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铁皮厂房的窗户,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头顶的吊扇吱呀作响,却搅不散香港六月闷热的暑气。
陈东坐在红木办公桌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财务特别助理安静地站在一旁,将一份刚刚整理好的财务报表轻轻推到他面前。
陈先生,这是上月的数据汇总。会计型仿生机器人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老鼠贴业务净利润78万港元,便利贴60万,塑料花试销收入180万。加上西尔斯和梅西的代理费已经到账,公司目前可动用资金超过9000万港元。
9000万......陈东的指尖在报表上轻轻一顿。这个数字在前世的上海,或许只够在陆家嘴买一套高档公寓,但在这里,在1958年的香港,却是一笔足以撼动市场的巨款。
他的目光扫过窗外:楼下,工人们正在将新一批塑料花装车;远处,元朗街市的招牌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记忆中的资料一闪而过——此时香港一间带阁楼的临街商铺不过7万港元,一亩新界农地不到2000港元。而同期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年利润也不过百万级别。
这9000万,意味着东兴实业已经悄然崛起为这个时代不可小觑的商业力量。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研究院院长周明拿着一份报告快步走进,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陈董,好消息!金刚烷胺原料药生产线已经全线贯通,连续三天测试,纯度稳定在99.8%。卫生署那边也传来消息,最快8月底就能拿到药品登记证书。
8月底......陈东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立即想起档案中记载的秋季流感疫情——时间掐得正好。这不仅是商机,更是东兴药业一举打开市场的关键契机。
他当即指示:立即安排下一步工作。药品投产资金要优先保障,原料采购量增加三成。另外,止咳糖浆的包装要重新设计,重点突出儿童用药的特点。
周明迅速记下要求,随即神色变得严肃。他的目光落在财务报表那个醒目的数字上,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陈董,这9000万资金...您打算如何规划?是优先收购诊所物业,还是重点投入药品产能扩建?
这个问题,意味着东兴实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陈东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维多利亚港的货轮正在缓缓驶入码头,阳光在水面上洒下一片粼粼金光。
这两件事都要做,但必须有主次之分。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这9000万,是我们从轻工制造向实业医疗转型的关键。通知各部门负责人,下午召开战略会议。我们要为东兴的下一步,绘制一张清晰的发展蓝图。
周明郑重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扫过报表上那个令人心惊的数字。9000万港元,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百元的年代,确实是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巨款。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笔钱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随着周明快步离开办公室去安排会议,陈东的视线依然停留在窗外。他知道,这笔资金不仅代表着过去的成绩,更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东兴实业即将迈出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