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0日的晨光透过德辅道中办公室的百叶窗,在红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东站在巨幅世界地图前,目光聚焦在东京、伦敦和纽约之间的战略布局上。桌上摊开着一份与麦肯广告新修订的推广协议,墨迹尚未完全干透。
东家,根据最新调整,麦肯将重点投放日本市场。刘律师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放在桌上,这是他们刚传真过来的详细方案。西欧和北美市场由我们现有的代理商负责本地宣传,麦肯主要提供品牌整体策划支持。
陈东拿起协议仔细审阅。这份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合同明确规定:麦肯将集中优势资源开拓日本市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城市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密集宣传。而在欧美市场,则西尔斯百货公司公司(北美)和温斯洛公司(西欧)形成宣传联动,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日本市场的推广方案需要特别定制。陈东指着方案中的细节说,考虑到日本消费者对品质的苛刻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达到更高标准。麦肯建议我们首先通过日本通商产业省的JIS认证,这是进入主流渠道的通行证。
3月11日上午9时,一场针对日本市场的专项会议在会议室召开。新到的供应链专家田中一郎(傀儡甲)详细分析了日本市场的特点:日本文具市场对细节极其重视,比如便利贴的粘性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损伤纸张,又要保证粘贴牢固。此外,包装设计要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简约而不失精致。
生产主管老周汇报了最新进展:三条生产线正在按照日本标准进行改造,预计本周内可以完成初步调试。但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原材料的升级,日本市场要求使用环保胶水,成本将增加15%。
3月12日清晨,陈东亲自视察改造中的生产线。在嘈杂的车间里,他特别检查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流程。日本市场不容有失,他对质量总监说,每批原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我们要建立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追溯体系。
与此同时,刘律师正在与欧美代理商协调宣传计划。西尔斯百货公司表示将在北美采用高端办公用品的定位进行推广,主打商务人士市场;而温斯洛公司则计划在西欧主打创新办公解决方案的概念,重点渗透企业采购渠道。
3月13日,第一批发往日本的样品准备就绪。陈东亲自检查样品包装,包装设计要突出产品特色,同时符合日本市场的审美偏好。麦肯建议采用白色为主色调,体现简洁专业的感觉。
包装设计师展示了几款方案:我们参考了日本知名文具品牌的设计风格,采用极简主义设计,标签使用日语和英语双语标识。内包装采用可回收纸材,符合日本的环保理念。
3月14日下午2时,麦肯广告的日本市场专员佐藤健一郎到访。这位严谨的日本商务代表带着两名助手,仔细检查了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
陈先生,贵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令人印象深刻。佐藤在检查后表示,但按照日本市场的惯例,我们需要您提供以下文件: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证明、生产环境的卫生检测报告、产品的安全性能测试数据,以及完整的质量追溯记录。
我们已经在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完成所有检测。陈东自信地回应,相关报告可以随时提供。此外,我们正在申请JIS认证,预计下个月可以取得初步结果。
3月15日,元朗工厂完成了对日本出口的专项改造。新的品控体系已经建立,每条生产线都配备了专职质检员。质量总监汇报:我们引入了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控。胶水涂布厚度控制在0.1mm±0.02mm的精度范围内,远超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与欧美代理商的宣传材料对接也在有序进行。市场部经理报告:西尔斯百货公司公司要求我们提供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位建议,温斯洛公司则需要我们协助制定针对欧洲不同国家的推广策略。
3月16日上午,当第一批符合日本市场要求的产品下线时,陈东召集管理团队开会。这次针对性的市场开拓,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国际化经验。他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一套可以复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他特别强调:日本市场只是起点。通过这次升级,我们的产品品质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将为后续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奠定基础。
夜幕降临时,陈东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手中的市场布局图。聚焦日本、联动欧美的推广策略已经明确,接下来的关键是确保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他知道,这只是全球化道路上的第一步,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