披覆在祥子肩上,并将末端妥帖地整理好。
肩头突如其来的暖意和重量让祥子回过神来,转过头。
睦已收回手,重新拿起筷子,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寻常小事,只是低声说:“起风了。”
她的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却比任何夸张的关怀更令人安心。
围巾上残留着睦身上那种干净的、像是阳光晒过的棉布混合着清新青草的气息。
祥子将围巾裹紧了些,那暖意似乎也渗入了心间。
她沉默片刻,声音更轻,更像自言自语,却又明确地说给身旁的人听
“…早上母亲大人的气色…看起来不如平时。我问她,她只笑着摆手,说大概是昨夜没睡稳,叫我别惦记,专心上学就好…”
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缠绕着围巾的流苏
“…可那笑容底下,总觉着…藏了点勉强。让人心里放不下。”
睦安静听着,没有立刻接话。她慢慢咽下食物,然后才开口,声音轻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确定感
“瑞穗婶婶,是那种…即便不适,也会先整理好玄关花瓶的人。”
她没有直接否定祥子的担忧,而是提供了一个关于对方母亲性格的客观细节。
“她能照料好自己。因为她知道你会担心她。”这话更像一个基于事实的、令人安心的结论。
“…嗯。”祥子低应一声。睦的话语总是如此,没有华丽辞藻,却总能恰好落在她心绪的褶皱处,将其抚平些许。
“谢谢你的围巾,还有…肯听我说这些,睦。”
“嗯。”睦也低低回应,继续小口吃饭。
午餐时间在这份宁静温暖中流逝。两人收拾好便当盒,并肩返回c班教室。
下午第一课并非常规课程,上午放学时任课老师已提前通知,午后全校师生需前往大会议厅,参加本年度文化祭的重要说明会。
因此,回到教室的学生们大多没取出课本,只是低声交谈,兴奋感不用听,隔着玻璃窗都能看出来,大家都在等待广播通知。
不久之后,教室前方老式木质边框广播喇叭传出清脆提示音,随后是学生会干部清晰、冷静而不失礼貌的声音,通知各班按序前往大会议厅。
班主任适时的出现,指挥着同学们走向与隔壁班级不同的楼梯口。
祥子和睦随班级人流步入宽敞庄重的大礼堂。
前方深红色幕布庄重垂落,幕布上方悬挂月之森校徽,处处透着百年名校的肃穆与历史感。空气里有旧书和地板蜡混合的气息。
她们在班级区域落座。
很快,满头银发,看着年龄即将步入退休的校长奶奶走上讲台,进行简短有力的开场致辞。
“在这个能感受到秋意盎然的美好日子,我们得以举办关于下个月文化祭的通告会议……”
言语里满是贵气,说话很是舒缓,言语里没有满是停顿,言辞也非常优雅。
她强调文化祭作为月之森重要传统的意义,不仅是学生展示才华、挥洒创意的舞台,更是面向社会、展现学校深厚底蕴与卓越育人成果的窗口,寄语众人共同努力,举办一届成功、精彩且难忘的盛会。
校长发言完毕,一位负责校园文化活动的年轻女老师上台接过话筒。
她身后大型投影屏亮起,清晰ppt展示本次文化祭的具体日期、流程框架及醒目主题。
随后,一位学生会的冰美人走上前台。
这位学生会成员好像是今年才加入的,不过优秀的成绩和独特的冰美人还有别样的身高氛围倒是吸引了不少的好感——是那种情人节会送巧克力的好感。
(rui16岁169cm现在14岁设定为160cm很合理吧)
“诸位老师,诸位同学,早上好。我是学生会成员,八潮瑠唯。”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平稳地传遍会场,每条事项宣读的同时,也逐条显示于身后大屏幕:
“以下宣读本届文化祭活动申报与组织细则。事关各位企划能否获准实施,请仔细聆听。”
“第一,文化祭系全校重要活动,所有班级与社团必须参与,并须于截止日期前提交详细活动企划书。审核通过者,方可申领相应活动经费。”
台下一片安静,只余纸笔摩擦的细响,众人纷纷记录要点。
“第二,基于活动优先级与执行效率考量,本次文化祭以班级活动为核心。
因此,各社团提交企划时,须一并提交所有参与成员的名单。
此举是为避免执行委员及成员因时间冲突无法兼顾班级与社团事务。请各社团负责人予以理解,提前协调。”
她稍作停顿,容台下消化这一条。细微的议论声响起,显然此规定引起了反响。
“第三,所有经费使用须账目清晰、有据可查、合理高效。
文化祭结束后一周内,各班级须向学生会提交经费使用明细报告。
社团报告可于后续社团常规会议提交至社团联合会,不受一周时限严格限制,但不得无故拖延。”
“第四,企划书若未通过学生会文化部初审,须按反馈意见修改或调整,直至符合要求。校方保留最终审核权。”
“第五,现招募文化祭执行志愿者及各班组、社团的企划委员,负责前期筹备、中期协调与后期收尾工作。
有意者请于会后向班长报名,由班长统一汇总至学生会。欢迎各位积极参与。”
她目光扫过全场,确认大家都在跟进。
“第六,所有最终活动方案须经学生会文化部初审及校方最终确认后方可实施。未获批准的活动不得在文化祭期间举行。”
“第七,风纪委员会将于活动期间全程监督,包括消防安全、场地秩序、环境卫生及学生仪容风纪,确保一切活动在安全、规范、得体的前提下进行,维护月之森的形象。”
“第八,关于经费。请注意,经费审批将在企划内容审核通过后启动。
审核标准之一,即为该企划设定经费使用上限。各班经费总额度将于所有班级企划确认后,由校方统一划定。
原则上各班基础额度相同,特殊需求须另行申请说明。社团经费额度普遍低于班级,因社团已享有独立日常活动经费。”
最后,她念出了自己的稿子上被添加上的话语
“以上是本届文化祭的基本要求与流程。制定规则,是为保障活动质量、安全与顺利推进。
最终目的,是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打造一届精彩、安全而难忘的文化祭,为每个人的校园生活留下独特美好的回忆。预祝各位筹备顺利。”
详细说明结束,台下响起更热烈讨论声。规则清晰严格,甚至苛刻,但也为这场盛会勾勒出清晰框架和底线。
祥子侧过头,与睦目光短暂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对即将到来的、充满挑战与创造力的筹备期的隐约期待,以及一丝感受到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